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668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4998.1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串联电容器装置中的氧化锌阀片的动态均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实测每一片氧化锌阀片的1mA参考电压,并在0-500A范围内每隔50A设置一个测试电流点测试此测试电流点下的参考电压,然后根据测试得到的参考电压值以电流作为横坐标,参考电压作为纵坐标建立数学模型,最后以氧化锌组件流过带有非周期分量的短路电流时,每片氧化锌阀片吸收的能量差最小为约束条件,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找出阀片间串并联的最优组合。本发明按照动态均能方法进行优化配置后,每一片氧化锌阀片吸收过电压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高能氧化锌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参数更加合理,为高、中压电网的串联补偿装置低成本、小型化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27243.5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开关柜内电弧光综合保护系统,用于6-35KV电力网中,其包括主控制器和若干个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置于进线柜内,所述从控制器置于各自出线柜内,主控制器和各个从控制器置构成主从式结构;主、从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所述主控制器设485通信串口,与远程计算机终端通信;主、从控制器均设有与之连接的电流传感器CT、弧光传感器OT和声波传感器ST。本发明可快速分析判断故障类型并对断路器进行跳闸切断电网电源,从而预防了电弧光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85703.3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设备用浪涌保护器,具体涉及浪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包括套装在浪涌保护器外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套设有在电失火时自燃的内燃层和隔绝电失火的外隔离层,所述内燃层和外隔离层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二者成穿插、错位分布,所述内燃层的中部开设有内置助燃物的中空腔,所述内燃层的易燃性远小于助燃物,所述内燃层上开设有贯通其且与中空腔相通的通孔。本发明,通过内燃层和外隔离层组成的自燃层和隔绝层的叠加,在外壳内形成高效的阻燃和灭火机构,达到高效阻燃、防止火势蔓延、灭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4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86447.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阻柜智能监测装置,具体涉及电阻柜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配网中性点接地的接地电阻,所述接地电阻两端加装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所述接地电阻上连接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所述信号采集处理电路用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及电压抬升操作,所述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连接有ARM模块,所述ARM模块自带的AD采集控制数据采集频率。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主要用于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电阻的监测与保护,较市面上的监测装置具有GSM报警和继电器保护、电阻和配网电流故障判断功能,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643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18955.3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刘志远 , 于晓军 , 艾绍贵 , 邹洪森 , 王川 , 张国勇 , 茅东 , 虞江华 , 尹琦云 , 陈瑞 , 赵欣洋 , 杨晨 , 安燕杰 , 陈昊阳 , 陆洪建 , 黄欣 , 张思齐 , 徐天书 , 孟腾龙 , 侯亮 , 杨稼祥 , 唐鑫 , 陈海军
Abstract: 一种提高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耐压水平的保护套,可解决现有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在使用中时容易被损坏的技术问题;包括保护护套本体,所述保护护套本本体安装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的外壁上;所述保护护套本体外壁周围横向设置伞裙结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增加爬电距离等优点,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外壁上安装保护护套,既可以增加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表面的爬电距离,又可以减小运输、安装、使用时对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的损坏,大大降低了一些不利因素对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氧化锌非线性电阻阀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113011.9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SCR快速投切的串联补偿系统,包括串联补偿电容C、放电阻尼器RL、双向可控硅SCR、第一、二、三隔离刀闸G1、G2、G3;所述第一隔离刀闸G1和第三隔离刀闸G3的进线端均接系统进线端AL1,第一隔离刀闸G1的出线端分别与放电阻尼器RL、双向可控硅SCR的进线端相连接,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与串联补偿电容C的进线端相连接,串联补偿电容C、可控硅SCR的出线端均与第二隔离刀闸G2的进线端相连,第二隔离刀闸G2、第三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均接系统出线端AL2。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通过串联补偿电容C补偿线路的感抗,减小线路上的电压降,进而提高线路末端电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能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9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528251.1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压电网分布式串联补偿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柜中的串联补偿电容器,与串联补偿电容器相并联,用于串联补偿电容器短接保护后,释放串联补偿电容器电能的放电保护系统,及与串联补偿电容器相连接,用于保护串联补偿电容器不被烧坏的智能保护控制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串联补偿电容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大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从而提高了电能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双向可控硅和快速开关实现对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双重保护,防止串联补偿电容器因过压而损坏,确保串联补偿电容器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947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97882.2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段式串联电容器的电压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C1与C2、放电阻尼器RL、高速涡流开关K0与K1、非线性电阻FR及隔离刀闸。电容器C1,其进线端接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其出线端接电容器C2的进线端。电容器C2的出线端接隔离电闸G2的进线端。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接隔离电闸G1的出线端。高速涡流开关K0,其进线端接隔离电闸G1的出线端,其出线端接隔离电闸G2的进线端。高速涡流开关K1,其进线端接电容器C1的出线端,其出线端接隔离电闸G2的进线端。非线性电阻FR,其进线端接隔离电闸G1的出线端,其出线端接隔离电闸G2的进线端。本发明能够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电能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3388.9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真空开关的弧光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包括主控模块及与主控模块交互连接的快速真空开关、电流检测模块、弧光扩展模块,弧光检测模块与弧光扩展模块交互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采样母线系统电流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到主控模块进行处理;所述弧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母线不同位置的光强信号,将该光强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后发送给弧光扩展模块;所述弧光扩展模块用于接收各个弧光检测模块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主控模块进行判断。本发明用于电网弧光故障的检测和快速保护,实现弧光的快速熄弧,并可在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查询具体弧光发生位置,实现短路故障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0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67987.7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E40/34 , Y04S20/222 , Y04S20/224 , H02J3/14 , H02H7/16 , H02H7/262 ,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网可调式串联补偿装置,包括由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组成的串联电容器组,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的一端并联,该并联端为并联端a;电容C1与接触器K1串联,电容C2与接触器K2串联,电容C3与接触器K3串联,接触器K1、K2、K3的另一端并联,该并联端为并联端b;限流阻尼器RL的一端接并联端a,另一端与高速涡流开关K0串联,高速涡流开关K0的另一端接并联端b;双向可控硅SCR跨接在并联端a、并联端b上。本发明根据线路输送负荷的大小,可投入线路不同容量的串联电容器,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大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能的综合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