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密度抗压光纤束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0788489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48323.7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32 G02B6/4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高密度抗压光纤束光缆,其包括:微束管光纤、包覆在微束管光纤外部的芳纶层、包覆在芳纶层外部的护套层,护套层内部嵌有三根非金属加强件,三根非金属加强件构成三角形;护套层的材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20-40份、聚氯乙烯25-45份、聚亚氧烷基改性聚甲基硅氧烷5-15份、丁腈橡胶20-30份、己二酸二丁氧基乙酯0.5-2份、磷酸三辛酯0.4-1份、改性填料0.5-2份、阻燃剂2-4份、活化剂0.2-0.6份、促进剂0.5-1份。本发明光缆采用中心管式结构,保证在成缆过程中的性能不受影响,同时满足光缆更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

    一种微束管蝶形引入光缆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3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43393.6

    申请日:2017-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1 G02B6/4432 G02B6/44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束管蝶形引入光缆,属于蝶形引入光缆领域,包括光缆本体,所述光缆本体包括护套、光通信单元及加强件;所述护套包裹于光通信单元及加强件的外部;所述光通信单元包括微束管及多根光纤,所述光纤有至少四根,多根光纤置于所述微束管内部,所述微束管用聚烯烃材料制成。这种蝶形引入光缆采用多芯微束管结构,实现了蝶形光缆的高密度光纤分布,同时不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保留了传统蝶形光缆体积小,重量轻,接入方式简单等特点,同时又满足了更高带宽接入的需求,是针对未来5G及更高速度接入网络开发的光缆。

    一种大芯数微束管室外光缆及其工艺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69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93931.4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芯数微束管室外光缆及其工艺制造方法,所述大芯数微束管室外光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护套层,所述缆芯包括多层绞合设置的微束管光单元,多层所述微束管光单元一次绞合成型,每层所述微束管光单元均采用SZ方向螺旋绞合;所述微束管光单元包括由聚烯烃低烟无卤改性材料制成的微束管及包覆于所述微束管内的若干光纤,所述光纤外涂覆有纤油膏;所述护套层内嵌设有加强件;所述大芯数微束管室外光缆工艺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制备微束管光单元、将多根微束管光单元分层绞合制备缆芯,在缆芯外挤塑护套层,制备成缆。本发明实现大芯数微束管的结构设计,并且提供其制备工艺方法。

    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69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92655.X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心加强件和包覆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多扇区护套,所述多扇区护套包括依次套设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套筒层和护套层,所述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套筒层和护套层的分隔层,所述套筒层、分隔层、护套层一体成型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层将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扇形区间,在所述扇形区间内填充有光纤带。本发明一方面提升了光纤带在骨架结构中的占比,适合制备大芯数骨架光缆,另一方面,采用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取代分层包覆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进一步提升了阻水性能。

    一种非金属防蚁架空管道引入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12817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01771.7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防蚁架空管道引入光缆,包括第一护层和至少一个光纤单元,所述第一护层的本体内嵌设有拉伸加强件;引入光缆包含的所有光纤单元均位于所述第一护层内,所述光纤单元包括光纤本体和包覆所述光纤本体的紧套层,所述紧套层为尼龙紧套层;所述光纤单元与所述第一护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阻水物。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现有束状光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提升,添加拉伸加强件,并对紧套层的材料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本发明公开的光缆能够同时满足室内布线使用、短距架空和室内到室外管道引入,实现一缆多用的最终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