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98486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4098.7

    申请日:2005-04-28

    Inventor: 吉见学

    Abstract: 在可进行室内取暖的空调系统中,可防止为了进行室内换气而向室内供给的换气用空气引起冷风。空调系统(101)包括热源单元(102)、供气装置(103)、载热体回路(104)。热源单元(102)在载热体-制冷剂热交换器(122)中对用于室内取暖的载热体进行加热。供气装置(103)将室外空气作为换气用空气向室内供给。载热体回路(104)具有:将在载热体-制冷剂热交换器(122)中被加热的载热体的热量向室内放出的一个以上的室内取暖装置(141、142、143)、以及利用在载热体-制冷剂热交换器(122)中被加热的载热体的热量对换气用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使载热体在室内取暖装置(141、142、143)及室外空气加热用热交换装置(144)与载热体-制冷剂热交换器(122)之间进行循环。

    冷冻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2470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480009464.3

    申请日:2004-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包括:通过流入管(42)连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3)、通过流出管(43)连接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异物回收容器(40)。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朝着回收容器(40)内的底部开口,流出管(43)中的入口端在回收容器(40)内位于比流入管(42)中的出口端靠上的位置。并且,进行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态和液态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的预备运行。然后,通过进行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循环、以使气体制冷剂流入回收容器(40)的回收运行,将异物回收到回收容器(40)内。

    冷冻装置的施工方法及其冷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97001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480030862.3

    申请日:2004-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F25B43/043 F25B2313/0272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具有利用分离膜能将现场施工时残留于制冷剂连接配管内的非冷凝性气体从在制冷剂回路内与制冷剂的混合状态中分离除去的结构,可提高分离膜对非冷凝性气体的分离效率。空调装置(1),其热源单元(2)和利用单元(5)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6、7)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具有冷却器(32)、副接收器(33)和分离膜装置(34)。冷却器(32)通过运转压缩机(21)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使流入液体侧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冷却,副接收器(33)将被冷却器(32)冷却的制冷剂气液分离成包含非冷凝性气体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分离膜装置(34)具有将非冷凝性气体从气液分离的气体制冷剂中分离的分离膜(34b),将分离后的非冷凝性气体向制冷剂回路(10)的外部排出。

    制冷装置的施工方法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9177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507.5

    申请日:2004-06-03

    Abstract: 在利用分离膜可以将现场施工时残留在制冷剂连接配管内的非冷凝性气体在制冷剂连接管中从与制冷剂混合的状态中分离除去的制冷装置中,使分离膜的非冷凝性气体分离效率提高。空调装置(1),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6、7)将热源单元(2)和利用单元(5)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10),并具有气体分离装置(31)。气体分离装置(31)具有连接在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51)的液体侧制冷剂回路(11)中的分离膜装置(34)。分离膜装置(34)具有分离膜(34b),该分离膜(34b)可以通过压缩机(21)运行,使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循环,从而将残留在制冷剂连接配管(6、7)中的非冷凝性气体从制冷剂中分离,并排放到制冷剂回路(10)的外部。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649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80063363.3

    申请日:2020-09-07

    Inventor: 吉见学

    Abstract: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包括制冷剂回路(10)、第一判定部(60)、第二判定部(70)。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21)、冷凝器(24、52a)、膨胀机构(25、51a)、蒸发器(52a、24)。第一判定部(60)将至少使用冷凝器的出口温度、压缩机的吸入温度以及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中的至少一者的制冷剂的第一状态量作为判定指标,对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进行判定。第二判定部(70)根据与第一状态量不同的信息,对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进行判定。

    空调装置、管理装置及制冷剂连通管

    公开(公告)号:CN112840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80063619.8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高精度地判断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是否适当。空调装置(10)具有由分别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2、52、62)和室内膨胀阀(41、51、61)的多个室内单元(40、50、60)和具有室外膨胀阀(38)的室外单元(20)通过制冷剂连通管(71)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11)。此外,上述空调装置(10)能单独控制各室内单元(40、50、60)的运转或停止。而且,上述空调装置(10)包括控制部(80)和判断部(90)。控制部(80)在室内热交换器(42、52、62)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时对室内膨胀阀(41、51、61)的开度和室外膨胀阀(38)的开度进行控制。判断部(90)基于与室内膨胀阀(41、51、61)和室外膨胀阀(38)之间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对应的变化量,来判断制冷剂回路(11)内的制冷剂量是否适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