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制管接头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4269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80054099.5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管接头,能够提高接头主体和内环之间的密封性能。树脂制管接头(1)包括:接头主体(11),具有筒部(22);内环(12),具有:插入部(32),能够插入所述筒部,以与所述筒部在径向上接触,压入部(31),能够被压入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侧;以及联管螺母(13),能够与所述接头主体连接。所述接头主体和所述内环使用树脂材料构成,分别具有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收缩的性质。所述接头主体的筒部的径向的收缩率设定为,比所述内环的插入部的径向的收缩率大0.09%以上。

    垫圈及流路接头构造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47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80023020.1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用于将分别在两个配管块(11、12)形成的流路孔(13、14)彼此连接的垫圈(2),在轴向两侧具有一对筒状的径向外侧压入部(23),该一对径向外侧压入部(23)分别被压入至在两个配管块(11、12)的端面(11a、12a)中形成于流路孔(13、14)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径向外侧密封槽(4),在各径向外侧压入部(23)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径向外侧密封槽(4)的外周面(42)紧贴而发挥密封作用的密封周面(232a)。在一对径向外侧压入部(23)中的任意一方被压入至配管块的密封槽(3、4)的状态下,在该配管块的所述端面的轴向外侧开口的槽部(5)形成于垫圈(2)的外周面。

    树脂制管接头结构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8773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80002566.5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管结合时前述管不易脱落且能够更稳定地确保与前述管之间的密封性的树脂制管接头结构。该树脂制管接头结构具备套筒4、接头主体及联管螺母,前述套筒具有第一外周面41、第二外周面52及环状的台阶部53。前述第一外周面为了使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扩径而被设置成从轴心方向一侧朝着另一侧逐渐扩径的锥形。前述第二外周面具有的外径小于前述第一外周面的最大外径,设置于前述第一外周面的轴心方向另一侧。前述台阶部为设置于前述第一外周面与前述第二外周面之间的台阶部,在前述第一外周面侧具备角部54,该角部54在前述套筒压入前述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时与该管的内周面的局部接触。

    树脂制管接头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91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80011584.9

    申请日:2018-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管接头,能够防止在接头主体和内环之间流动的流体的置换性的降低。树脂制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具有主体筒部、外侧筒部、内侧筒部以及槽部;内环,具有嵌合部(31)、压入部、外侧突出部(33)以及筒形状的内侧突出部(34);以及联管螺母,具有螺母主体以及按压部。所述内侧筒部具有由筒孔构成的流体流路。所述内侧突出部以在轴心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内侧筒部接触的方式从所述嵌合部向轴心方向另一侧突出设置,所述内侧突出部具有由筒孔构成且能够与所述内侧筒部的流体流路连通并连接的流体流路。所述内侧突出部的突出端部具有所述接头主体的内侧筒部的最小内径以上的内径。使该内侧突出部的内径随着从所述内环的轴心方向另一侧朝向轴心方向一侧而缩小的第一内周面设置在所述内侧突出部的内周部。

    流体测量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569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336773.8

    申请日:2012-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测量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是在三向以上分支的配管的支管安装流体测量用传感器来测量在形成于剩余的支管的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性质的流体测量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具有收容该流体测量用传感器的套筒,该套筒为杯状部件,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周壁和在该周壁的一端侧设置的、不妨碍该传感器的功能的保护壁,在周壁的保护壁附近设置有密封唇,该套筒以使得该保护壁配置在支管的基端附近的方式被插入该支管。

    流体用密封垫
    3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5056701S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30513598.3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流体用密封垫。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使流量计、阀等流体设备与具有流路的块构件之间连接,以防止流体泄漏。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故省略右视图,仰视图和俯视图相同,故省略仰视图。

    垫圈
    37.
    外观设计
    垫圈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305107550S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30554136.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垫圈。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物品是在连接两个流体设备时使用的垫圈,例如泵、阀门、蓄能器、过滤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管道块等,本产品是密封装置,可以防止流体的泄漏。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主视图。
    5.省略视图:设计1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仰视图与俯视图相同、左视图与右视图相同,所以省略设计1的后视图、仰视图以及左视图;设计2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仰视图与俯视图相同、左视图与右视图相同,所以省略设计2的后视图、仰视图以及左视图。
    6.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
    7.在设计1和设计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代表流路孔,B代表流体设备,C代表径外侧压入部,D代表垫圈,E代表环形槽,F代表径内侧压入部,G代表径内侧密封条。

    垫圈
    38.
    外观设计
    垫圈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306841494S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30337917.1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垫圈。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将两个流通流体的流体块水密连接。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由于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故省略后视图、右视图和仰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