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285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34275.8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4F11/30 , F24F11/41 , F24F2110/00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 F25B47/003 , F25B49/02 , F25B2313/02742 , F25B2600/25 , F25B2700/2103 , F25B2700/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系统包括由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组成的主管路,还包括冷媒换向装置,该冷媒换向装置使节流装置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或第二端连通,当室外换热器的其中一端与节流装置连通时,另一端与压缩机连通。同时,还公开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抑制结霜控制方法。本发明设置有冷媒换向装置,当空调系统制热正向流路结霜到一定条件时,通过冷媒换向装置可切换流经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的流向,从而有效延长了结霜周期,提高了制热舒适性,同时,室外换热器制热流路不单一,有利于流路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3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5381.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目标补气温度,其中,目标补气温度基于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压缩机运行频率而确定;基于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目标补气温度和当前补气温度,调节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双级补气增焓系统的控制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4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62455.2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2 , F25B41/04 , F25B4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容压缩机系统控制方法,变容压缩机系统包括变容压缩机,以及通过变容切换阀可选择地与变容压缩机的变容控制口导通的第一控制管和第二控制管;该方法包括:检测获知变容压缩机系统达到第一预设条件之后,控制变容切换阀使第一控制管和第二控制管与变容控制口均断开,以使变容压缩机的工作在工作缸数不变的保压工作模式。本发明通过检测获知变容压缩机系统达到第一预设条件之后,通过控制变容切换阀使第一控制管和第二控制管与变容控制口均断开,在保持变容压缩机原有工作缸数不变的情况下,关闭变容切换阀,从而防止变容切换阀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延长变容切换阀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68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09701.0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2 , F25B41/04 , F25B2500/13 , F25B26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容压缩机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所述变容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与变容压缩机连通的变容控制管路,其中,变容控制管路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连通,以从第一管路引入第一控制压力,或从第二管路引入第二控制压力,来实现变容压缩机的变容控制,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为连通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为连通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管路。本发明通过将引入高低压的位置从吸排气管移到四通阀与室外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从而保证了在实现变容压缩机控制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管路振动、应力,从而延长了系统寿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99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09674.7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容压缩机系统及控制方法、空调,其中的变容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切换装置;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的气缸切换通道入口和压缩机的补气管路相连通;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气缸切换通道入口与压缩机的吸气管路相连通;切换装置控制气缸切换通道入口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连通,引入控制处于运行状态的气缸数量的高压或低压。本发明的变容压缩机系统及控制方法、空调,从补气管路引入控制气缸工作状态切换的高压,在实现变容压缩机控制的前提下,降低了引入高压的压力,能有效降低管路振动、应力,可以提高压缩机寿命,延长系统寿命,提高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803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1334.0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过载保护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定频空调器。本发明的压缩机过载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对空调器中压缩机的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过载保护;如果判断出压缩机出现过载保护,控制空调器的风机停止运行。通过本发明,降低了压缩机发生过载保护容易引发系统管路爆管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7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8817.5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制热开机防冷风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制热开机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将室内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值Ta对比,当T1≥Ta时,将室外环境温度T2与第二预设值Tb对比,当T2≥Tb时,空调启动时开启内风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制热开机防冷风控制方法,通过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在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过高的情况下,启动内风机,从而防止大量的热无法及时排到室内环境中,导致排气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管路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77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5564.6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 F24F11/59 , F24F11/62 , F24F11/64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制热开机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制热开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实时检测室内机的冷媒管路温度T3,将室内环境温度T1与第一预设值Ta对比;当T1<Ta时,将冷媒管路温度T3与第三预设值Tc对比,当T3≥Tc时,关闭外风机;当T1≥Ta时,将室外环境温度T2与第二预设值Tb对比,当T2≥Tb时,在开机后的第一预设时间t内,将冷媒管路温度T3与Tc-△T对比,当T3≥Tc-△T时,关闭外风机,其中,△T为预设变量。本发明通过在室内环境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过高的情况下,降低冷媒管路温度T3的控制阈值,防止开机阶段吸入过多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96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4535.1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 F24F2110/10 ,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方法包括:计算空调室外管温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空调室外管温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确定距离空调进入化霜的时间;若所述距离空调进入化霜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控制空调执行与自身机型相对应的提高室内温度的操作;所述机型包括,定频机和变频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能够提高用户在空调化霜期间的人体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6809.1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22 ,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方法和装置。其中,空调除霜方法包括: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检测空调的室外侧的换热器温度;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换热器温度选择空调的除霜模式,除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换热器温度所满足的条件预先设置的多个除霜模式;以及按照选择的除霜模式控制空调进行除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空调除霜方式单一导致无法根据结霜情况调整除霜方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