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711417770.6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至少两第一蒸发器、至少两第二蒸发器、以及至少一冷凝器;冷凝器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显热交换器,每一显热交换器均至少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于显热交换器内相互邻接且互不导通;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一第一蒸发器罩盖一第一入风口;第二风道包括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一第二蒸发器罩盖一第二出风口;除湿机还包括风机,风机临近所述冷凝器设置,将外部空气经由第一蒸发器后,依次通过第一风道和冷凝器流出;且将外部空气依次经由第二风道、第二蒸发器以及冷凝器后流出。旨在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和除湿能力。

    除湿机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24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232025.2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空气处理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空气处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空气处理段、第二空气处理段和第三空气处理段,第一空气处理段和第三空气处理段相对设置,第一空气处理段、第二空气处理段和第三空气处理段均对应于进风口设置,第一空气处理段、第二空气处理段和第三空气处理段为净化段或换热段,且其中至少有一个为换热段,轴流风机对应于出风口设置,轴流风机引导空气分别从第一空气处理段、第二空气处理段和第三空气处理段进入后经出风口吹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气处理单元形成“三面进风”的通道,且轴流风机作为空气循环动力来源,能够有效降低运行功率和减能减噪。

    除湿机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58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31170.9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空气处理组件和对旋轴流风机,壳体内形成有风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处理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空气处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空气处理段和第二空气处理段,第一空气处理段和第二空气处理段按照预设角度相邻设置,第一空气处理段与第二空气处理段为净化段或换热段,其中至少有一个为换热段,且两者均对应于进风口设置。对旋轴流风机对应出风口设置,其能引导空气分别从第一空气处理段和第二空气处理段进入后经所述出风口吹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两面进风”和对旋轴流风机,能够有效降低运行功率和减能减噪。

    除湿机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795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17866.2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第一蒸发器、至少两第二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显热交换器,每一显热交换器均至少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于显热交换器内相互邻接且互不导通;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一第二蒸发器对应设于第一出风口处;第二风道包括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蒸发器罩盖第二入风口,所述冷凝器罩盖第二出风口;除湿机还包括风机,风机临近冷凝器设置,将外部空气经由第一风道后流出;且将外部空气经由第二风道后流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和除湿能力。

    除湿机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17769.3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冷媒循环组件,其包括第一除湿组件、第二除湿组件、和补风冷凝器,第二除湿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除湿组件和补风冷凝器,第一除湿组件、第二除湿组件和补风冷凝器共同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一除湿组件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除湿组件设有第二风道,补风冷凝器设有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风机,风机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风机的出风侧背离所述冷媒循环组件,将外部空气经由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后,通过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流出;及底座,第一除湿组件、第二除湿组件、补风冷凝器和风机与所述底座的一表面连接。本发明的除湿机能效高。

    除湿机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1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17766.X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风机、两换热器组件,每一换热器组件中:第一显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口侧设有第一蒸发器,第二显热交换器的第一出风口侧设有第二蒸发器,第一显热交换器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显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三蒸发器;本发明技术方案第一显热交换器的第一风道内的冷空气能对第一显热交换器的第二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预冷,第二显热交换器的第二风道内的空气能对第二显热交换器的第一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预冷,预冷后的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再经过第三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时,除湿效果提升,节约了第三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量,提高了整机能效。

    除湿机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75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15561.8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其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排风口;显热交换器,其具有相互交错且互不导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具有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风道具有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贯流风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风路,由第一进风口引入的气流沿第一风路,依次经过第一入风口、第一风道、第一出风口、第一蒸发器、第二入风口、第二风道、第二出风口、第一冷凝器、及贯流风机后,由所述排风口吹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升除湿机的能效水平。

    除湿机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57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17767.4

    申请日:2017-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F24F13/06 F24F13/30 F24F2003/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补风冷凝器,补风冷凝器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部分出风口设置;除湿组件,除湿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部分出风口设置;以及风机,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补风冷凝器和除湿组件于出风口的一侧,将空气由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引入所述风道内;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补风冷凝器后,由出风口吹出,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空气经所述除湿组件后,由出风口吹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除湿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高,降低了整机能耗。

    除湿机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15403.2

    申请日:2017-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F24F13/00 F24F13/222 F24F13/30 F24F2003/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相互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至少两第一蒸发器、至少两第二蒸发器、以及至少一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至少两显热交换器,每一所述显热交换器均至少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于所述显热交换器内相互邻接且互不导通;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一所述第一风机临近一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一所述第二风机临近所述第二冷凝器,一第一蒸发器和一第二蒸发器的设于两显热交换器的不同侧面。旨在提高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和能效比。

    除湿机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27671.6

    申请日:2017-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2 F24F3/14 F24F13/20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风面板、第二进风面板、第三进风面板、及出风面板,第一进风面板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面板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面板上开设有第三进风口,出风面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壳体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及出风口的风道;设于风道内的贯流风机,将气流由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及第三进风口引入风道内,并将风道内的气流由出风口吹出;设于风道内的除湿组件,除湿组件对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及第三进风口沿第一进风面板、第二进风面板、及第三进风面板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升除湿机的能效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