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733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959168.4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00 C02F11/06 C02F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中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分配池、抽吸泵、接触池和碳源转化池,接触池内安装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是由陶瓷膜形成的具有一个出口的容器结构,陶瓷膜是由陶瓷颗粒粉体烧结形成的具有孔隙通道的膜;接触池的一端连通污泥分配池,陶瓷膜组件的出口连通抽吸泵,接触池的下端连通碳源转化池;碳源转化池内的下部安装有臭氧曝气器,上部设有尾气出口和碳源溢流出口,碳源溢流出口处连通碳源储存池。本发明提出的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够同时实现污泥分离、再生水净化和污泥碳源转化的协同,节约用地,大大降低了运行操作管理的复杂性,降低设施投资费用和运营管理的成本。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17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63927.5

    申请日:2016-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8 C02F1/001 C02F2103/06 C02F2201/7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方法及系统。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地下水输送进入膜反应池中,将含臭氧的气体通入膜反应池中,经曝气器进行臭氧曝气,使得臭氧溶解进入地下水中,将铁氧化成氢氧化铁沉淀使其从水中析出,将锰氧化成不溶于水中的MnO2颗粒,同时对地下水中的嗅味物质和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b,控制使含臭氧的水流上升与膜反应池中的陶瓷膜组件接触,陶瓷膜的孔径为10~100nm,过滤时的跨膜压差为-30kPa~0,水流过滤通量维持在80~120L/m2·h,使得氢氧化铁沉淀、MnO2颗粒以及水中的浊度颗粒被截留沉淀,臭氧在陶瓷膜孔中对水中的嗅味物质和部分有机物进行臭氧化降解。本发明的去除方法及系统,可有效且高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铁锰和有机物。

    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0179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604810.X

    申请日:2010-12-24

    Inventor: 张锡辉 郭建宁

    Abstract: 一种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水输送进入接触池,输入含臭氧气体经微孔曝气器进行臭氧曝气,对水流中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进而使水流进入微孔曝气器上方的耐氧化膜过滤组件过滤;经过耐氧化膜过滤的水流进入颗粒活性炭过滤床层,进行吸附和微生物净化,有效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氨氮,得到深度净化的饮用水。其通过臭氧、耐氧化膜及颗粒活性炭组合系统实现了对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净化,突破了常用有机膜处理的局限性,不仅能够去除原水中的浊度,而且能够有效的去除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氨氮,可在现有水厂常规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无需对水厂主要构筑物进行大的调整,便于推广。

    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0179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604810.X

    申请日:2010-12-24

    Inventor: 张锡辉 郭建宁

    Abstract: 一种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水输送进入接触池,输入含臭氧气体经微孔曝气器进行臭氧曝气,对水流中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进而使水流进入微孔曝气器上方的耐氧化膜过滤组件过滤;经过耐氧化膜过滤的水流进入颗粒活性炭过滤床层,进行吸附和微生物净化,有效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氨氮,得到深度净化的饮用水。其通过臭氧、耐氧化膜及颗粒活性炭组合系统实现了对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净化,突破了常用有机膜处理的局限性,不仅能够去除原水中的浊度,而且能够有效的去除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氨氮,可在现有水厂常规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无需对水厂主要构筑物进行大的调整,便于推广。

    利用紫外光辐照抑制水中蓝藻生长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97493C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10051559.3

    申请日:2004-09-18

    Abstract: 一种利用紫外光辐照抑制水中蓝藻生长的方法,包括:以紫外光辐照装置产生的紫外光辐照水体中的蓝藻1-5min,其中紫外光波长位于紫外C波段,以254nm波长紫外线为主,强度为3.0-10W/m2;辐照装置可装在游船上,使辐照装置的若干紫外线灯穿过游船底面浸没水面下0.05-0.5m处,游船往复游动,所有紫外线灯产生紫外光对水体中的蓝藻进行紫外光辐照。其利用C波段、低强度紫外光辐照能有效抑制水中蓝藻的生长,防止蓝藻水华,在抑藻的同时不会对其它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可协同超声波处理使抑制蓝藻效果更理想。在常温常压下操作,不需投加药剂,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利用紫外光辐照抑制水中蓝藻生长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87084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51559.3

    申请日:2004-09-18

    Abstract: 一种利用紫外光辐照抑制水中蓝藻生长的方法,包括:以紫外光辐照装置产生的紫外光辐照水体中的蓝藻1-5min,其中紫外光波长位于紫外C波段,以254nm波长紫外线为主,强度为3.0-10W/m2;辐照装置可装在游船上,使辐照装置的若干紫外线灯穿过游船底面浸没水面下0.05-0.5m处,游船往复游动,所有紫外线灯产生紫外光对水体中的蓝藻进行紫外光辐照。其利用C波段、低强度紫外光辐照能有效抑制水中蓝藻的生长,防止蓝藻水华,在抑藻的同时不会对其它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可协同超声波处理使抑制蓝藻效果更理想。在常温常压下操作,不需投加药剂,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陶瓷膜及其组件、接触池、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726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951237.7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膜及其组件、接触池、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陶瓷膜是由均匀的纳米级陶瓷颗粒粘结形成具有孔隙通道的膜,陶瓷膜组件是由陶瓷膜形成的设有出口的容器,接触池包括池体、布水器和陶瓷膜组件,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合池、抽吸泵和接触池,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先将废水和碱液混合以调节废水的pH值,再通入接触池,废水通过陶瓷膜组件后通过抽吸泵将处理后的废水从出口处抽出。在本发明中,废水在经过陶瓷膜组件时,粒径较大的重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直接被孔隙通道截留,而粒径比较小的颗粒则被孔隙通道内叠加的ζ电位电场排斥而被截留下来,从而使得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需添加混凝剂或絮凝剂,就达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目的。

    一种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589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75100.1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抗菌膜包括基膜以及覆于基膜上表面的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二硫化钼层。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分散液;(2)将所述纳米二硫化钼分散液抽滤于基膜表面,干燥得到抗菌膜。本发明采用纳米二硫化钼覆于基膜上表面形成抗菌膜,纳米二硫化钼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相对于银粉等抗菌材料,纳米二硫化钼不仅环境友好,而且成本低廉。本发明采用的基膜可以使二硫化钼稳定的粘附,二硫化钼可以提高其亲水性以及抗菌性能,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水过滤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