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n-π*跃迁的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4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37783.1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n‑π*跃迁的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双氰胺、三聚氰胺和/或三聚硫氰酸在水中自组装构建形成超分子聚集体后,再将该超分子聚集体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即得到所述氮化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n‑π*跃迁的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双氰胺、三聚氰胺和/或三聚硫氰酸为原料,自组装构建出超分子聚集体后,再微波加热处理获得氮化碳材料,该氮化碳材料具有产率高、可见光吸收范围宽、光催化性能高等特点,并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一种氰基改性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25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46800.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基改性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氰基改性氮化碳是通过将氮化碳与硫氰酸盐进行红外加热处理后得到。该氰基改性氮化碳制备过程中,通过选择红外线为加热热源,在红外辐照的条件下,将氮化碳与硫氰酸盐进行枝连反应,由此所得的氰基改性氮化碳具有产率高、吸光度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最终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一种氢氧化镍电催化剂、制备方法、电化学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12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358053.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镍电催化剂、制备方法、电化学活化方法及其应用,先将金属镍盐和碱性化合物通过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镍粉末,然后将获得的氢氧化镍粉末涂覆在导电基底上作为阳极,以石墨棒作为阴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氢氧化钾溶液中施加一定电压进行电化学活化,之后,将活化后的氢氧化镍材料直接用于电催化分解水制氢;这种电化学活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各类电催化剂的改性以及活化后电催化性能好等特点,在电解水制氢和电化学储能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7784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652917.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结构由导电衬底和其上的银纳米结构组成,其中,银纳米结构为银纳米颗粒堆积的多孔薄膜、且孔洞为有序排列的球形空腔结构;制备方法为先将硝酸银粉末、柠檬酸粉末、乙二胺四乙酸粉末、亚硫酸钠粉末和磷酸氢二钾粉末溶解于水中,得到电解液;再将依次溅射有15‑30nm厚金膜和覆盖一层及以上聚苯乙烯微球晶体模板的导电衬底作为阴极、石墨片作为阳极置于电解液中电沉积,在导电衬底上制得目的产物。制备的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具有三维分布的SERS热点,SERS灵敏度高,能够检测浓度低至1fmol/L的罗丹明6G,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

    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153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061078.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材料为其上置有介孔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呈交联堆积状,其中,纳米片的片厚为8‑12nm、介孔的孔径为2‑20nm,其上置有介孔的呈交联堆积状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比表面积≥456.3m2/g;方法采用高温合成法,其步骤为先将三聚氰酸、三聚氰氯和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干燥,得到前驱体,之后,将前驱体置于580‑630℃下加热,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具备较高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可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光催化制氢领域。

    一种氢氧化镍电催化剂、制备方法、电化学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127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58053.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镍电催化剂、制备方法、电化学活化方法及其应用,先将金属镍盐和碱性化合物通过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镍粉末,然后将获得的氢氧化镍粉末涂覆在导电基底上作为阳极,以石墨棒作为阴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氢氧化钾溶液中施加一定电压进行电化学活化,之后,将活化后的氢氧化镍材料直接用于电催化分解水制氢;这种电化学活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各类电催化剂的改性以及活化后电催化性能好等特点,在电解水制氢和电化学储能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778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52917.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结构由导电衬底和其上的银纳米结构组成,其中,银纳米结构为银纳米颗粒堆积的多孔薄膜、且孔洞为有序排列的球形空腔结构;制备方法为先将硝酸银粉末、柠檬酸粉末、乙二胺四乙酸粉末、亚硫酸钠粉末和磷酸氢二钾粉末溶解于水中,得到电解液;再将依次溅射有15-30nm厚金膜和覆盖一层及以上聚苯乙烯微球晶体模板的导电衬底作为阴极、石墨片作为阳极置于电解液中电沉积,在导电衬底上制得目的产物。制备的银纳米颗粒组装的空腔结构阵列具有三维分布的SERS热点,SERS灵敏度高,能够检测浓度低至1fmol/L的罗丹明6G,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