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6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1184.1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9J167/00 , H01B1/12 , C09J9/02 , C09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基碳聚合物点改性导电浆料,属于电子浆料技术领域。该导电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导电填料40%~60%;粘接剂5%~20%;稀释剂1%~10%;分散剂20%~40%;助剂0.5%~1%;稀释剂由离子液体基碳聚合物点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得。通过将导电填料、粘接剂、分散剂、助剂与含有离子液体基碳聚合物点的稀释剂进行复配,不仅能够发挥降低导电浆料粘度的作用,还能与粘接剂发生交联,帮助提升导电浆料的固含量,改善导电浆料固化后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82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4547.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直接流体氨燃料电池的一体式膜电极及其方法和应用,属于直接流体氨燃料电池电极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用于直接流体氨燃料电池的一体式膜电极包含气体扩散电极和多界面自支撑活性组分,其中气体扩散电极为泡沫镍,活性组分为采用原位聚合生长法制备得到的多界面异质结构、自支撑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镍团簇,镍金属的负载量为一体式膜电极质量的2.0~30.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一体式膜电极用于直接流体氨燃料电池展现出优异的比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制备工艺安全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84883.1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腰果酚衍生物的导电浆料,它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腰果酚基甲基丙烯酸酯1‑5%;银粉55‑75%;粘接剂5‑15%;稀释剂15‑20%;添加剂1‑5%。通过将腰果酚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特定比例的银粉、粘接剂、稀释剂和添加剂进行配合,不仅可以降低导电浆料体系的黏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浆料固化后的力学性能和固体成分,并能达到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0170.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催化产氨的铁氮碳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各元素易于调控,后续可依据NRR火山图中活性较高的金属元素位点进行掺杂延伸。该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NRR活性好,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且绿色环保,可大规模应用于电催化氮气还原产氨领域,本发明合成的Fe‑N‑C单原子催化剂呈现出优异的NRR性能,在0V vs.RHE时获得最高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为7.48μg h‑1mg‑1和56.55%,且催化剂在经过15个反应循环后性能并未发生衰减,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获得的催化剂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新型电催化氮还原产氨反应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明显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562050.3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电压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包括聚合物基体以及包含在所述聚合物基体内的锂盐,所述聚合物基体是将含氟有机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得的,所述含氟有机单体为含氟的环状或不饱和链状有机单体。应用于高电压固态聚合物电池循环时可以避免被氧化分解,从而实现长期稳定循环;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有着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96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052210.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23F1/10 , H01M4/139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混合处理液:向有机溶剂中加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形成混合处理液,所述无机化合物为选自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氮化物、磷化物、硝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和亚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b)刻蚀处理:将金属片浸入所述混合处理液中,进行刻蚀反应即可。这样使得处理后的金属片在空气中稳定存放,将其用于金属二次电池特别是三元正极材料电池和锂硫二次电池时能大幅提高其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94944.1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的应用,将电解液添加剂溶解在液态电解液中形成混合溶液,所述电解液添加剂在所述液态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选自羧酸类有机物、磺酸类有机物、亚磺酸类有机物、无机酸、硫醚类有机物和无机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在电解液中使用微量的电解液添加剂,不仅具有优异的枝晶生长抑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的优点,还阻止了正极材料由于高电压引起的过渡金属的溶解,能大幅提高其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适用于在液态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6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152214.4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36 , H01M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第三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和1,1‑二甲氧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和二甘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溶剂为二甲基硫醚类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第二溶剂的体积比为0.5~2:1,所述第三溶剂占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40%。二甲基醚类有机物被还原为甲基硫锂,可以贡献除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容量,这一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由其制备的锂硫电池表现出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其理论容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68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300862.5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硫化橡胶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天然橡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b)向所述溶液中加入硫粉,加热反应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硫化橡胶;(c)将所述硫化橡胶和碳纳米管研磨混合,真空干燥即可。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无污染物产生,可在工业中广泛生产,具有实用性和环境安全性;与普通的硫粉和碳材料混合依靠物理吸附多硫化物的正极材料相比,橡胶高分子与硫元素依靠化学键交联的结构,赋予了锂硫电池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8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344957.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植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植酸溶液;(b)将木质素分散于所述植酸溶液中形成悬浊液;(c)将硅粉分散于所述悬浊液中,超声即可。创造性地使用木质素改善硅负极材料的性能,一方面利用超声波对木质素与硅粉进行作用,可以加快物质的分散、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木质素与硅粉的作用,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大幅改善了商业硅粉的性能,并且该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大规模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