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5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11926.X

    申请日:2012-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3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一种压接端子,包括:导体压接部分,其连接至电缆以压接所述电缆。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包括:底板,其上放置导体;以及一对导体压接片,该一对导体压接片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包括:锯齿,其形成其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电缆的导体夹持在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内部;以及,从所述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筋。

    压接端子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7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38586.5

    申请日:2011-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8 H01R4/18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导电压接单元(3A)的压接端子(1),该导电压接单元(3A)具有基底(4)和型压单元(5),该型压单元从基底(4)的侧面延伸并且以使导体(20)压接在基底(4)上的方式而型压。多个圆形齿状物(10a、10b)设置到导电压接单元(3A)的内表面。齿状物(10a、10b)根据区域而具有不同的尺寸。

    压接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3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80019167.7

    申请日:2011-04-12

    Inventor: 大沼雅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R43/1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即使在严重热冲击环境下仍尽可能抑制与电线的接触电阻的升高的压接端子。压接端子(10)形成为具有弯曲底板(21)的大致U形截面。此外,至少在从底板(21)到导体弯夹片(22)的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处的壁板上形成凸缘(31),通过壁板的外表面冲压为凹形形状而使其内表面形成为凸形(31T)。在底板(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还通过挤压而形成了硬化的加工硬化部分(E)。这样提高了从半导体挤压部分(12)的底板(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到半导体弯夹片(22)部分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严重热冲击环境下,仍能够尽可能多地抑制与电线的接触电阻的升高。

    压接端子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5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38316.4

    申请日:2011-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导体压接部(11)包括在该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11R)中的圆形凹部(20),这些圆形凹部作为该导体压接部(11)的齿状物,这些齿状物被相互隔开分布。凹部(20)中的每一个在压接之前具有椭圆形的形状(卵形形状),该椭圆形的形状具有定向在前后方向上的短轴和定向在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轴,从而在压接之后呈现接近于正圆的形状。

    压接端子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5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80011926.X

    申请日:2012-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3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一种压接端子,包括:导体压接部分,其连接至电缆以压接所述电缆。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包括:底板,其上放置导体;以及一对导体压接片,该一对导体压接片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包括:锯齿,其形成其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电缆的导体夹持在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内部;以及,从所述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颗粒。

    压接端子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2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38618.1

    申请日:2011-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8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在导电压接部(11)压接到电线的导体(Wa)之前,多个圆形凹部(20)在互相分离的位置设置于导电压接部(11)的内表面(11R)上,从而用作导电压接部(11)的齿状物。凹部(20)的内底面(20A)具有半球面。

    压接端子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6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38636.X

    申请日:2011-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 B21J5/12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在导电压接部(11)的内表面(11R)上,在被压接到电线的导体之前,导电压接部(11)包括圆形凹槽(20),该圆形凹槽作为导体压接部(11)的齿状物彼此分离地散布。利用采用放电加工在对应于凹槽(20)的位置上形成的凸部(72)的模具(70),或者利用通过将销(83)压配合到在块(81)上形成的压配合孔(82)内在对应于每个凹槽(20)的位置上形成的凸部(85)的金属模具,通过压制加工导电压接部(11)来形成每个凹槽(20)。

    压接端子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5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38316.4

    申请日:2011-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 H01R4/185 H01R4/188

    Abstract: 导体压接部(11)包括在该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11R)中的圆形凹部(20),这些圆形凹部作为该导体压接部(11)的齿状物,这些齿状物被相互隔开分布。凹部(20)中的每一个在压接之前具有椭圆形的形状(卵形形状),该椭圆形的形状具有定向在前后方向上的短轴和定向在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轴,从而在压接之后呈现接近于正圆的形状。

    线束
    40.
    发明公开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17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282498.5

    申请日:2021-03-16

    Inventor: 大沼雅则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确保止水性的线束。线束(WH)的特征在于,具备:布线材料(W),其利用具有绝缘性的绝缘覆皮部(W2)覆盖具有导电性的导体部(W1);止水末端部(1),其具有止水性,且设置在布线材料(W)的至少一个末端;以及内压调整部(3),其被构成为包括:通气口(31),其设置在布线材料(W)的中间位置且将绝缘覆皮部(W2)的内外连通;及透湿防水片(32),其将通气口(31)覆盖。其结果是,线束(WH)起到能够在线束(WH)整体中确保适当的止水性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