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取向剂

    公开(公告)号:CN10598825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105395.0

    申请日:2016-02-25

    Inventor: 植阪裕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组件包括:液晶层、以夹持液晶层的方式对向配置的一对基板即第1基板及第2基板、设置于第1基板的液晶层侧的像素电极、与像素电极对向地设置于第2基板的液晶层侧的对向电极、以及设置于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的各自的液晶层侧的液晶取向层。在液晶显示组件中,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的至少一个在液晶层侧的面上具有凹凸结构。另外,设置于具有凹凸结构的电极上的液晶取向层是由含有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000以上的聚合物[P]的液晶取向剂形成。本发明液晶显示组件的液晶取向层的厚度偏差小且液晶取向性良好。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36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21188.7

    申请日:2015-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G02F1/133711 G02F1/133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元件(10)具备一对基板(11)与基板(14)、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密封构件(19)及含有液晶分子(21)的液晶层(22)。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的表面上配置有密封构件(19)。液晶取向膜(17)、液晶取向膜(18)为含有在主链中具有(1)或(2)的部分结构的聚合物(P)的薄膜。其中所述聚合物(P)在主链中具有下述(1)或(2)的部分结构,(1)碳数3以上的亚烷基链,(2)在碳数3以上的亚烷基链的碳-碳键间,具有选自由-CO-、-O-、-NH-及-Si(R1)2-(其中,R1为碳数1~12的一价烃基)所组成的组群中的一种以上的结构。所述液晶显示元件能满足窄边缘化的要求、可靠性高且残像特性优异。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500188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174044.0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液晶取向剂含有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及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A)、及溶剂,并且所述溶剂含有:特定溶剂(X),其为1-丁氧基-2-丙醇;以及特定溶剂(Y),其包含选自由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丙酮醇、丙二醇二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醚所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液晶取向剂的涂布区域的端部的膜厚不良。

    液晶取向剂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652707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880009188.9

    申请日:2008-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其包含:[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和[b]下述式(A)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式中,R01表示氢原子或者通过脂族碳与上述式中所示的氮原子相结合而成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一价有机基团。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具有优异的保存稳定性,同时对基板的粘附性也优异,即使是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实施摩擦处理,也可以形成难以产生摩擦擦痕的强韧的覆膜,通过在该覆膜的表面上实施摩擦处理,可以形成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力优异的液晶取向膜。

    液晶取向剂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65270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09188.9

    申请日:2008-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其包含:[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和[b]下述式(A)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式中,R 01 表示氢原子或者通过脂族碳与上述式中所示的氮原子相结合而成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一价有机基团。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具有优异的保存稳定性,同时对基板的粘附性也优异,即使是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实施摩擦处理,也可以形成难以产生摩擦擦痕的强韧的覆膜,通过在该覆膜的表面上实施摩擦处理,可以形成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力优异的液晶取向膜。

    液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434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80029694.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液晶元件10包括:第一基材11,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基材12,设置有第二电极且与第一基材11相向配置;以及液晶层13,与第一基材11及第二基材12邻接配置且使含有液晶及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硬化而形成。液晶元件10中,自第一基材11及第二基材12中的至少一者剥离液晶层13,将剥离了液晶层13的基材在己烷中在23℃下浸渍30秒并进行干燥,对干燥后的剥离面侧的基材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分光法进行测定时,相对于碳原子、氧原子与硅原子的合计量,硅原子的比例为0.05%以上且1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