-
公开(公告)号:CN105463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82838.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氯化物为主体的金属熔融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熔融保护剂。所述金属熔融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氯化钠30%~70%,氯化钾20%~60%,氯化锂1%~20%,辅料x%,总量为100%。制备方法:按比例将各组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容器中加热,熔融后得熔融混合物;将熔融混合物冷却后,经粉碎、干燥,即得以氯化物为主体的金属熔融保护剂。保护剂在高温状态下以低密度的离子液体形式存在,其密度远远低于熔融金属,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投料。可用于熔点在200~800℃范围的除铅以外的其它金属或者合金的熔融工艺,既能有效节约金属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又能减少污染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28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435966.9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铅酸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铅酸电池负极。提供表面含有聚吡咯的一种铅酸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铅酸电池负极由板栅和活性物质两部分组成;板栅的成分为Pb-Sb或Pb-Ca合金,活性物质按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是Pb为30%~98%、PbO为0.5%~20%、PbSO4为0.1%~15%、碳黑或石墨为0.05%~30%、硫酸钡为0.2%~2%、腐殖酸为0.2%~2%、短纤维为0.01%~1%。制备方法包括电化学修饰法、化学聚合沉积法和浸渍涂覆法。既可以应用于传统铅酸电池性能的改进,也可以应用于双极性铅酸电池、胶体电池、管式铅酸电池、超级铅酸电池、铅碳电池等新型铅酸电池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1368.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4 , H01M4/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4 , H01M4/583
Abstract: 高电压钠-氟化碳二次电池,涉及二次电池。设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采用氟化碳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采用钠金属负极或钠合金负极,所述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和添加剂组成,所述溶剂为有机溶液,电解质为钠盐;所述隔膜采用PP隔膜、PE隔膜、PP/PE/PP复合膜或玻璃纤维隔膜。通过高温气相化学氟化法制备氟化乙炔黑、氟化碳纤维、氟化石墨微球等材料作为正极材料,比容量高,具有高能量密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较好的倍率性。具有放电容量大、放电电位高、放电电位平稳以及一定的可逆容量等优点,且可使用水性粘结剂,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23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11352.7
申请日:2013-05-31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45/1228 , C01G45/1257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掺杂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化学式为:xLi2MnO3·(1-x)LiMO2·yMaMb,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85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6534.5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164 , H01M4/381 , H01M4/5835 , H01M6/168
Abstract: 钠-氟化碳一次电池,涉及一种钠电池。设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采用氟化碳作为活性物质,所述氟化碳的主体为(CFx),x=0.2~1.2,所述活性物质中,氟化碳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20%~100%;所述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和添加剂组成。将商业氟化碳,包括氟化石墨、氟化石油焦、氟化碳纳米管、氟化碳纤维、氟化石墨烯等作为钠-氟化碳一次电池正极的主体活性物质;以钠金属为负极;以有机溶液为溶剂的含钠盐电解质为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原电池体系,以恒电流密度20mA/g进行放电,其质量比容量可达到800mAh/g以上。具有放电容量高、放电电位平稳,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3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79185.X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4/58
Abstract: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提供工作电压大于4.8V,比现有锂离子电池高约1V,可以实现良好循环性能,同时碳负极与电解液之间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氟代磷酸盐,其分子通式为LixA2-xMPO4F,其中1≤x≤2,A为Na或者K,M为Co、Ni、Mn或者Fe元素;电解液为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原料组成包括锂盐、碳酸酯溶剂、双腈类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所述电解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锂盐5%~20%,碳酸酯溶剂40%~85%,双腈类溶剂5%~50%,电解液添加剂0.1~5%,总量为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0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0423.8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有聚苯胺的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按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为:铅粉1000g、纤维0.5~1.0g、复合添加剂、水100~200mL和硫酸溶液40~60g,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硫酸钡、腐植酸、碳黑和聚苯胺,以铅粉总质量计算,按质量百分比硫酸钡为0.3%~2%,腐植酸为0.2%~2.5%,碳黑为0.1%~10%,聚苯胺为0.05%~15%,其中铅粉、纤维和硫酸溶液以质量计算,水以体积计算。改善铅酸蓄电池负极的循环寿命,提高倍率循环性能。既可以应用于传统铅酸蓄电池性能的改进,也可以应用于双极性铅酸蓄电池、胶体电池、管式铅酸蓄电池、超级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新型铅酸蓄电池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00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09811.7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1397 , H01M4/5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锂的制备方法。将氢氧化锂和氧化硅加入水中;将锰盐分散于水中;将上述物质混合,搅拌后移入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后,水洗,过滤,烘干即得到目标产物硅酸锰锂。所制备的硅酸锰锂颗粒小,通过调节工艺条件可控制颗粒的大小在纳米-微米范围内,制备的粉体分散性好,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周期短、效率高,对设备要求低,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高纯度硅酸锰锂。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017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10074522.7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04
Abstract: 锂锰电池二氧化锰/银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锰电池阴极,提供一种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能量的锂锰电池二氧化锰/银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电解二氧化锰热处理后倒入镀银液中,镀银温度12~40℃,搅拌后过滤并洗涤,真空干燥后制成二氧化锰/银复合材料;制备电极采用泡沫镍填充方法,将二氧化锰/银复合材料和乙炔黑混合均匀,加入PTFE乳液,调成均匀的粘状物,将其填充在泡沫镍内,烘干,压制成型,再真空烘干。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能差,附在其表面具有高电导率的银大大改善了阴极的导电性,使得二氧化锰电极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的比容量和比能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803608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05329.2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充锂电池用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充锂电池用的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较大电流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可充锂电池用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正极材料表示为Li2MSiO4(M=Mn1-xFex,0≤x≤1)/C。硅酸盐97%~84%,碳3%~16%。制备时将锂盐、锰盐、亚铁盐和正硅酸酯在水—乙醇体系中混合,加热后烘干得混合前驱体,再与糖一起球磨混合后在氮气下高温热处理。可用于可充锂电池的正极。以廉价的糖为碳原料,实现原位碳化复合,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