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1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10088828.1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具有:锂复合氧化物,其在除锂之外的构成金属元素中包含最高比例的镍;和磷化合物,其被包含在该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附近。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用于制备该正极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抑制了电池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产生以及循环特性的劣化,并改进了电极的卷绕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623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06294.8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2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和非水电解质电池,该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锂化合物;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碳材料,通过使用514.52nm波长的氩激光辐射的测量的拉曼光谱分析,获得的该碳材料在1,360cm-1处的峰强度(I1360)与在1,580cm-1处的峰强度(I1580)的比(I1360/I1580)为0.25以上到0.8以下;以及纤维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30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780000734.8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34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的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负极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负极(22)具有一结构,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设置在负极集电体(22A)上。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包含由含有硅和锡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元素的负极活性物质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在每一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与电解液接触的区域中,通过诸如液相沉积法等的液相法,形成包含选自由硅、锗以及锡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的含氧化物膜。用含氧化物膜覆盖每一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中与电解液接触的区域,从而可以提高负极(22)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提高充放电效率。含氧化物膜的厚度优选在0.1 nm以上~500n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4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71621.5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2 , H01M4/131 , H01M4/137 , H01M4/1391 , H01M4/1399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0 , H01M4/602 , H01M4/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物质、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能够嵌入和脱嵌电极反应物的正极材料的颗粒;以及设置在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具有通过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法进行的阳离子分析而获得的C 2 H 5 S + 、C 3 H 7 S + 或C 4 H 9 S + 的峰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025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1229.6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善充电和放电效率的负极和二次电池。该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以及设置在该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多个包含硅单质、硅化合物、锡单质和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并且在负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包含含氧酸盐的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46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3237.1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电池以及制造它们的方法。该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及电解液。本发明的负极包括:设置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覆盖层;其中,活性物质层含有能够使电极反应物嵌入并脱嵌且具有金属元素及准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的负极材料,覆盖层包括含有硫及氧的金属盐。本发明的负极、电池以及制造它们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780000734.8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34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的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负极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负极(22)具有一结构,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设置在负极集电体(22A)上。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包含由含有硅和锡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元素的负极活性物质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在每一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与电解液接触的区域中,通过诸如液相沉积法等的液相法,形成包含选自由硅、锗以及锡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的含氧化物膜。用含氧化物膜覆盖每一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中与电解液接触的区域,从而可以提高负极(22)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提高充放电效率。含氧化物膜的厚度优选在0.1nm以上~500n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976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9348.9
申请日:2008-05-28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285 , H01M4/02 , H01M4/134 , H01M4/362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6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极和电池。所述电池具备正极21、负极22和电解液,电解液含浸于设置在正极21与负极22间的隔板23。负极22具有负极集电体22A、设置于极集电体22A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和设置于极集电体22A的包覆膜22C。包覆膜22C包含全氟聚醚等具有醚键的氟树脂,在该包覆膜22C的表面,经充放电产生有由氟化锂构成的多个氟化物粒子。即使在负极活性物质含高活性的硅时,电解液也难以分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