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3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80021632.3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源单元包括:压缩机(40);制冷剂配管(21~25),供从压缩机(40)排出后的气体制冷剂以及吸入至压缩机(40)前的气体制冷剂流动;与制冷剂配管(21~25)连接的制冷剂流路模块(10);以及外壳(60),收纳压缩机(40)、制冷剂配管(21~25)以及制冷剂流路模块(10),制冷剂流路模块(10)具有模块主体(11),该模块主体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水平方向的长度小,并在内部形成有制冷剂的流路,制冷剂流路模块(10)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外壳(60)的底部(63)的上方,制冷剂配管包括与模块主体(11)内的流路连通并且对制冷剂流路模块(10)进行支承的第一配管(21、22或23)以及第二配管(21、22或23)。
-
公开(公告)号:CN114641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80076533.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5B41/40
Abstract: 板型制冷剂配管(20)包括:第一板(21);以及第二板(22),第二板与第一板(21)接合且与第一板(21)一起形成制冷剂流路(F),第一板(21)具有第一凹槽(34),第一凹槽形成制冷剂流路(F)的至少一部分,制冷剂流路(F)的横截面中的第一凹槽(34)的形状是圆弧,第一凹槽(34)的圆弧的中心(O1)位于比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的接合面(M)靠第一板(21)一侧。
-
-
公开(公告)号:CN116249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80062274.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5B41/24
Abstract: 制冷剂配管单元包括第一板件(51、71)、层叠于第一板件(51、71)的第二板件(52、72)以及控制阀(15、21、22、17、62、63、64),在第一板件(51、71)以及/或者第二板件(52、72)形成有制冷剂流路,控制阀(15、21、22、17、62、63、64)包括阀芯(43、44、77、88、91)和驱动部(45、78),阀芯具有与制冷剂流路连通的制冷剂的通路(43a、44a、77a、88a、91a)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板件(51、71)的内部,根据旋转量使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变化,驱动部对阀芯(43、44、77、88、91)的旋转量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24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80024317.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热源单元(2),是在壳体(40)内设置有压缩机(8)和电气安装件(25)的单元。此外,此处,形成壳体(40)的底面的底框架(51)具有第一底框架(51a)和第二底框架(51b),在上述第一底框架(51a)设置有压缩机(8),上述第二底框架(51b)与上述第一底框架(51a)相邻。电气安装件箱(25)的至少一半以上配置于第二底框架(51)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770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80040577.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接触配电箱等配电部时,便于拆下面板的制冷机室外单元。室外单元(1),由于前板(24)分为第1面板(24a)和第2面板(24b),因此,在初始设置或进行维护的维护人员接触配电箱(6)时,第2面板(24b)可以保持安装在壳体(2)的原来位置上的状态,只从壳体(2)上将第1面板(24a)拆下。其结果是仅拆下第1面板(24a)的状态下,即可接触配电箱(6)。但是,传统上为拆下多片面板的构成,虽然各面板的重量减轻,但总重量增大,同时,单个面板数量增加,导致维护人员的拆卸作业复杂。而这种室外单元(1),则无需上述复杂的拆卸方法,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628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80026263.1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沿纵向堆叠配置且能够使风量增大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空调装置(1)的室外单元(2)包括室外风扇(15)、喇叭口(72)、收容室外风扇(15)和喇叭口(72)并且上端缘部是平坦形状的外壳(40)以及扩散面(91、96),扩散面(91、96)比外壳(40)的上端缘部靠下方且比喇叭口(72)的上端靠上方,并且设置成在俯视观察时比喇叭口(72)的上端靠外侧,并且上述扩散面(91、96)以越朝向上方越远离室外风扇(15)的转轴(75)的方式倾斜。
-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80020806.6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3/003 , F24F1/22 , F24F1/24 , F24F1/38 , F24F1/50
Abstract: 在室外机组(10)中,电气器件单元(60)包括:与室外风扇(40)的吹出一侧连通使该吹出一侧的空气流入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流入口(61)、以及与室外风扇(40)的吸入一侧连通使电气器件单元(60)内部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62)。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8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80047524.5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6 , F24F1/22 , F24F1/24 , F24F1/38 , F25B1/005 , F25B13/00 , F25B2313/0233
Abstract: 包括:室外机主体(5);收纳于室外机主体(5)内的热交换器(13);设置于室外机主体(5)的上部、将从室外机主体(5)的侧面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的送风风扇(23);包围送风风扇(23)的外周、形成空气吹出口的通风部件(30a);以及收纳于室外机主体(5)内并配设于热交换器(13)的一个侧端部(32a)与另一侧端部(35a)之间的开口部(36)的电气设备单元(38),电气设备单元(38)以在上下方向上跨越通风部件(30a)的下端的方式设置,在通风部件(30)下端的上侧,电气设备单元(38)配设于通风部件(30a)的水平方向外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