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缆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型环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742178.8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缆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型环芯光纤,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裹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环芯层、第一包层、环形沟槽层和第二包层;中心折射率抬高层和环芯层的折射率呈现阶跃形状分布;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高于第一包层和第二包层;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用于调控低阶模式的隔离度,环芯层用于控制光纤归一化频率从而调控模式数量。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高于光纤所有包层的折射率,通过合理地设计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和尺寸,增加OAM0,1与OAM1,1的隔离度,在海底光纤有限的相对折射率差下,可以实现更多OAM模组的弱耦合,提供更多低串扰的模组信道。

    一种光纤模式的在线监测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2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9230.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模式中在线监测方法,属于光纤模式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应用光纤拉锥技术对少/多模光纤拉锥处理,其中拉锥参数通过对具体光纤结构参数仿真获得,满足高阶模式截止和其他模式的绝热演化条件,从而实现分阶模式滤除的功能,进而实现各阶的模式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可拓展到实现非匹配少/多模光纤中的模式在线监测方案。本发明的监测方法能够实现对少/多模光纤模式在线监测,实现多个模式的有效监测并促进模式的耦合转换实现正确模式复用以及模式转换过程光谱的监测,制作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一种阵列式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整形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61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04562.9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式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整形光学系统,包括:光纤光源、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光纤光源、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透镜组包括: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和柱透镜组,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由在横向空间均布的多个结构相同的微球面透镜组成,柱透镜组由负光焦度柱透镜和正光焦度柱透镜组成,光纤光源位于柱透镜组的对称平面上,且放置于微球面透镜的前焦面上,正光焦度柱透镜位于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上,负光焦度柱透镜和正光焦度柱透镜同光轴设置。通过采用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负焦度柱透镜和正焦度柱透镜形成倒置望远镜型式的柱透镜组,实现了光束整形。本发明主要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一种多通道光学轨道角动量光束整形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45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4403.9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通道光学轨道角动量光束整形光学系统,包括:光纤光源、柱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所述光纤光源、柱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柱透镜组包括:一维微柱面透镜阵列和柱透镜,所述一维微柱面透镜阵列由在横向空间均布的多个结构相同的微柱透镜组成,所述光纤光源位于柱透镜的对称平面上,且放置于微柱透镜的前焦面上,所述柱透镜位于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上;本发明巧妙的采用一维微柱透镜阵列与单柱透镜组合的方式,所有通道的光源通过一维微透镜阵列和柱透镜进行整形,真正实现了多通道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的光束整形。本发明主要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一种快速帧同步方法及帧同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051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08766.0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帧同步的方法及帧同步装置,所述的帧同步方法包括步骤:1)将接收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2)对所述并行数字信号进行缓存;3)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4)对所述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得出帧同步结果;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3-1)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值计算;3-2)对所述缓存数据利用移动平均值和增量更新进行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本发明的快速帧同步方法及帧同步接收装置可大大减少算法的运算量,并保持传统帧同步方法的优秀性能。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混合集成型空分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9781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0199.9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混合集成型空分复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单模阵列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3D打印少模波导以及多芯少模光纤,用于实现单模阵列波导与多芯少模光纤中纤芯之间的多个模式的能量耦合;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将单模阵列波导中基模的能量耦合至3D打印少模波导的高阶模式中,3D打印少模波导再将能量耦合至多芯少模光纤的各个纤芯中;单模阵列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以及3D打印少模波导由3D双光子打印技术一体打印成型。本发明的空分复用器集成了模式复用器和空分扇入扇出器件的功能,具有集成度高、可实现偏振复用和高效等特点,降低了整体器件的难度,满足光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实际需求。

    一种支持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反谐振环形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09116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1145978.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反谐振环形光纤,包括光纤基底、环形纤芯、包层空气孔、负曲率玻璃管;所述包层空气孔环形排布在环形纤芯的外壁,所述负曲率玻璃管环形排布在包层空气孔的外层。所有模式通过全反射被束缚在环形纤芯中,再由负曲率玻璃管的反谐振效应加强模式束缚能力。环形纤芯折射率分布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能量分布相匹配,能有效地调节光纤中各个本征矢量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差,通过设计环形纤芯管壁厚度与环形纤芯尺寸来控制模式数量以及模式分离度。负曲率玻璃管的厚度对光传播具有反谐振效果,并实现矢量模式的截止条件。本发明可以实现无多入多出数字信号处理的短距大容量模分复用传输。

    一种沟槽辅助式的随机耦合多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5793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61364.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辅助式的随机耦合多芯光纤。所述随机耦合多芯光纤包括外包层以及置于外包层内的n个完全相同的沟槽辅助式的纤芯,12≥n≥2;每个沟槽辅助式的纤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低掺杂纤芯、高掺杂纤芯、内包层和低折射率沟槽辅助层;每个沟槽辅助式的纤芯都仅支持单个模式,即HE11,若考虑偏振态则分为x偏振HE11,y偏振HE11;因此激发的超模阶次与沟槽辅助式的纤芯的数量相同,其余阶次更大的模式截止。内包层和低折射率的沟槽辅助层通过取不同的值组合不仅可以抑制电磁场交叠以减小芯间距、提高纤芯密度,还可以降低由于工艺制备误差引起的超模之间的群速度差异,即增强对工艺制备误差的容忍性。

    一种直接输出涡旋光脉冲的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66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3600.2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输出涡旋光脉冲的光纤激光器,激光器包括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个组成部分。泵浦源部分选用976nm泵浦光源,输出的激光通过单模布拉格光栅后入射到掺铒增益光纤,再依次传输到偏振控制器、可饱和吸收体,从可饱和吸收体的单模光纤尾端与少模长周期光纤光栅一端连接,从光栅另一端输出后依次经过偏振控制器、少模光纤反射镜。长周期光纤光栅作为模式转换器,用于实现涡旋光的产生。本发明具有简单紧凑的激光器结构和高纯度的涡旋光,在光镊子和材料处理等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种快速帧同步方法及帧同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05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608766.0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帧同步的方法及帧同步装置,所述的帧同步方法包括步骤:1)将接收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并行数字信号;2)对所述并行数字信号进行缓存;3)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4)对所述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得出帧同步结果;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3‑1)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值计算;3‑2)对所述缓存数据利用移动平均值和增量更新进行移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本发明的快速帧同步方法及帧同步接收装置可大大减少算法的运算量,并保持传统帧同步方法的优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