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4976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80028314.6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946 , A61F13/533
Abstract: 吸收性物品(1A)包括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和纵长的吸收体(4)。吸收性物品(1A)具有纵方向的中央部向内方缩细的形状。吸收体(4)具有吸收性芯(41)。吸收性芯(41)具有块区域(411)和包围块区域(411)的外周的非块区域(412)。块区域(411)构成为由克重较高的凸部(43)和克重较低的槽部(44)构成的块构造(400)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规则地在纵方向和横方向上配置有多个。凸部(43)和槽部(44)一体成形。非块区域(412)中的非块区域侧部(412s)中,在俯视时,背侧部(B)或腹侧部(A)的面积大于裆部(C)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34975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80028281.5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3 , A61F13/534 , A61F13/53436
Abstract: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尿布(1)包括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和配置于该两个片材(2、3)间的纵长的吸收体(4)。吸收体(4)具有吸收性芯(41)。吸收性芯(41)具有块状区域(411),该块状区域(411)包括:沿纵方向(Y方向)延伸的纵槽(44Y);沿横方向(X方向)延伸的横槽(44X);和配置于由纵槽(44Y)和横槽(44X)划分出的部位且与纵槽(44Y)和横槽(44X)各个的部位相比克重较高的多个纵长的高克重部(43)。吸收性芯(41)的高克重部(43)与由分别位于纵槽(44Y)和横槽(44X)的部位构成的低克重部(44)一体成形,纵槽(44Y)与横槽(44X)的厚度相同,或者横槽(44X)的厚度比纵槽(44Y)的厚度薄,且在俯视时,形成为横槽(44X)的宽度大于纵槽(44Y)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14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9609.5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9 , A61F13/49011 , A61F13/533
Abstract: 本发明的尿布(10)沿宽度方向具有:弹性构件(34、35)以拉伸状态固定配置而成的2个伸缩区域(C1、C2、D1、D2)和位于2个该伸缩区域之间的非伸缩区域(C3、D3)。吸收性芯(22)包含块区域和位于该块区域的长度方向外侧或宽度方向外侧的非块区域(216)。块区域包含高克重部(214a)和低克重部(214b)。非块区域(216)的厚度和克重为一定。在非伸缩区域(C3、D3)配置有块区域。弹性构件(34、35)的固定端部位于非块区域(216)。
-
公开(公告)号:CN10395785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7734.2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9011 , A61F13/15593
Abstract: 本发明的尿布(1)在吸收性主体(10)中的背侧部(B)的两侧部(10s)具有一对搭扣带(7),该吸收性主体(10)具有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和在这些片材(2、3)之间配置的吸收体(4)。在一对搭扣带(7)之间且在正面片材(2)与背面片材(3)之间,设置有具有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褶(60)的皱褶片材(6)。皱褶片材(6)具有:一个无纺布(61);和在无纺布(61)上,在长度方向(Y方向)上间歇地配置有多个且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的弹性部件(62)。皱褶片材(6)通过各个弹性部件(62)的收缩而形成,在从截面观察时,各个弹性部件(62)配置在各个褶(60)的靠厚度方向前端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633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48244.7
申请日:2010-11-1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 , A61F13/15 , A61F13/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1104 , A61F13/51113 , A61F2013/5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材(10)、不透液性或防水性的背面片材和配置于这两个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其中,正面片材(10)由具有相互密度不同的高密度部(13A)和低密度部(14A)的无纺布制片材构成,高密度部(13A)和低密度部(14A)在正面片材(10)的平面方向分布,在低密度部(14A)中应用与高密度部(13A)相比量更多的护肤剂(5)。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528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580030843.5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4 , A61F2013/530532 , A61F2013/5305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在纤维质基材的构成纤维(5)上附着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6)而形成、且平均纤维间距离为100-1000μm的膨松的吸收性片材(2)。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6)是通过使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或该单体的预聚物的液状体附着在上述纤维上,并使该聚合性单体和/或该预聚物聚合而得到的。具备该吸收性片材(2)的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吸收性片材(2)的一个表面一侧配置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3)和在另一个表面一侧配置的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4)。
-
公开(公告)号:CN100544693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510088578.8
申请日:2005-08-0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具有肌肤接触面(2)、非肌肤接触面(3)及被夹在这两个面之间的吸收体(4)。吸收体(4)具有上部吸收层(41)和下部吸收层(42)层叠而成的层叠部分(40),上部吸收层(41)位于肌肤接触面一侧。吸收体(4)的层叠部分(40)被形成为:在0.5g/cm2载荷下,下部吸收层(42)的视在密度比上部吸收层(41)的视在密度低;在20g/cm2载荷下,下部吸收层(42)的视在密度和上部吸收层(41)的视在密度相同或比上部吸收层(41)的视在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52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30843.5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34 , A61F2013/530532 , A61F2013/5305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在纤维质基材的构成纤维(5)上附着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6)而形成、且平均纤维间距离为100-1000μm的膨松的吸收性片材(2)。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6)是通过使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或该单体的预聚物的液状体附着在上述纤维上,并使该聚合性单体和/或该预聚物聚合而得到的。具备该吸收性片材(2)的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吸收性片材(2)的一个表面一侧配置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3)和在另一个表面一侧配置的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4)。
-
公开(公告)号:CN178870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28962.6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 A61F13/5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10),其中,吸收性物品(1)具有:吸收性主体(5),具有皮肤接触面和非皮肤接触面,在两个面之间具有吸收层;以及翼(6),从该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缘部向外方延伸,该吸收性物品被折叠并单个包装,上述吸收性物品(1)中,上述翼(6)折叠到皮肤接触面侧并单个包装,对翼的折叠轴(LF)和/或其附近实施了凹凸加工(62)。
-
公开(公告)号:CN117642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80049216.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4 , A61F13/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性物品,在横向(Y)的两侧部区域分别具有沿纵向(X)延伸的防漏翻边(24),防漏翻边(24)在沿该防漏翻边(24)的纵向(X)延伸的折痕部(30)被折弯而划分为上方区域(31)和下方区域(32),在折痕部(30)折弯了的状态的防漏翻边(24)中,该折痕部(30)比该防漏翻边(24)中的自由缘部(24a)靠横向(Y)内侧,在纵向(X)的端部区域,上方区域(31)和下方区域(32)的外表面彼此接合而形成有第一接合部(41),下方区域(32)的内表面与正面片(21)接合而形成有第二接合部(42),沿纵向(X)的、第二接合部(42)的长度(L2)比第一接合部(41)的长度(L1)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