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58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3341.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44 , C08K3/36
Abstract: 一种荧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玻璃的生产技术领域,先制备玻璃混合体,然后将玻璃混合体置于模具中,按常规方法定型;其特点是本发明的玻璃混合体的制备方法是:将以MAA为第一配体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MAA)3phen、MMA和助剂放入带有冷凝装置的容器中,在70~80℃下搅拌均匀后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反应至出现爬杆现象。本发明制成的玻璃具有红光,生产过程减少了正硅酸乙酯水解过程中有毒物质的排放,有利于环保。本发明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荧光性强,可望在LED、激光器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6596.4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L23/16 , C08L23/08 , C08J3/24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3/22 , C08K3/02 , C08K5/01 , C08K5/13 , C08K5/526 , C08K5/09 , C08K5/3447 , B29C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53 , B29C71/04 , C08K2201/003 , C08L23/16 , C08L2201/02 , C08L2201/08 , C08L2203/18 , C08L2205/035 , C08L2312/06 , C08L23/0815 , C08L91/06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2003/2224 , C08K9/10 , C08K2003/026 , C08K5/09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阻燃聚烯烃热缩管的生产方法,涉及阻燃热缩管生产技术领域,先用带密炼机的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将造成的粒料挤出,制得成型管材,然后将管材再经过电子加速器100~150KGy辐射交联,最后再将管材进行扩张定型。本发明在扩张定型前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对成型管材进行处理,制成的热缩管具有良好的阻燃、机械、绝缘、耐磨、耐热老化等性能,辐射交联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该热缩管在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900162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41005.4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工艺,由主基体聚酰胺、辅基体和石墨组成,各组分的质量份为:主基体聚酰胺100份、辅基体5~60份、石墨2~40份。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和较高的电导率。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尼龙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1381427.2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5/02 , C08F8/28 , C08F112/08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级光催化剂内一种固载型PS‑CHO@Ce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解甲基橙的方法,首先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醛基微球PS‑CHO,然后以聚苯乙烯醛基微球PS‑CHO为载体,氨水为沉淀剂,氧气为氧化剂,原位沉淀法得到纳米级的固载型PS‑CHO@CeO2复合催化剂。再将PS‑CHO@CeO2复合催化与含甲基橙的液体混合,使PS‑CHO@CeO2复合催化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4.8~5.3:1,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得过氧化氢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1:8~9,混合后,于中心光源强度3mW/cm2的紫外光下持续照射并搅拌,直至混合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完成甲基橙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841911.2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基复合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内一种纳米PS‑CHO/RGO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解亚甲基蓝的方法,制备纳米PS‑CHO/RGO复合微球时首先分别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醛基微球和氧化石墨烯,然后以聚苯乙烯醛基微球为载体,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通过原位聚合法使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于微球表面,制备纳米PS‑CHO/RGO复合微球材料。再将PS‑CHO/RGO复合微球与乙醇按2.3~2.7 g/L浓度混合配制,然后投入含亚甲基蓝的印染废水中混合,使混合液中PS‑CHO/RGO复合微球与亚甲基蓝的质量比为1~3:1,搅拌混合10~15min后,向混合液中加入过硫酸氢钾水溶液,使混合液中过硫酸氢钾的质量浓度为0.48~0.52 g/L,连续搅拌使混合液颜色从蓝色逐渐变浅至无色完成亚甲基蓝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2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585484.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的制备方法领域内的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其以表面修饰钯纳米粒子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催化剂,硼氢化钠作为氢源,十六烷基六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制备生成聚苯胺。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本发明制备了高活性且在空气中稳定储存,易从反应物中分离的钯纳米粒子催化剂,此种表面修饰钯纳米粒子@PS核壳结构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且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35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711401244.0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43 ,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拉曼增强蛋白质检测的纳米探针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学、生命分析化学领域,探针核心为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聚苯乙烯醛基微球,表面包覆有银纳米粒子,最外层吸附着蛋白质分子。本发明通过设计的表面增强蛋白质检测的纳米探针,充分利用银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局域电磁场强度,极大增强了拉曼信号。同时这些银纳米粒子与蛋白质存在Ag‑S键结合,并且在这些银纳米粒子点间隙处,形成蛋白质上的氨基与聚苯乙烯醛基微球表面的醛基共价结合反应,从而固定了更多的蛋白质,对检测低浓度的蛋白质有很大帮助。此纳米探针重复性强,价格低廉,制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99504.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25D3/06 , C25D3/10 , C02F1/7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铬废水处理技术内一种六价铬废水还原作电镀铬源的方法及其电镀方法,具体为:用蒸馏水将六价铬废水稀释至Cr6+浓度为0.066~0.069mol/L,再向废水中加入甲酸盐硼酸体系,使废水中的各甲酸盐-硼酸导电盐的含量分别为:HCOONH4:0.60~0.65mol/L,CH3COONa:0.20~0.22mol/L,NH4Br:0.40~0.44 mol/L,NaCl:0.65~0.70 mol/L,KCl:0.50~0.55 mol/L,H3BO3:0.60~0.65 mol/L,Na2S2O3:0.010-0.015 mol/L,润湿剂:0.02~0.03 mol/L,混合均匀后用稀硫酸调至pH值2.5~3.5,用于铬电镀处理,电镀过程中,向电镀液中按60-80ml/L·min的速度滴加浓度为0.001~0.0012 g/mL的还原性聚苯乙烯醛基微球的甲醇溶液。本发明的六价铬废水回收处理为铬电镀液的方法工艺通过一步法实现了六价铬(Cr6+)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再利用,处理过程简单,条件温和,电镀过程绿色清洁,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072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01384.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一种蛋白质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学、电化学领域。本发明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ITO导电玻璃导电面镀上一层银膜,并进一步制作出生物传感器电极,对电极进行了研究并将此电极用于BSA的检测。使用银纳米粒子作为标记物,利用银纳米粒子的自有的导电性,通过直接检测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制作成本低,可重复性强,同时检测时无需进行信号的放大,检测步骤简单,无需复杂操作的蛋白质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20703.5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23/08 , C08L23/16 , C08K13/06 , C08K3/22 , C08K9/10 , C08K3/02 , C08K3/38 , C08K3/34 , C08J3/28 , C08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6 , C08J3/246 , C08J3/28 , C08J2323/06 , C08J2423/08 , C08L2201/02 , C08L2201/08 , C08L2203/18 , C08L2205/035 , C08L2207/062 , C08L2312/06 , C08L23/0853 , C08L23/16 , C08K13/06 , C08K2003/2224 , C08K2003/2227 , C08K9/10 , C08K2003/026 , C08K2003/387 , C08K3/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阻燃中压聚烯烃热缩管的生产方法,先用带密炼机的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将造成的粒料挤出,制得成型管材,然后将管材进行扩张定型;在扩张定型前,将管材再经过电子加速器50~150KGy辐射交联。本发明在扩张定型前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对成型管材进行处理,制成的热缩管具有良好的阻燃、机械、绝缘、耐磨、耐热老化等性能,辐射交联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该热缩管在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