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装置及其制水控制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92065.3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及其制水控制方法,净水装置包括:制水管路,制水管路上依次串联有前置炭滤芯、后置炭滤芯和纯水筒;热水生成装置,适合于可选择地对纯水筒的水进行加热;冲洗管路,冲洗管路上依次串联有后置炭滤芯和前置炭滤芯;控制阀组,设于制水管路和冲洗管路上,控制阀组切换控制制水管路流通或控制冲洗管路流通,冲洗管路流通使得热水生成装置生成的热水或纯水筒的常温水反向进入后置炭滤芯后再正向进入前置炭滤芯;其中,制水过程中水的流向为正向,通过热水对含炭滤芯进行冲洗,能够有效地剥离去除杂质,实现活性炭的有效再生,提高了活性炭滤芯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频繁更换活性炭滤芯。

    净水系统
    32.
    发明公开
    净水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693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91902.0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净水系统,包括:制水装置,包括制水管路以及依次串接至制水管路的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前置滤芯具有前置滤芯进水口和前置滤芯出水口,后置滤芯具有后置滤芯进水口和后置滤芯出水口;反向冲洗管路,包括并联至前置滤芯进水口与后置滤芯出水口之间的第一管路,以及并联至后置滤芯进水口与前置滤芯出水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当净水系统执行反向冲洗模式时,热水依次流经第一管路、后置滤芯出水口、后置滤芯、后置滤芯进水口、第二管路、前置滤芯出水口、前置滤芯和前置滤芯进水口。本发明可以对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反向冲洗,延长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使用寿命,无需经常更换,与相关技术相比,成本更低。

    一种级段式滤芯的制作方法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59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05004.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段式滤芯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级段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整体膜片,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线方向,所述整体膜片包括轴向第一端和轴向第二端;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打胶步骤,在所述整体膜片的原水流道中设置分隔胶线,以将所述整体膜片分隔成第一段滤芯和第二段滤芯,所述分隔胶线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段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缺口流通至所述第二段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中;卷制步骤,将打胶后的整体膜片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了膜片的利用率,并且使得体积大为减小,在提高膜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使得体积更小化。

    一种饮水装置和饮水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4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95073.8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装置和饮水装置的控制方法,饮水装置包括:净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加热模块,进水口适于与净水箱的出水口连接;降温模块,热水进口适于与加热模块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路切换元件,进水口与降温模块的热水出口相连;释放结构,与第一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一水路切换元件的第二出水口与净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水路切换元件具有将降温模块的出水口与释放结构相连的第一状态和将降温模块的出水口与回流管路相连通的第二状态。本发明的饮水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饮水装置中会残存一部分冷却水,导致取水的温度偏低或浪费时间和水资源的缺陷,能够在不浪费水资源的前提下保证用户取到温度适宜的水。

    一种净水系统、净热一体机及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6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5272.7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净热一体机及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净水系统具有非再生模式和再生模式,净水系统包括:连接管路;熟制单元,包括加热单元和换热单元,换热单元与加热单元相连通,适于将加热单元的沸水降温处理制得温水;过滤单元,包括前置炭滤芯;控制阀组件,设置于连接管路中。控制阀组件适于控制净水系统在非再生模式和再生模式之间切换,当炭滤芯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时启动再生模式,反向冲洗实现炭滤芯的再生;采用温水进行前置炭滤芯再生,不但有效延长了炭滤芯的寿命与换芯周期,而且较之沸水不会对炭滤芯造成材料损伤,再生效果更佳。

    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3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5283.5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制水装置、热再生装置和控制阀组,制水装置包括串接至制水管路的前置滤芯、储水单元和加热单元,前置滤芯有第一出水口和储水单元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加热单元有加热进水口和连接沸水取水口的加热出水口,热再生装置包括换热单元、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的再生管路以及与第一进水口相连的排水管路,换热单元具有两端分别和储水单元、加热进水口相连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两端分别和加热出水口、再生管路相连的第二换热通道、控制阀组设于制水管路和再生管路。本申请不需要频繁调整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满足用户在净水系统执行热再生模式前后仍可直接取用沸水,无需等待,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级段式滤芯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943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105004.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段式滤芯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级段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整体膜片,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线方向,所述整体膜片包括轴向第一端和轴向第二端;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打胶步骤,在所述整体膜片的原水流道中设置分隔胶线,以将所述整体膜片分隔成第一段滤芯和第二段滤芯,所述分隔胶线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段滤芯的第一原水流道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缺口流通至所述第二段滤芯的第二原水流道中;卷制步骤,将打胶后的整体膜片卷制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周。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了膜片的利用率,并且使得体积大为减小,在提高膜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使得体积更小化。

    软水系统、软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软水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58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84819.5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水系统、软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软水机设备,包括:树脂容器、盐液生成装置、水路开关件、动力组件及控制器;树脂容器包括用于装填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流道,树脂流道的横向总长度大于树脂流道的纵向总长度,树脂容器内的水流方向与树脂流道的流道方向平行;盐液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即时生成再生盐液的溶盐流道;控制器用于根据系统控制指令控制对应水路开关件的开关状态以及对应动力组件的启停状态,以使水体按照待实现工作模式对应的方向流动。本申请提供的软水系统,通过特定树脂容器有效延长树脂流道的长度,并能够即时生成一定浓度的再生盐液,有效提升再生盐液盐浓度控制的稳定性以及整机再生效果。

    树脂再生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软水系统及软水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39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84834.X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树脂再生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软水系统及软水机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进水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出水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进水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以及所述出水模块连接,所述进水模块通过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出水模块连接,所述进水模块用于从软水系统接入水体,所述出水模块用于连接软水系统的树脂容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加热模块按照目标加热功率加热所述进水模块输出的水体,并控制所述出水模块按照目标水流方向往所述树脂容器输出目标再生液体。本申请通过在树脂再生系统中引入加热模块,能够利用加热后的溶盐水体完成树脂再生,从而有效提升树脂再生效率,并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

    熟水制取系统、净饮机及熟水制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4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12502.5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熟水制取系统、净饮机及熟水制取方法,熟水制取系统包括: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以及电加热组件;供水管路,其入口用于添加原水,出口与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连接,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可调节地设置的水泵;加热管路,其入口与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和供水管路的出口均连接,出口与第二换热管路的入口连接,加热管路上设置有加热部件;出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入口与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连接,出水管路的出口用于排水;控制阀,其入口与水泵的出口连接,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和加热管路的入口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熟水制取系统在用户实际取水时供应的第一杯水为冷水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