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3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38031.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异孔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领域,是以一系列六氨基苯类衍生物与苯二醛类衍生物为原料,邻二氯苯与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溶剂热反应若干天。而后,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四氢呋喃抽滤洗涤,在四氢呋喃中索氏提取2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红棕色粉末,即为目标产物。以2,3,6,7,10,11‑六氨基三亚苯六盐酸盐和苯二醛作为构筑单体,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仔细筛选,我们一步合成出的一系列二维异孔共价有机框架具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孔径以及共轭的二维骨架。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好的化合物结晶度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93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1098850.9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属于多孔有机聚合物领域,所述苯并双噻唑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为含有苯并双噻唑和多个羟基官能团构成的聚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由2,4,6‑三羟基苯‑1,3,5‑三甲醛和2,5‑二氨基‑1,4‑苯二硫醇二盐酸盐两种单体作为原料反应所得。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超高的比电容(724Fg‑1at 1Ag‑1)、能量密度(69Kh kg‑1at 1010W kg‑1)和高倍率特性(在电流密度为10Ag‑1时,比电容保持了1Ag‑1时的57%)。这种苯并双噻唑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以应用于电极的制备,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511788.8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是以六甲基联苯醛类衍生物与一系列芘基胺类衍生物为原料,邻二氯苯与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溶剂热反应若干天。反应结束后,依次用DMF,THF抽滤洗涤,索氏提取2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黄色粉末,即为目标产物。以基于位阻效应的六甲基联苯四醛和具有荧光性质的芘基四胺作为构筑单体,合成出的“Turn‑on”型三维荧光共价有机框架具有丰富的空腔结构以及共轭的三维骨架,不但避免了荧光基团的聚集诱导淬灭效应,而且提高了材料主客体响应的灵敏度,使材料在荧光传感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首次将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应用于VOCs分子解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2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500690.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D333/22 , C09K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共轭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可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实现可逆的超快的光致变色反应。通过测定聚合物在365nm紫外光下随时间变化的固体紫外光谱图,表明聚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光致变色反应,并且可以重复循环至少三次,且光化学损失在10%之内。本发明制备的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共轭聚合物拥有超快的光致变色速度和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在光学器件和光学存储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8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93151.5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6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羟基卟啉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材料科学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芳香酚和卟啉衍生物两种单元为核心,通过酚醛树脂聚合反应,经结构调控,在溶剂热下制得所述的一类高稳定性的多羟基卟啉多孔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分布窄、结构稳定、骨架密度轻的内在特点,赋予材料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超大π-π共轭的卟啉环结构显著提升了骨架的电子/离子传输效率,丰富的酚羟基优化了溶剂和电解质分子的表面接触性能和扩散速率,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些特性使得材料在电化学催化、储能等领域具用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87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47549.0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1B13/1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3/02 , C01G45/02 , C01G49/02 , C01G51/04 , C01G53/04 , C25B1/04 , C25B11/06 , B01J23/656 , B01J23/755 , B01J23/89 , B01J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水产氧的超薄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在K2[M(CN)4]·3H2O的水溶液中加入CH3CH2OH和H2O的混合液以形成分层,再缓慢加入金属氯化物和烷基溴化铵盐的乙醇溶液,经静置扩散获得晶体,其中M为Ni、Pt或Pd;(2)将获得的晶体分散至乙醇中,充分搅拌使晶体的金属有机框架层发生剥离,过滤收集滤液;(3)将收集的滤液离心,获得纳米片;(4)将获得的纳米片分散至水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入碱性溶液,待溶液由无色变为深黑色后离心,产物分别经水、乙醇洗涤数次后,干燥即得到所述的氢氧化物纳米片。本发明制备的氢氧化物纳米片拥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降低使用贵金属导致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40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425506.3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用石墨烯/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属于电容制备技术领域。氧化石墨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支持电解质,超声振荡,进行恒电位电解,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将制得的石墨烯修饰电极放入含有镍盐、铝盐前驱体的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进行恒电位电解10秒,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本发明控制电位电解将石墨烯和双金属氢氧化物交替地电沉积于电极表面,不仅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沉积同时完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石墨烯的层厚度以及双金属氢氧化物粒子大小、分布密度的精确控制,而且材料的制备过程没有“三废”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76747.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普泰莱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 四平市乡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玉米秸秆快速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方法,属于植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绿色分离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离子液体为提取溶剂,在玉米秸秆纤维素组分分离阶段结合微波辅助处理,可以实现快速提取并分离玉米秸秆纤维素组分;在纤维素碱化和醚化阶段结合超声波辅助处理,经纤维素的碱化、醚化等反应过程可高效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耦合三种技术的策略比单一技术可以获得更高产率和更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与传统的高能耗、长耗时的水热法或者酶解法相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分离速度快、性能稳定、绿色环保(离子液体可被循环使用)等优点,对于实现玉米秸秆组分的有效分离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7282.3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属于共价有机框架领域。该材料以具有双核铑催化位点的Rh2(OOCR)2(bpy‑CHO)2与四胺类衍生物以及三胺类衍生物为原料,邻二氯苯与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溶剂热反应若干天。反应结束后,依次用DMF,THF抽滤洗涤,索氏提取2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合成出的共价有机框架具有催化位点以及光敏单元,同时具有精确的可设计性、可调的结构、有序的孔道,这非常符合光催化的要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铑双层共价有机框架具有光催化氮还原性能调控的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37188.2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离子电导的一维钛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共价有机框架领域。该材料以具有可配位两个一价金属阳离子的钛萘六醛与一系列二胺类衍生物为原料,乙腈,二氧六环与均三甲苯为溶剂,乙酸为催化剂,溶剂热反应若干天。反应结束后,依次用DMF,THF抽滤洗涤,索氏提取24小时后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合成出的一维钛共价有机框架具有可供阳离子迁移的位点,在用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的混合溶液浸润后可以实现离子电导。本发明将通过电化学阻抗测试,证明了该一维钛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特的、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