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04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70170.9
申请日:2020-06-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B01J27/08 , B01J35/02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AgBr/TiO2纳米棒复合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活性组分是Ag-AgBr和TiO2纳米棒阵列,其结构是由Ag-AgBr异质结纳米颗粒修饰的一维TiO2纳米棒阵列生长在FTO导电玻璃表面。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易于控制,不涉及昂贵设备,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Ag-AgBr/TiO2纳米棒复合阵列,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异质结构相结合,显示拓展的太阳光光谱响应范围、高效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可见光驱动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58%和80%。
-
公开(公告)号:CN108311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90130.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氧化二铝超薄膜钝化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厚度为5-30nm的三氧化二铝薄膜均匀包覆直径为50-80nm、长度为500-800nm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组装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在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表面均匀包覆三氧化二铝薄膜,制备路线简单,而且制备过程精确可控。2、本发明中三氧化二铝薄膜用于钝化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三氧化二铝薄膜中负的固定电荷可以对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表面进行场效应钝化,降低二氧化钛表面缺陷密度,降低电子在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中传输发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66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10141.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超疏水纸张的普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普通纸张在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的氧化锌的乙醇溶液中浸渍5-10min,在80-100℃干燥2-5min,然后再次放入氧化锌的乙醇溶液中浸渍处理,如此重复进行4-8次;利用浓度为3-5%硬脂酸的乙醇或甲苯溶液对产物进行低表面能修饰,即得到超疏水滤纸。本发明提供的自清洁超疏水纸张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所得纸张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小于5°,自清洁特性优良,易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2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15799.6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B03D1/012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选煤浮选药剂,是利用低温乳化技术将轻柴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糖苷、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进行混合乳化处理获得的乳白色水溶性复合选煤浮选药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制备工艺简便,原料来源广泛,不涉及复杂操作,易于产业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选煤浮选药剂进行细粒煤泥的浮选处理,与单一浮选药剂组合(烷基糖苷和轻柴油)的分步加药相比,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对?0.5mm细粒煤显示了增强的选煤浮选效果,且克服分步加药的缺陷,减少药剂用量,经济效益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905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77577.4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D06M13/02 , D06M13/188 , D06M15/53 , C09K5/06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智能调温复合棉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利用普通棉花与有机相变物质复合而成,首先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棉花和有机相变物质(如石蜡、硬脂酸等),然后将相变物质分别溶于适当量的溶剂中,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中持续搅拌一段时间,使得相变材料充分分散溶解,再将事先称取的棉花分别加入到有机相变物质的溶夜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棉花充分吸附相变物质,然后在一定温度下蒸干溶剂,得到有机相变物质/棉花复合材料,即智能调温复合棉。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环境友好,得到的复合棉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智能调节自身温度使之维持在相变温度范围内,该产品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6016840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946001.X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2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转载机移动可上下调节高度的挡矸装置。主体结构由千斤顶、加工件、挡矸主板、锚链条、支架片阀、截止阀、钢丝绳、滑轮、钢丝绳卡、U型螺栓、进液和回液干管、液压胶管组成。所述的千斤顶由千斤顶Ⅰ、千斤顶Ⅱ、千斤顶Ⅲ组成,加工件由加工件Ⅰ、加工件Ⅱ、加工件Ⅲ和加工件Ⅳ组成。千斤顶Ⅰ和千斤顶Ⅱ起调节挡矸主板高度的作用,千斤顶Ⅲ起调节钢丝绳松紧度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操作方便,挡矸主板能够随着转载机挪移从而实现自移,避免了操作人员登高作业,适应性强,稳定性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2926329U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20571061.X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煤矿粉尘处理的风幕隔绝—泡沫填充除尘装置。本除尘装置包括如下组成部分:用于产生泡沫、并将产生的泡沫喷洒覆盖在掘进机切割头处的发泡机构;用于在背离掘进机切割头工作端的一侧形成隔断整个挖掘机工作巷道的风幕、以防止掘进机切割头工作时产生的灰尘向掘进机一侧散逸蔓延的风幕形成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风幕形成机构在掘进机前方建立一道全断面风幕,以阻止粉尘向掘进机处扩散。本实用新型还利用发泡机构所喷出的高倍数泡沫对掘进机切割头进行整体覆盖,这样就在司机正前方形成了被风幕所隔离的泡沫层,从而阻止了粉尘和泡沫的向外扩散;最终粉尘和泡沫一起从吸尘口处吸入并被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203152561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20145365.4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菌防尘口罩。本除菌防尘口罩由多层布料构成,所述布料为无纺布或纱布,所述多层布料中的至少一层上涂覆有纳米石墨烯涂层或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或纳米二氧化钛与纳米石墨烯复合涂层。由于石墨烯在具有大表面积和吸附特性的同时,在紫外光、太阳光或其它光源的照射下还可以促进负载的二氧化钛快速清除表面水雾、分解细菌,起到抗菌、除臭、防雾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除菌防尘口罩与当前的防尘口罩相比,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杀菌除臭防尘效果,且纳米涂层无毒无公害,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4324945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859413.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C02F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装置,是由反应罐,废水进出口,阀门,紫外灯,挡板,小孔,水泵,圆孔组成。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左侧开有进水口,中空位置设有紫外灯,下端右侧开有出水口;所述反应罐的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小孔;所述反应罐内部壁的上端设有一排圆孔,下端中间位置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挡板结构延长水流速度,增加二氧化钛曝光时间;将紫外灯置于反应罐的中心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紫外光;通过水泵的作用,可使废水循环、高效的进行催化降解,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设备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051308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37903.9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B01D4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泡沫洗气装置,是由壳体,发泡器,废气进出口,废气进口控制阀,粉尘粒度检测仪,控制器,粉尘卸料口组成。所述壳体的顶部开有出气口,壳体的下端一侧开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挡板,在挡板的下端处的壳体上设有粉尘卸料口,在卸料口的上部设有发泡器,在进气口处设有废气流速控制器,出气口处设有粉尘粒度检测仪。本实用新型通过泡沫洗气,多级除尘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废气中粉尘的处理效率,通过多个粉尘卸料口的作用可以大大减少一次粉尘卸料量,在出气口设有粉尘粒度检测仪对废气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感应器可以及时增减进口处的废气流速,大大提高了本设备对工业废气的处理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