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电极、光伏电池、电子器件及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380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119774.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黄敏 赖耘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透明电极、光伏电池、电子器件及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透明电极包括光学多层膜,具有负等效相对磁导率;以及电极层,与光学多层膜邻接,电极层由导电材料形成且具有小于等于110nm的层厚。上述透明电极可使光波在宽频、宽角度下仍具有较高的能量透射率,且该透明电极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制备成本;除此之外,该透明电极的电极层层厚可以增大至110nm,从而有利于提升透明电极的导电性能。

    基于电磁互易的负折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78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333755.9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褚宏晨 赖耘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磁互易的负折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负折射材料包括导电薄膜阵列,导电薄膜阵列由多个具有预设厚度的导电薄膜沿一预设轴线排布形成,相邻两个导电薄膜间具有一预设间隔,预设间隔小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且导电薄膜阵列中的各导电薄膜在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于预设轴线倾斜设置,以使入射电磁波形成负折射。上述负折射材料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满足宽频的阻抗匹配效应以减弱或消除电磁波的反射,同时还可以实现宽角度的负折射调控,拓宽了材料的工程应用范围。

    一种太赫兹波吸收结构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2150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0853667.X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赖耘 罗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波吸收结构。该太赫兹波吸收结构包括:多层第一材料层,多层第二材料层,其与多层第一材料层交替排列,以形成层数为奇数的奇数叠层,奇数叠层的最外两层材料层均为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第一和第二外层,其分别与最外两层材料层相邻布置;其中,第一材料层和/或第二材料层的材料选择为光吸收材料,第一和第二外层的折射率选择成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且第一和第二外层的厚度均是第二材料层的厚度的45%‑50%。该太赫兹波吸收结构对于横电波实现了近乎全角度的完美吸收,对于横磁波能够实现宽角度,即0‑40°范围内的完美吸收,且在40‑70°的角度范围内有大于80%的吸收率。

    波导装置及信号传输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37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6741.4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季文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装置,包括具有弯折部分的矩形波导,矩形波导包括导波腔;各向异性材料,至少设置在弯折部分对应的导波腔中,且各向异性材料的表面与导波腔的腔壁贴合;其中,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弯折部分与各向异性材料形成的结构的等效折射率处于零折射率材料折射率的预设范围内。上述波导装置,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弯折部分与各向异性材料形成的结构可以被等效成零折射率材料,进而使得电磁波在所述弯折部分中传播时也能具有高透射率并保持波阵面平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

    双曲型超材料及双曲型超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3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6728.9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季文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曲型超材料,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平板;以及,复合材料,设于金属平板之间且复合材料的表面与金属平板贴合,复合材料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非金属材料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以最小重复单元周期排列形成,且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最小重复单元的长度小于被传导波的波长,其中,金属平板与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的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上的等效介电常数的乘积小于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曲型超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明复合玻璃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65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53902.0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明复合玻璃。该高透明复合玻璃包括:多层二氧化硅薄膜;多层光学膜,其与所述多层二氧化硅薄膜交替排列,以形成层数为奇数的奇数层膜,所述奇数层膜的最外两层膜均为所述二氧化硅薄膜,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所述最外两层膜厚度均是中间的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的45%-50%。该高透明复合玻璃,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在光学膜中形成较强的光学共振模态来匹配空气和复合玻璃中的光波,而位于最外侧的两层膜能实现空气中光波和高折射率材料中共振模态的平滑过渡和完美匹配,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近乎全角度入射波的阻抗完全匹配,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且该复合玻璃具有平整的表面,适用于对平整度要求很高的微纳光学器件。

    一种太赫兹波吸收结构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21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853667.X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赖耘 罗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波吸收结构。该太赫兹波吸收结构包括:多层第一材料层,多层第二材料层,其与多层第一材料层交替排列,以形成层数为奇数的奇数叠层,奇数叠层的最外两层材料层均为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第一和第二外层,其分别与最外两层材料层相邻布置;其中,第一材料层和/或第二材料层的材料选择为光吸收材料,第一和第二外层的折射率选择成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且第一和第二外层的厚度均是第二材料层的厚度的45%-50%。该太赫兹波吸收结构对于横电波实现了近乎全角度的完美吸收,对于横磁波能够实现宽角度,即0-40°范围内的完美吸收,且在40-70°的角度范围内有大于80%的吸收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