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真空相变原理的速热式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2820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352526.5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空相变原理的速热式电热水器。包括蒸发冷凝模块、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智能调控板等,其中蒸发冷凝模块内部包含电加热棒、冷水管道、蒸发工质、多孔介质等。该电热水器由多个蒸发冷凝模块组成,冷水管道以串联形式依次通过每个模块内部,将冷水进行梯级加热。每个模块安装有电加热棒,并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到智能调控板上。通电后电加热棒将模块内蒸发工质加热蒸发,高温蒸汽遇到冷水管道在管外凝结换热,多孔介质增加汽化核心,并使得蒸汽蒸发均匀,智能调控板根据水管进、出口温度以及流量,控制蒸发冷凝模块开启个数以及电加热棒功率大小。本热水器的优点在于换热系数高、加热速率快、水电隔离、安全紧凑等。

    一种多通道板式换热器进出口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839087.5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FD、代理模型、曲线参数化方法及优化算法的多通道板式换热器进出口设计方法,先根据传统换热器设计方法及应用要求确定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参数,然后通过选用合理的曲线表达式,对各通道壁面起点位置连接曲线进行参数化,运用LHS方法设计样本点,对各样本点对应的换热器结构在运行工况下实施CFD计算获得样本数据,根据样本数据建立流量分布、流动阻力的代理模型,并运用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在设计空间内进行寻优。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能准确而高效的完成多通道板式换热器进出口的优化设计,减小换热器进出口区域复杂流道结构对流量分配的影响,从而提高流动均匀性,减小流动阻力,改善换热器综合性能。

    一种板翅式热发电换热器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68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986596.6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翅式热发电换热器,包括冷通道换热板、冷通道翅片、热通道换热板、热通道翅片、铜片和电源电极。同一层上的冷通道翅片和热通道翅片均为纵向连续翅片,交错采用P型和N型热电材料制备,相邻翅片端部通过铜片串联,两侧翅片通过该层换热板上的电源电极联接负载电路,各层换热板上的电源电极采用串联或并联联接。换热器冷通道换热板和热通道换热板均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制备,冷通道翅片和热通道翅片可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热电材料制造。冷流体与热流体采用交替逆流换热布置。本发明可应用于余热回收和余热发电,可提高热电发电器件的发电温差,具备很高的换热和发电综合性能。

    一种非均匀分布肋片的高温高压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4701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941222.8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匀分布肋片的高温高压板式换热器,由换热芯体,热流体进口与出口,冷流体进口与出口构成,其中芯体区分为入口导流段、强化传热段、减阻段及出口导流段四部分。进口导流段均采用扇形分布的减阻型肋片,有利于流体在换热器内分布均匀,出口段分布同类型翅片,减小流动阻力的同时可以起到支撑换热板的作用;沿流动方向芯体壁面采用正弦函数曲线结构,使壁面附近流体平滑地向换热中心流动,减小壁面附近漏流。本发明可以在流体传热能力最强时强化传热,在流体换热能力较差时强化减阻,可以有效提高换热器的综合换热特性,同时扇形减阻形肋片可改善换热器内流体分布均匀性,对换热器提供良好支撑,改进换热器安全性能。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432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434980.1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方法,先根据设计所要求的热力参数,按照传统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方法进行单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确定满足工况要求的单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详细几何结构参数,再在与已经设计所得的单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具有相同结构型式、换热管直径、换热管布置方式以及管程数等条件下,确定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和中心管直径,然后按照最大流速比确定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板间距。本发明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而高效的计算出满足给定热负荷任务所需的换热器,设计效率和准确度较高,并且能达到换热器小型化的目的,节约安装空间和节省原材料。

    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14879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21347.3

    申请日:2009-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一根或者多根同心套管,管板,封头,换热管束,折流板等。折流板分为外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和内壳程折流板,其中内壳程折流板可以是弓形折流板、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环盘折流板等其它形式。壳体、外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内套管形成外壳程,内套管、内壳程折流板形成内壳程,内外壳程流体入口端位于壳体同一侧,流体同时并行流经换热器内外壳程通过换热管束与管内流体进行流动换热。本发明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结构紧凑度,大大减少换热器运行时的振动且不易结垢,可提高换热器安全性和增加其使用寿命。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0365368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510043033.5

    申请日:2005-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中心管,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挡板,挡板分别连接封头,一封头上设置排液孔,另一个封头上连通有管侧进出口,一束换热管束,若干位于中心管和壳体之间的连续螺旋折流板,连续螺旋折流板是由多个周期螺旋片搭接而成,每个周期的螺旋片沿中心轴方向升高一个螺距,连续螺旋折流板可为单连续螺旋、双连续螺旋或多连续螺旋结构,也可采用带内套管的连续螺旋折流板结构,其连续螺旋可为左手螺旋或右手螺旋,壳侧进口和壳侧出口的外侧母线与壳体相切。采用本发明的结构方式,可以使得换热器更加紧凑,提高换热效率,减低流动阻力,减轻换热管的振动,减少壳侧结垢,提高使用寿命。

    一种开槽气膜冷却孔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2056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17790.4

    申请日:2007-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槽气膜冷却孔,包括基底,第一横槽,第二横槽,离散气膜孔,尖角舌片。第一横槽有助于冷却气体的横向扩散和贴附壁面,第二横槽有助于冷却气体的流入和减少流动损失,离散气膜孔能够保证整个叶片的结构强度,尖角舌片有助于保护冷却气体在第一横槽内的横向扩散。本发明所采用的新型气膜冷却孔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叶片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冷却气体的流动损失,在相同的冷却气体用量下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或是在达到同样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冷却气体的用量。

    一种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21394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17478.5

    申请日:2007-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一端设置管侧进口和管侧出口,换热管束穿插在折流板上并连接于壳体两端的两块管板上,在壳体内同轴设置第一内套管,第一内套管外设置有第二内套管,第二内套管一端与管板相连接,第一内套管一端设置隔板,在壳体上安装有外壳程进口管和内壳程出口管。该换热器外壳程和中壳程采用完全连续螺旋折流板,内壳程采用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或者弓形折流板或者圆盘-圆环折流板或者折流杆或者整圆形折流板或者不设置折流板,各个壳程折流板留有自防垢孔。本发明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压力损失,提高换热器的紧凑性和换热器的自防垢能力,降低污垢清洗费用,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原表面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719180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42697.X

    申请日:2005-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原表面换热器,它由两种不同波纹角度的交错波纹CC原表面板叠放,在板间插入封条密封而成,交错波纹原表面板和封条形成单元组件,每块交错波纹原表面板四周都有平面区域,两块交错波纹原表面板另一组对边上的平面区域之间空隙作为气流进出口,形成气流通道;两个单元组件叠放在一起,在单元组件气流进出口所在的那组对边上,相邻单元组件平面区域之间空隙处插入封条,另一组对边上,相邻单元组件平面区域之间空隙作为另一种气流的进出口,形成气流通道。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热效率,制作时只要插入封条,密封即可,制作工艺简单可靠。两个交错波纹原表面板交错放置,便于凝结水顺波纹流至换热器最低位置,收集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