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83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188192.9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安全的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的设备、电线建立多个本体模型;基于所述设备和所述电线的物理状态为所述多个本体模型分配属性信息;通过电气防误数据建立多个防误操作推理机制;通过所述多个本体模型及其对应的属性信息、所述多个防误操作推理机制对所述配电网中的电力操作进行仿真分析。本公开涉及的用于配电网安全的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对配电网中的操作进行安全性仿真分析,根据推理机制确定操作中是否包含误操作内容,提升电力作业的效率,增加电力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433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166496.9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23 , G06F16/27 , G06F40/205 , G06Q1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基于IEC61968标准的作业管控方法,应用于闭锁装置的防误操作流程,所述作业管控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周内的作业请求,结合IEC61968标准对作业请求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针对闭锁装置的作业请求类型,基于作业类型生成调度操作票;基于调度操作票进行五防校验,获取五防校验结果;如果五防校验成功,则对闭锁装置进行解锁,并更新配电网运行状态。通过使用IEC61968标准对作业请求中的消息进行分析整理,能够将作业请求信息进行合理规划,使管理人员及时获得告警信息,快速、有效找出互操作过程的中断原因,并及时处理,保障信息互操作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920527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713760.1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7C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钥匙,包括壳体组件和解锁头组件;解锁头组件包括定位杆和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壳体组件上,定位杆安装在安装座上;且定位杆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从而当电脑钥匙经过频繁的插拔使得电脑钥匙上的定位杆表面出现磨损后,可及时将定位杆由安装座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了传统的电脑钥匙由于定位杆表面磨损锈蚀而引起的电路连接不良的现象,从而也就有效保证了电脑钥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终解决了传统的电脑钥匙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34285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0017554.3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接地环装置、智能接地装置及智能接地环系统。智能接地环装置包括用于固接于架空电缆的接地环和接地环监测单元。接地环监测单元包括微处理模块和接地环及接地线感知模块。接地环及接地线感知模块用于感知挂接于接地环上的智能接地装置的接地线状态检测应答模块,以获取智能接地装置的挂接状态信息。接地环及接地线感知模块用于将挂接状态信息输出给微处理模块。智能接地环装置通过接地环及接地线感知模块感知挂接状态,实现接地环挂接的智能监控,有效避免了配网架空线路作业中存在的临时接地线“骗挂”、“漏挂”、“误拆”、“漏拆”等接地线误操作问题,进而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23227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70101.7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其中所述防误闭锁装置包括固定件、转动件以及转动轴,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供挂锁穿过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供挂锁穿过的锁孔;所述转动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并可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转动件上的锁孔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重合;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用于遮挡防止误操作的操作机构。上述防误闭锁装置,构造简单,可以有效防止不可同时工作的操作机构同时闭合引起的安全事故,减少了设备损坏的几率,减少了因设备损坏导致人身事故的几率,减少由设备损坏产生的费用支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