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49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68045.0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试样加工成便于扫描电镜观察的长方体,沿长方体最短的一条棱将长方体截除一块,截除后保证该棱上的两相邻面呈45º角,并对这两个相邻面进行打磨、抛光,在扫描电镜下采用带导电胶的加载头,以垂直加载方式对处于试样45º棱上的颗粒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试样固定在载物台上,剥离出的颗粒粘附在导电胶以观察颗粒的形态,同时确定加载头在颗粒上加载的准确位置,由加载过程的应力模拟结果推出颗粒-基体界面结合强度。该方法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半固态技术制备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4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0177.X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半固态技术制备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把纳米ZnO粉与铝粉先球磨预处理,再往熔体里添加稀土元素改善浸润性,然后把熔体转移至内壁为连续波纹形坩埚中,降温至半固态后边机械搅拌边把混合粉末加入到熔体,再半固态保温提高浸润性,然后升高温并保温促其反应,保温结束后降温补元素和精炼,最后在半固态保温后升温浇铸。本发明解决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时难以将亚微米/纳米级反应物粉末加入铝熔体中、原位生成的增强颗粒易于团聚等问题。

    一种制备Al-Si合金晶粒细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579645.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含原位纳米Al2O3颗粒的Al‑Si合金晶粒细化剂的方法,属于合金细化剂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铝粉和煅烧高岭土混合球磨;第二步,将球磨过的铝粉和煅烧高岭土混合粉末利用碾压装置加入纯铝和A356的混合熔体;第三步,升温使铝和高岭土充分反应生成纳米Al2O3颗粒并利用高能超声对其进行分散;经冷却浇铸得到纳米Al2O3颗粒细化剂。该细化剂可以有效避免Al‑Si合金中的Si中毒现象和Al‑Ti‑B细化剂中TiB2颗粒沉降带来的细化剂失效问题,使得Al‑Si合金的细化效果更加显著。

    一种高强低镁Al-Mg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0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1525.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低镁Al‑Mg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及合金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铝合金进行铸造形成铸态坯料,再将铸态坯料车削成高压扭转圆盘后进行均匀化处理;随后将均匀化处理的圆盘在室温下进行高压扭转0.25~5圈。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高强低镁Al‑Mg铝合金材料,晶粒尺寸为265~86nm,抗拉强度高达490~670MPa,屈服强度可达390~505MPa。与通常中等强度5000系铝合金相比,本发明低镁Al‑Mg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大幅度提高,可达到高强铝合金的水平,而且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扩大了5000系铝合金的应用范围。

    一种原位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55698.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干燥后的纳米ZnO粉与铝粉进行混合,将混合粉料在球磨罐内的氩气保护下进行球磨。然后对球磨后的混合粉末进行干燥处理,再将经干燥后的球磨混粉加入到机械搅拌条件下的7085铝合金半固态熔体中,加入完毕后升温保温,再降温至一定温度施加相应的超声处理,静置除渣后浇铸获得原位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预制混粉加入铝熔体,反应物粉末利于率较高且增加了界面润湿性较易反应,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可控性好,制备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增强颗粒与基体界面干净,性能优异,适合大规模化生产。

    一种改善铝基复合材料中原位纳米颗粒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559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347412.6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改善铝基复合材料中原位纳米颗粒分布的方法。将经过预热的纳米尺寸固体反应物加入到处于近液相线温度的铝合金中,固体反应物与铝合金在锥形混合器的驱动下从锥形混合器的外壁进入内腔,通过锥形混合器的旋转研磨进行混合,由锥形混合器顶部流出,混合均匀的固体反应物与铝合金混合料在高温区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浆料进入收集熔池,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并通过超声分散保证复合材料浆料中原位纳米颗粒均匀分布。

    提高6xxx系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06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85767.6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3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及合金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6xxx系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6xxx系Al-Mg-Si-Cu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先将铝合金进行铸造形成铸态坯料,再将铸态坯料车削成等通道转角挤压型材后进行均匀化处理和固然淬火处理;随后将所述固然淬火处理后的型材立即在50~180℃下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动态时效处理2~6道次。本发明通过不同温度下等通道转角挤压动态时效,合金的晶粒尺寸明显细化,纳米时效析出相的形态和分布更加合理,通过细晶强化、纳米析出相β"及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明显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韧性,从而使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大幅度提高。

    一种多孔镍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7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54524.0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纯镍、纯锌按指定成分在坩埚中熔化,获得镍锌合金熔体,调整熔体温度至950~1000℃,在铜模中浇注,然后对所获得的镍锌合金进行真空蒸发,所得材料即为多孔镍材料。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孔隙尺寸及孔隙率可调等优点。

    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499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368045.0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试样加工成便于扫描电镜观察的长方体,沿长方体最短的一条棱将长方体截除一块,截除后保证该棱上的两相邻面呈45º角,并对这两个相邻面进行打磨、抛光,在扫描电镜下采用带导电胶的加载头,以垂直加载方式对处于试样45º棱上的颗粒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试样固定在载物台上,剥离出的颗粒粘附在导电胶以观察颗粒的形态,同时确定加载头在颗粒上加载的准确位置,由加载过程的应力模拟结果推出颗粒-基体界面结合强度。该方法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制备Al-Si合金晶粒细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79645.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含原位纳米Al2O3颗粒的Al-Si合金晶粒细化剂的方法,属于合金细化剂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铝粉和煅烧高岭土混合球磨;第二步,将球磨过的铝粉和煅烧高岭土混合粉末利用碾压装置加入纯铝和A356的混合熔体;第三步,升温使铝和高岭土充分反应生成纳米Al2O3颗粒并利用高能超声对其进行分散;经冷却浇铸得到纳米Al2O3颗粒细化剂。该细化剂可以有效避免Al-Si合金中的Si中毒现象和Al-Ti-B细化剂中TiB2颗粒沉降带来的细化剂失效问题,使得Al-Si合金的细化效果更加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