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罩及继电器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2258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759086.2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罩及继电器。该护罩适用于继电器,继电器包括底座、主接线端子组和辅接线端子组,护罩包括一体成型的主盖板和辅盖板。其中,主盖板用于保护主接线端子组,辅盖板用于保护辅接线端子组,一体成型的主盖板和辅盖板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底座相连。上述护罩采用一体式结构,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塑壳断路器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31882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499931.6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上的线圈和进线端接线板,所述进线端接线板与线圈的一端焊接连接,进线端接线板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端的一侧经过冲裁折弯形成与线圈连接的冲裁折弯段,冲裁折弯段朝向线圈的一侧形成焊接面,焊接面的宽度大于连接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塑壳断路器在连接板的一端的一侧经过冲裁折弯成冲裁折弯段,冲裁折弯段朝向与线圈的一端的一侧形成焊接面,焊接面的宽度远大于连接板的厚度,利用冲裁废料进行折弯成型,降低成本,焊接面积增大,提高焊接质量,增加钎料的附着量,降低虚焊的概率。

    设备用断路器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93385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227503.3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用断路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按钮、设置在壳体内部与按钮相连的插板,以及设置在插板两侧配合使用的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一端固定连接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上设置与静触头的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所述按钮一侧设置与壳体上部的限位轴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下部设置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突出于按钮的底面;所述壳体上部位于按钮下侧设置支撑台,支撑台与按钮之间设置弹簧,弹簧一端与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按钮下部的弹簧限位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用断路器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牢固且性能稳定。

    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28325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20202.8

    申请日:2016-07-07

    Abstract: 一种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静触点、双金属片和隔板组件,所述的双金属片上安装有动触点,并且静触点与动触点之间设有置于壳体上的隔板安装槽。所述的隔板组件安装在隔板安装槽内,隔板组件上设有触头通孔,隔板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合闸时动触点置于触头通孔内与静触点相连接且动触点阻挡隔板组件相对隔板安装槽滑动,过载时双金属片弯曲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动触点脱离触头通孔,复位弹簧驱动隔板组件相对隔板安装槽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稳定、动作过程可靠、装配过程简单的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

    开关电器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62882U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21494298.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关电器,包括本体和保护模块,本体沿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保护模块上设置有拉杆、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沿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于保护模块的两端。拉杆与保护模块转动连接,转动拉杆能够使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拉杆处于锁定位置时,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能够分别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当拉杆处于解锁位置时,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能够分别脱出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该开关电器只需转动拉杆实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分别插接或脱出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无需其他工具即可实现拆装,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继电器外壳及继电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29020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23587484.8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外壳及继电器。该继电器外壳包括后盖和挂钩,后盖上设有卡座,卡座上设有卡槽;挂钩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卡槽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体用于将继电器外壳固定至电子器件上。该继电器外壳上的挂钩可拆卸,可以根据不同电子器件的型号选择合适的挂钩,大大提高了该继电器外壳的通用性,且在运输过程中挂钩可以单独放置,断裂风险大大降低。

    热过载继电器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33044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0321972.5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热过载继电器。该热过载继电器的双金属元件安装到推杆上,推杆与撑架连接,在外壳的壳底设置有安装台和限位结构,撑架转动设置在安装台上,通过转动调节凸轮使撑架相对安装台转过设定的角度,进而调节热过载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大小;位于壳底的限位结构沿靠近撑架的方向延伸,当转动调节凸轮时,阻挡撑架向下移动,减小撑架的上下活动余量,降低了调节产品的调节凸轮时导致的保护特性失效风险。

    热过载继电器及其和接触器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00907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2887106.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热过载继电器及其和接触器的连接结构。热过载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主电路、发热保护系统、操作机构,主电路的进线端设有伸出壳体外的进线端引线部,出线端设有出线端接线端子,出线端接线端子与进线端引线部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辅助端子和第二直连线,所述第二直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端子连接,第二直连线的另一端为伸出壳体外的第二引线部,第二引线部与进线端引线部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第二辅助端子与出线端接线端子均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与第二辅助端子连接的第二直连线,使第二辅助端子通过第二直连线直接与接触器的第三辅助端子连接,不需要从壳体外再对第二辅助端子和第三辅助端子分别进行接线。

    继电器控制电路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06550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095815.1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校准模块、电源采样模块、控制模块、电流整定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和继电器驱动模块;电源采样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电源采样模块用于根据外部回路的电流形成供电电压,校准模块用于在工厂模式下输出有效校准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有效校准信号控制电源采样模块的采样信号输出端输出采样信号;电流整定模块与控制模块的参考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流整定模块用于输出电流整定值,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采样信号和电流整定值形成控制信号;继电器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动作,提高了控制继电器动作的准确性。

    发热组件及热继电器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39537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2091771.3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发热组件及热继电器。发热组件包括热双金属片和发热元件,热双金属片受热能够向一侧发生弯曲,发热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线端子,发热元件折弯形成容纳空间,热双金属片连接于发热元件且位于容纳空间内,热双金属片的两个侧面均朝向发热元件。通过将发热元件设置为折弯结构,并将热双金属片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使热双金属片的两侧均能够受热,提高了发热元件的热能利用率,进而降低发热元件的发热功率,有利于降低接线端子的温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