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92600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557364.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 龙岩紫金山公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结构,该方案包括崩岗边坡、挖设于崩岗边坡上的至少一个边坡马道、钻设于崩岗边坡上的多个锚孔及至少部分插设于每个锚孔内的地锚;每个锚孔内还注射有双组份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材料,形成高聚物锚固体;崩岗边坡表面还铺设有与地锚末端连接固定的钢丝网,钢丝网通过双组份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材料固定于崩岗边坡表面,形成高聚物冲刷层;且崩岗边坡表面还设有多个种植孔,每个种植孔内填充有草籽混合营养土;崩岗边坡表面还设有从高聚物冲刷层向内倾斜向上打设的多个仰斜排水孔,该结构具有工期短、生态环保、施工方便且强度高及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83277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858150.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 龙岩紫金山体育公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聚物注浆应急抢险处置土质滑坡的施工结构,该方案包括设于滑坡坡体上的操作平台、设于操作平台上的多个注浆加固孔及设于注浆加固孔内的复合管;所述复合管包括设有多个侧壁设有多个喷孔的钢花管、与钢花管顶端可拆卸连接的回收钢管,所述钢花管底部与注浆加固孔底面平齐;每个所述注浆加固孔均至少伸入滑坡内部的滑动带1m;所述注浆加固孔内注入浆液为高聚物材料,该实用新型具有减少对山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方便且坡体稳定性和强度显著提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7904938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096154.9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型公路路基生态护坡,该生态护坡由护坡平台、纵向排水通道、横向排水通道、正六边形混凝土环、底座和饰面砖组成,利用锚杆,砾石层,承重钢柱,斜向加强梁和透水孔保证了路基坡面的稳定性;底座通过锚钉固定,其表面设有L型构件,利用饰面砖形成的植被孔种植绿色植被,配合坡面表面的排水通道,保证了路基边坡的水土平衡。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砾石层可透水,通过边坡外表面的透水孔,将路基边坡内部的水排出,保证边坡水位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避免由于高水位引起深层边坡的滑坡灾害;坡面上种植的绿色植被,可解决强降雨等冲刷产生的边坡浅层坍塌、滑坡等灾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9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25191.2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渗摩擦桩实验装置及其方法,该方案包括模型箱、电源箱、抽水箱、全站仪、摩擦桩及控制端;模型箱内填埋有测试土壤,该测试土壤内埋设有预制空心桩、石墨棒及含水率传感器,且该测试土壤顶部表面插设有多个沉降观测标,预制空心桩上设有多个预制透水孔,且该预制空心桩外包裹有导电土工布;模型箱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摩擦桩竖直插入于测试土壤内并从模型箱底部的滑移套筒穿出,该摩擦桩顶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和拉力计,位移传感器和拉力计均分别与控制端通信连接,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摩擦桩的竖直方向的位移,通过拉力计测量摩擦桩位移时产生的拉力,本申请能够进行电渗实验和静载实验,测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2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24169.6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诱增强护坡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案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于蓄电池甲,蓄电池的两级分别连接预制实心钢筋混凝土管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管的导电端,以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管和预制实心钢筋混凝土管实现电渗水,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于抽水泵的抽水中,将集中在预制集水井的水抽出,该方案利用太阳能电诱排水加固土体,且电渗出的土中水可用于灌溉护坡植被,在实现边坡加固的同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985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195045.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渗技术的既有建筑纠倾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监测站和监测点;步骤二、插设电极棒;步骤三、进行电渗纠偏;步骤四、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步骤五、重新连接电路;步骤六、进行电渗排水;步骤七、持续电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电渗技术的既有建筑纠倾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将既有建筑纠倾扶正,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技术效益十分显著;本发明与传统纠倾方法相比较,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且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898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95045.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渗技术的既有建筑纠倾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监测站和监测点;步骤二、插设电极棒;步骤三、进行电渗纠偏;步骤四、打设导电塑料排水板;步骤五、重新连接电路;步骤六、进行电渗排水;步骤七、持续电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电渗技术的既有建筑纠倾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将既有建筑纠倾扶正,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技术效益十分显著;本发明与传统纠倾方法相比较,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且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76807.X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楔形管壁开口空心桩及其接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径向横截面为对称的楔形结构的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的顶部位于管壁中心位置设有插槽,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顶部位于插槽外侧设有贯通的焊口,插槽内外壁上均设有防水密封圈,插槽的底面设有顶部连接钢环,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的底部设有底部连接钢环,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内部还通长布设有竖向钢筋,接桩时将上方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的底部插入下方预应力楔形管桩管节的插槽内,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焊口处填充填筑塞。本发明桩体的承载力高,接桩位置不会浸水锈蚀,通过对电阻焊的改进,提升接桩的自动化程度,加快了接桩速度,降低施工周期,节省了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0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76821.X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楔形管壁开口空心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现浇楔形管壁开口空心桩包括管壁截面呈楔形的混凝土桩身以及环状桩尖,其通过环状沉管辅助施工,环状沉管内设有振动环、距离监测仪、对称浇筑口和顶部钢环,顶部钢环上设有顶部溢出口,环状桩尖设在环状沉管底端,浇筑混凝土桩身时,混凝土灌入环状沉管内,然后一边拔出环状沉管,一边用振动环振动搅拌,可提高桩外壁摩阻力,又充分利用与开发内壁摩阻力,进一步地提高了桩体的承载力,通过振动环加快混凝土的流动下沉,保证环状沉管在上提过程中混凝土保持原定楔形管形状,防止出现断桩、脱桩,使混凝土保持充盈,通过以上手段,增强了桩的承载能力,保证混凝土充盈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1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61258.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体内部可视化三维变形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铝板制作实验槽;2)在实验槽内配置实验用的透明土;3)将观测对象插入透明土中;4)在观察窗相应位置处设置相机,在进光窗相应位置处设置光学组件与激光器;5)根据观测点的位置调节并记录相机的高度、拍摄的转角以及相机几何坐标等重要参数;6)开启激光器;7)使用GeoPIV分别分析来自每台相机拍摄的图像以获得从每台相机观察到的二维位移,然后使用立体摄影测量法合并相应的二维位移以产生样本的三维变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透明土代替普通土体,可以实现在不扰动土体的前提下直接观测模型实验的土体的变形情况,并用相机记录土体的变形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