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添加剂、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585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80004672.3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添加剂、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正极添加剂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其包含: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磷酸锂(Li3PO4)。[化学式1]Li2+aNibM1‑bO2+c,其中,M是形成二价阳离子的金属元素,‑0.2≤a≤0.2,0.5≤b≤1.0并且‑0.2≤c≤0.2,[化学式2]Ni2‑eM1‑eP4O12,其中,0.5≤e≤1.0,并且M与化学式1中定义的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造一个实施方式的正极添加剂:在以1.5至2.5L/min的流速供给惰性气体的反应器中,在600至900℃的温度下对包含锂原料、镍原料和磷原料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热处理。

    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3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680052108.2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平均粒径(D50)大于8μm且等于或小于20μm的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和平均粒径(D50)等于或小于8μm的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强度为100MPa至250MPa,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强度为50MPa至100MPa。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的强度与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的强度之比r满足以下关系式1。并且,第一和第二锂镍氧化物独立地包含相对于氧化物中存在的锂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原子量为80原子%以上的镍。由此,本发明在制造电极时能够实现高电极密度,并由此显著提高电池特性。关系式1:1

    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52108.2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平均粒径(D50)大于8μm且等于或小于20μm的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和平均粒径(D50)等于或小于8μm的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强度为100MPa至250MPa,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的颗粒强度为50MPa至100MPa。第一锂镍氧化物颗粒的强度与第二锂镍氧化物颗粒的强度之比r满足以下关系式1。并且,第一和第二锂镍氧化物独立地包含相对于氧化物中存在的锂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原子量为80原子%以上的镍。由此,本发明在制造电极时能够实现高电极密度,并由此显著提高电池特性。关系式1:1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8044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26904.1

    申请日:201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具有α-NaFeO2层状晶体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包括Ni-Mn混合过渡金属,除锂之外的全部过渡金属的平均氧化态大于三价,并且所述过渡金属满足下式1和2:1.0<m(Ni)/m(Mn) (1),m(Ni2+)/m(Mn4+)<1 (2)其中m(Ni)/m(Mn)是锰对镍的摩尔比,且m(Ni2+)/m(Mn4+)是Ni2+对Mn4+的摩尔比。与常规的正极活性材料不同,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调节了在具有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层中的过渡金属的氧化态,从而形成了更均匀且稳定的层状结构。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包含电池容量的电化学特性方面得到总体改善,特别地,在高倍率充放电特性方面得到改善的正极活性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