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67323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2J3/46 , C25B1/04 , C25B1/27 , C25B9/65 , C25B15/08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06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陆协同的多能耦合低碳新型能源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及海岛上的低碳发电单元、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储能装置,设置于陆地上的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碳捕集装置,以及多能流耦合的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该系统借助海洋及海岛丰富稳定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借助海水制备氢和氨,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再用所得的氢与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中煤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作为原料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协同调度,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673243.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超长时储能耦合煤电的低碳发电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按照最大化热储能装置和绿色燃料储能装置的出力、最小化煤的出力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用电需求计算电力富余,若电力富余,按照上述运行策略运行,否则,则调整热储能装置、绿色燃料储能装置和煤的出力,形成碳排放最优的运行方式;基于该运行策略,输入当地全年的自然资源、电力负荷和各装置的技术经济性参数、各装置的装机容量的配置区间等参数,以平准化度电成本和负荷满足率作为各配置方案的目标函数或约束,并引入衡量环境影响的度电碳排放,从不同碳减排目标出发进行配置优化,获得不同碳减排阶段的最优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0091.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3/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储能的海上风电集电‑输电一体化优化方法,涉及风电场优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风电场的年度风资源数据,选择储能单元的容量,估算出储能的运行成本;基于储能的输电问题建立风电场模型,并以成本函数的形式进行表示;采用ADMM算法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求解算法对成本函数进行求解,确定优化储能方案;与不采用储能单元的方案进行成本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最终得到优化方案结果。本发明的一种针对储能的海上风电集电‑输电一体化优化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输电效率,还有助于降低与输电线缆相关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4740.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3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光伏功率预测方法依赖有限的数据源和输入特征导致模型在多变天气环境下预测准确度不足,以及其仅利用基础特征,特征处理方法简单,导致模型预测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根据经纬度信息获取每个场站对应的外部气象数据;获取每个场站的历史运行数据及本地气象数据;对外部气象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本地气象数据构造新的气象输入变量;原始特征通过历史平移差分和滚动窗口统计构造新特征;分别基于历史平移差分特征和滚动窗口统计特征构造二阶差分特征;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提高了在多变天气环境下的预测准确度,提高了光伏功率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6553.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气液波动回流电解水微通道制备方法,涉及电解水制备氢气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未加工流道的极板,设计并加工包含特斯拉岛的特斯拉阀阵列结构;S2,选取加工完成的极板,在靠近特斯拉结构通道侧壁的位置加工微柱阵列;S3,将氧化铱和铂碳分别涂在质子交换膜的阳极侧和阴极侧以制备膜电极的催化层;S4,制备扩散层,将负载催化层的质子交换膜与扩散层热压在一起以构成催化活性的膜电极;S5,将极板与膜电极进行组装,形成具有特斯拉结构和局域浸润性通道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大电流下电解水流道气液回流的现象,避免回流的电解气体阻塞流道造成活性位点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785316.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退役的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解剖取出负极片后粉碎,此过程在手套箱或露点房内进行;S2:将粉碎后的负极片转移到充满惰性气氛保护的反应釜中,然后通入高纯氧气,并升温反应;S3:待反应完成后降低温度至常温,通入高压水雾;S4:将S3中得到的固体物过筛、洗涤、离心、烘干处理后,得到碳酸锂产物。本发明利用高温氧化石墨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须从外界通入,再利用高压水雾提升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反应速度,提升提锂效率和纯度,并且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4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7180.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卸船机与清舱机同舱作业的安全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清舱机上安装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工控机,在卸船机抓斗上安装5G信号接收器并在结构架上安装工控机。清舱机和卸船机分别通过差分定位技术和激光雷达定位获取各自的位置信息,并借助滤波技术减小误差,提高精度。然后,将校准后的局部坐标系坐标转换为统一坐标系坐标。作业过程中,卸船机和清舱机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作业,当卸船机抓斗与清舱机的坐标距离小于阈值后,为卸船机的抓斗和清舱机分别计算其的虚拟安全域,通过控制二者的速度和方向以确保彼此的虚拟安全域不重叠直至二者距离大于指定阈值。最后,当卸船机的抓斗将分配工作区域内能够卸载的煤堆卸载完成且清舱机将分配工作区域内的煤堆清理完成后,二者交换区域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0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15529.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03C17/34 , H01L31/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射率梯度渐变的减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电池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系列溶胶,包括:二氧化钛实心颗粒、二氧化硅实心颗粒、二氧化硅空心颗粒。然后利用一定的成膜方式将不同溶胶依次成膜得到减反射薄膜,从基底到空气依次为二氧化钛实心颗粒层、二氧化硅实心颗粒层、二氧化硅空心颗粒层,折射率逐渐降低以实现折射率梯度变化的效果,从而在宽波段内表现出更好的减反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27180.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卸船机与清舱机同舱作业的安全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清舱机上安装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工控机,在卸船机抓斗上安装5G信号接收器并在结构架上安装工控机。清舱机和卸船机分别通过差分定位技术和激光雷达定位获取各自的位置信息,并借助滤波技术减小误差,提高精度。然后,将校准后的局部坐标系坐标转换为统一坐标系坐标。作业过程中,卸船机和清舱机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作业,当卸船机抓斗与清舱机的坐标距离小于阈值后,为卸船机的抓斗和清舱机分别计算其的虚拟安全域,通过控制二者的速度和方向以确保彼此的虚拟安全域不重叠直至二者距离大于指定阈值。最后,当卸船机的抓斗将分配工作区域内能够卸载的煤堆卸载完成且清舱机将分配工作区域内的煤堆清理完成后,二者交换区域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