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1668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80100998.X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266 , H01M10/0431 , H01M10/0436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其中,第1电极的一端部在电极组的一端面从第2电极的端部及隔膜的端部突出,突出的第1电极的端部具有第1电极芯材的露出部,第1电极芯材的露出部与第1集电板的一个面的连接部焊接在一起,在第1集电板的另一个面上,在除去连接部的背面部以外的区域上形成有绝缘层,由此能够将从电极组的一端面突出的电极芯材的露出部确实地与集电板的所希望的连接部进行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527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80045984.3
申请日:2007-1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2/1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6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5)、负极(6)、多孔质绝缘层(7)和非水电解质,正极(5)具有正极集电体(51)和正极合剂层(52),负极(6)具有负极集电体(61)和负极活性物质层(62)。而且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充电后,当使正极合剂层(52)的表面和负极活性物质层(62)的表面相互接触,且在正极集电体(51)和负极集电体(61)上分别设置端子而测量该端子间的电阻值时,其电阻值为1.6Ω·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4042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38062.8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以及形成在正极的表面上的绝缘层。正极含有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镍复合氧化物,锂镍复合氧化物由通式LixNiyM1-yO2表示,M为从由Na、Mg、Sc、Y、Mn、Fe、Co、Cu、Zn、Al、Cr、Pb、Sb以及B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0<x≤1.2,0.5<y≤1.0。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质以及溶解溶质的非水溶剂,非水溶剂含有40重量%以上的环状碳酸酯,绝缘层含有绝缘性高分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70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10081856.7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3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223 , H01M8/04291 , H01M8/04302 , H01M8/1011 , H01M8/24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直接氧化型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介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在与所述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接触的端面上各自具有催化剂层。所述方法通过使来自于外电源的电流流过所述燃料电池来活化燃料电池,所述外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连接,同时将有机燃料和惰性气体分别提供给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69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80696.8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夹着隔膜配置而成的电极组、和保持在电极组中的非水电解质。使80重量%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一次粒子,同时用多孔质膜构成隔膜,或者在选自正极和隔膜本体之间、负极和隔膜本体之间、以及隔膜本体的内部之中的至少1处上设置用于捕捉从正极活性物质溶出的金属离子的多孔质膜。由此,可得到电池容量的下降非常小的、充放电循环寿命性能优异、可长期稳定地输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23581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80001895.5
申请日:2004-05-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75 , H01M4/8605 , H01M4/8636 , H01M4/8652 , H01M4/8882 , H01M4/90 , H01M4/905 , H01M4/921 , H01M2004/868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更低温下(例如200℃~600℃的范围,优选400℃~600℃的范围)发电性能也优良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含有阳极、阴极、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第一固体氧化物,阳极含有金属粒子(2)、阳极催化剂(1)和离子传导体(3),金属粒子(2)的表面粘附有阳极催化剂(1),第一固体氧化物和离子传导体(3)是具有选自氧化物离子传导性和氢离子传导性中的任一种离子传导性。
-
公开(公告)号:CN1471186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47195.1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1 , H01M4/863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利用以下工序制作燃料电池用MEA:至少混合担载催化剂金属的导电性碳粒子和高分子电解质制作催化剂层的工序;将制成的催化剂层薄膜化的工序;通过将多层该薄膜依次层叠到质子传导性电解质膜上形成该质子传导性电解质膜与催化剂层的接合体的工序;在该接合体上接合气体扩散层的工序。气体扩散层侧的催化剂层的密度小于质子传导性电解质膜侧的催化剂层的密度,且使催化剂层中的高分子电解质的量与催化剂的量之比值大致一定。这样,催化剂的利用率提高,且催化剂层中燃料扩散性提高,其结果,燃料电池的电池电压增大。并且,可用1种催化剂糊剂在催化剂层的催化剂的分布上达到上述那样希望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397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80001886.1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锂、镍和元素M、且上述元素M为铝及钴中的至少一者的复合氧化物粒子,上述复合氧化物粒子含有在表层部中的上述元素M的含有比例大于在内部中的上述元素M的含有比例的一次粒子,上述一次粒子在上述复合氧化物粒子全体中所占的比例为80~100重量%。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循环特性及保存特性优异、适合于在宽范围的充电状态下使用和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13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80010643.7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13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将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含有的正极活性物质总量的80重量%以上设定为一次粒子的形态,进而在一次粒子的表面设置导电性覆盖层。由此,不仅使正极活性物质层中导电剂的含量大大增加,而且可以充分抑制伴随充放电反复进行而产生的活性物质自身的崩裂和与其相伴的活性物质层的体积变化。特别是使得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一部分不会从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导电网络中孤立出来。其结果是,由于一次粒子间牢固地形成的导电网络可以保持,因此可以高度兼顾输出功率特性和寿命特性,达成电池的高输出功率化和长寿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76624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02081.9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 H01G9/155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44 , H01M10/46 , H01M4/36 , H01M10/00 , H01M16/00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1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48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电池,它以多个非水性二次电池(A)为主,串联连接有:该多个非水性二次电池(A);和至少一个用于检测电压的、包含非水电解质的蓄电元件(B),其中,将所述非水性二次电池(A)的放电深度在25%时的每个单电池的电压(VA1)和在75%时的每个单电池的电压(VA2)的电压差设为ΔVA,并将所述蓄电元件(B)的放电深度在相当于所述非水性二次电池(A)的放电深度为25%时的每个单电池的电压(VB1)和在相当于所述非水性二次电池(A)的放电深度为75%时的每个单电池的电压(VB2)的电压差设为ΔVB时,所述蓄电元件(B)的ΔVB大于所述非水性二次电池(A)的ΔVA。由此,可以正确检测充放电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