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4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05045.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Crowbar动作特性的DFIG风电场短路电流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集电网络进行并联化处理;绘制Crowbar动作区域曲线;基于Crowbar动作区域曲线,根据每台风机的输入风速和机端电压判断其Crowbar是否动作;依据Crowbar的动作情况将风电场分群等效为两机模型,一台代表Crowbar动作,一台代表Crowbar不动作;采用容量加权法对每一群机组进行单机聚合;根据Crowbar动作与不动作两种情况下的双馈风机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分别求得两台等效风机的短路电流,其矢量和即为DFIG风电场短路电流。本发明考虑了DFIG风电场中Crowbar的动作情况,适用于对称故障及不对称故障,较单机等值计算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克服了传统DFIG风电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93679.6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网节能降损协调优化的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静态用户负荷模型,建立配电网节能降损协调优化模型,在保证每条馈线出线侧总功率、网损不变的前提下,对原始配电网拓扑进行简化,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配电网节能降损协调优化模型,得到优化时段内各调压设备的调节参数。本发明在用户节能与电网降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电压调节设备的经济性,利用简化拓扑以及粒子群算法提升了计算效率,通过优化控制电压来实现用户节能和电网降损的协调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1155126.6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安控和一次调频特性的直流故障静态安全分析方法。本发明针对直流闭锁故障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切除部分机组或负荷的情况,结合以检测到故障发生为启动判据和实测频率为启动判据的安控动作措施准确统计不平衡功率;根据发电机和负荷频率响应特性模拟一次调频过程,计及发电机一次调频限值,采用迭代的方法由各个同步交流电网具有调频特性的发电机组和负荷共同承担不平衡功率,准确计算直流闭锁故障后电网稳态潮流分布。本发明方案设计合理,可以满足直流闭锁故障在线静态安全分析计算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51088.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备自我保护功能的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支撑电容、半桥电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并联在功率模块输出端口;功率模块控制回路在功率模块内部半桥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对第三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开关控制维持系统电流的导通路径,并控制模块支撑电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功率模块控制回路的电源供电得到保证,保持整个功率模块处于可控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7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311323.4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池剩余寿命的储能电站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实时采集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建立考虑电池循环寿命的储能电站功率分配优化模型,通过动态控制策略修改功率分配优化模型的约束,求解所述储能电站功率分配优化模型从而得到单元功率分配指令,将单元功率分配指令下发给各个储能变流器。本发明在多个储能单元中通过合理分配储能功率指令,优化了储能电站运行状态并最大化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能力;针对电化学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有限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剩余能量状态的充放电切换约束,降低了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切换次数,延长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8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750709.1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充比率的变电站感性无功充裕度评价方法。本发明基于实际电网运行方式数据,结合变电站模型参数,首先通过分析主变有功负载率、负荷功率因数对变电站无功平衡的影响;并计算出变电站相应的线充比率、极限线充比率和下级极限电缆长度,评估变电站感性无功充裕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需求容量,确定变电站感性无功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规划设计以及实际在运变电站低谷运行方式下感性无功充裕度分析,提供变电站感性无功配置方案,保障低谷方式下电网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和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15810.9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可调功率修正方法,包括:储能电站上送当前运行方式、可调功率和响应时间至协控总站;协控总站获取电网实时运行信息;协控总站计算储能电站可调功率偏差量;协控总站计算储能电站可调功率修正值。本发明可有效修正电网紧急控制时储能电站控制措施量,提高紧急控制的准确度,降低控制措施量过大或控制措施量不足的风险,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75456.8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1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预防控制策略确定方法,方法首先在暂态和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量化评估基础上,仅对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小于门槛值或发电机过励磁限制器已经启动的故障进行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评估和预防控制,然后采用基于QSS中长期电压稳定快速仿真的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筛选进行预防控制策略计算,基于各电压稳定模式中节点参与因子和对电压安全稳定薄弱母线灵敏度定义控制性能指标,按照指标由大到小的顺序形成调整方案,继而获得满足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要求且代价较小的控制措施。在基于详细计算的中长期电压稳定仿真校核预防控制策略后,采用修正QSS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门槛值后迭代计算的方法避免两种仿真计算结果的误差。本发明可以满足在线分析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750709.1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充比率的变电站感性无功充裕度评价方法。本发明基于实际电网运行方式数据,结合变电站模型参数,首先通过分析主变有功负载率、负荷功率因数对变电站无功平衡的影响;并计算出变电站相应的线充比率、极限线充比率和下级极限电缆长度,评估变电站感性无功充裕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需求容量,确定变电站感性无功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规划设计以及实际在运变电站低谷运行方式下感性无功充裕度分析,提供变电站感性无功配置方案,保障低谷方式下电网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和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7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80826.8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密钥的电力系统调试工具加密通信的方法。现有共享密钥机制下所有通信环境下都使用同一密钥对通信,存在被恶意攻击者通过获取大量通信样本进行逆向分析破解密钥的风险。本发明预设定一个共享初始化密钥KInt和一个共享密钥组KG,并约定相同的加密与对应的解密算法;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发起方与通信接收方通过校验随机数的方式,使用初始化密钥KInt实现通信密钥KT由通信接收方指定、并共同协商确认通信密钥的机制,实现双方每次通信都使用不同共享密钥的方法,提升加密通信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