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加热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20A

    公开(公告)日:1998-09-09

    申请号:CN98106005.6

    申请日:1998-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7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具有希望的电磁波密封性能、且小型、耐久性好的扼流圈结构。由安装在从构成扼流圈槽壁的导体接触片1的外边缘延伸至扼流圈槽10内部的导体片2的顶端缘的导体板或导体棒构成。

    微波炉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4150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810130141.X

    申请日:1998-10-30

    Abstract: 提供提高加热效率同时改善加热不均匀,结构简单的微波炉。把加热室2内底部的旋转板9设置成具有纵棒9b和小于微波波长λ的1/2长度的横棒9c,且具有长方形开口部9e的形状。设置检测基准位置的光传感器,控制使旋转板9停止在任意的停止位置。当“加热米饭”时,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A的位置,在选择“罐装酒”时,在前进了角度B的位置进行加热。预先求出并存储对应于食物种类的停止位置。

    微波炉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93084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12635.0

    申请日:2007-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80

    Abstract: 在具备微波加热单元和电热加热单元的微波炉中,通过高效地利用二次电池来缩短烹调时间。在进行加热的期间的一部分中,使由二次电池(34)供给电力的热风用加热器(23)与上下两个加热器(17、18)同时动作。具体地,当在预热加热室(4)后开始烹调的情况下,仅在从预热结束后、指示加热开始的时点起到炉腔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的期间使热风用加热器(23)动作。即,在从加热开始起的一定期间内、或炉腔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的期间内,进行由二次电池(34)的电力供给。

    加热烹调器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417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99670.8

    申请日:2008-06-24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精密地控制产生的水蒸气的量、将烹调温度精密地控制为所希望的设定温度的加热烹调器。在烹调室(12)的设定温度为低温时,储水部(21)由加热部控制温度。在储水部(21)产生的水蒸气的量依存于储水部(21)的温度。通过控制储水部(21)的温度,从储水部(21)产生的水蒸气量迅速且精密地得到控制。其结果,向烹调室(12)供给的水蒸气量迅速且精密地得到控制,烹调室(12)的温度被高精度地维持为规定的设定温度。

    加热烹调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336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80031935.X

    申请日:2006-07-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被烹调品(38)的箱状的烹调室(10),和具有加热器式热源(12)以及吹风机(15)的热风生成装置(18);将由所述热风生成装置(18)发生的热风从设置在所述烹调室(10)的天花板(33)上的喷嘴孔(37)设为高速喷流并使其碰撞到被烹调品(38),并且通过所述吹风机(15)将碰撞后的热风从设置在所述烹调室(10)的左右的侧壁下部的热风吸入口(42、43)吸入,并返回到所述热风生成装置(18)使其循环。

    加热烹调器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53368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680031935.X

    申请日:2006-07-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被烹调品(38)的箱状的烹调室(10),和具有加热器式热源(12)以及吹风机(15)的热风生成装置(18);将由所述热风生成装置(18)发生的热风从设置在所述烹调室(10)的天花板(33)上的喷嘴孔(37)设为高速喷流并使其碰撞到被烹调品(38),并且通过所述吹风机(15)将碰撞后的热风从设置在所述烹调室(10)的左右的侧壁下部的热风吸入口(42、43)吸入,并返回到所述热风生成装置(18)使其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