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02601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80015631.5
申请日:2004-06-0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1046 , G02B27/145 , G02B27/149 , G03B21/2026 , H04N9/315
Abstract: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发光管(110B)和椭圆面反射器(110A)的光源灯(110)、以及使来自反射器(110A)的照明光平行化的平行化透镜(116);其中,发光管(110B)被配置在,将位于反射器(110A)的内外的2个焦点(P1)、(P2)之中的反射器反射面侧的焦点(P1)含于发光管(110B)内、而且发光管(110B)的发光中心(Q)在与反射器中心轴(OC)正交的虚拟平面内偏移的位置上;平行化透镜(116)在与反射器中心轴(OC)平行的基准轴L上具有透镜光轴,平行化透镜(116)的透镜光轴被配置在相对于反射器中心轴(OC)向与发光管(110B)的发光中心(Q)偏移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偏移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79541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80014179.0
申请日:2004-05-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泽尚平
Abstract: 提供除了所需要的部件的数量少此外该部件的形状不会变得复杂之外,由于以简便的装置固定透镜,因此操作性也好,并且不会产生内置于光源装置的椭圆反射器的光轴与平行化透镜的光轴的偏移而能够防止光源装置的照度降低的光源装置。光源装置(10),具备具有在两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111)和设置在发光部(111)的两侧的密封部(112)的发光管(11)、具有大致椭圆面状的反射面并将从上述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调整为一定方向而射出的椭圆反射器(12)、以及使该椭圆反射器(12)的会聚光平行化的平行化透镜(14),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上述椭圆反射器(12)的光轴进行定位的灯罩(15),其中,在灯罩(15)上所具备的透镜定位部件上,平行化透镜(14)以使椭圆反射器(12)的光轴(V)与平行化透镜的光轴(W)一致的方式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79541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80014170.X
申请日:2004-05-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备具有发光部(111)以及密封部(1121)和(1122)的发光管(11)、椭圆反射器(12)、覆盖发光管(11)的前侧并将从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向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发光管(11)的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被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上,副反射镜(13)作为与发光管(11)分体的部件构成,当安装到该发光管(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副反射镜(13)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发光管(11)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线(L3)、(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721976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83188.1
申请日:2005-07-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25 , G03B21/2026 , H01J5/50 , H01J5/62 , H01J61/34 , H01J61/523 , H01J61/547 , H01J61/86 , H04N9/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源装置(10),具备:发光管(11),具有:通过电极(114)放射光束的发光部(111)以及分别在所述发光部(111)的两侧延伸的一对密封部(112、113),将电极(114)导通到外部电源的引线(200、210)分别从密封部(112、113)前端延伸;和反射器(12),具有凹面状的反射面(124),使从发光管(11)放射的光束一致地朝向预定方向地从开口射出,引线(200)从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前方侧的密封部(112)延伸至该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具有对应于该开口端部(125)的形状而依次弯折的弯折部(221.222、223)。通过各弯折部(221.222、223)的弹性力将引线(200)可靠地固定在反射器(12)上。
-
公开(公告)号:CN1674212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56488.0
申请日:2005-03-2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25 , H01J9/24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即使在为了将辅助反射镜固定于发光管上而注入的无机粘接剂沸腾的情况下,粘接剂颗粒仍不向发光管的发光部、辅助反射镜的辅助反射面飞散。光源灯(1)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辅助反射镜(30)的光反射面(31)与发光管(10)的发光部(11)对置,在辅助反射镜(30)和发光管(10)的间隙(51)中,注入粘接剂(50)的粘接剂注入工序;从发光部(11)侧,对粘接剂(50)进行加热使其固化的加热固化工序;将反射器(20)设置于固定有辅助反射镜(30)的发光管(10)上的组装工序。例如,从发光部(11)侧向粘接剂(50)喷射加热空气或者照射光。另外,投影机包括:具有光源灯(1)的照明光学系统、光调制装置和投影透镜。
-
公开(公告)号:CN1019154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2266.0
申请日:2004-05-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在具备具有发光部(111)以及密封部(1121)和(1122)的发光管(11)、椭圆反射器(12)、覆盖发光管(11)的前侧并将从发光管(11)发射的光束向椭圆反射器(12)反射的副反射镜(13)的光源装置(10)中,发光管(11)的放电发光的发光中心被配置在椭圆反射器(12)的第1焦点位置(L1)上,副反射镜(13)作为与发光管(11)分体的部件构成,当安装到该发光管(11)的前侧的密封部(1122)上时,副反射镜(13)的外周部分被收纳在由连接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位置(L2)与发光管(11)的密封部(1122)的前端侧端部的线(L3)、(L4)表示的圆锥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14735.9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28 , G02B7/182 , G02B27/1046 , G02B27/1073 , G02B27/145 , G02B27/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实现小型化的光学装置和投影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4具有框体(部件收纳构件)47和在框体47内的规定位置配置的反射构件423,其中,框体47具有用于在内部收纳反射构件423的收纳用开口4711和设置反射构件423的设置部7,反射构件423包括具有将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区域的正面部4231,位于正面部4231的相反侧的背面部4232,和位于背面部4232的面内、在设置部7固定的固定部8,固定部8具有开口部811,该开口部811用于插入经由收纳用开口4711沿着在设置部7设置反射构件423的设置方向而插入的位置调节用的定位部件J。
-
公开(公告)号:CN100412684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410038141.9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泽尚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41 , H04N9/3102 , H04N9/315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能力并且可以进行安全干净的制造的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灯架(15)和椭圆反射器(12)的粘合中,对于该灯架(15)求得获得最佳聚光效率的该椭圆反射器(12)的相对位置,在此位置将该灯架(15)所具有的突起部(155)与在该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开口的外周背面侧所具有的沿反射面的倾斜面通过加热加压作用进行粘合,从而将该灯架(15)和该椭圆反射器(12)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345243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510059735.2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25 , G03B21/2026 , H01J61/54
Abstract: 在具有发光管、主反射镜和副镜的灯装置中,抑制为提高发光管的点亮性而设置的触发线引起的照射光量减少。灯装置具有包括内置电极(12a、12b)的灯泡部(11)和封装部(13a、13b)的发光管(10)、主反射镜(20)、副镜(30)、与从各封装部端部引出的电极导通的引线(15a、15b)和具有卷绕到固定在主反射镜(20)上的一侧的封装部(13a)上的环状部(50c)而从其延伸的触发线(50),其中,从环状部(50c)延伸的触发线(50)具有以与灯泡部(11)非接触的状态通过其附近,沿着固定着副镜(30)的封装部(13b)延伸到其端部,并在此与引线(15b)连接的配线路径,该配线路径除环状部(50c)外都位于通过光轴的同一平面内,并且相对于光轴位于相同方向的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310086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310113006.1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2053 , G03B21/145
Abstract: 在收纳包含反射镜(424)在内的多个光学部件、将这些多个光学部件配置在俯视预定的照明光轴(L1)上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0)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持反射镜(424)的保持构件(81),收纳除反射镜之外的其它光学部件的壳体主体(401),在保持构件(81)的与设置反射镜(424)的面相反的面上。形成向反射镜(424)的背面鼓出的鼓出部(816),通过该鼓出部(816)在壳体主体(401)的内背面上滑动,使该保持构件(81)相对于壳体主体(401)转动,使该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与预定的照明光轴(L1)和反射镜(424)的反射面(424A)的交点(Q)基本上一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