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装置
    31.
    发明公开
    放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23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80031703.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放电装置(100)具备放电部件(192)、支承部(191)和突出片(200)。放电部件(192)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支承部(191)具有平板形状,并支承放电部件(192)。突出片(200)相对于支承部(191)倾斜,朝向与支承部(191)交叉的方向突出。突出片(200)的一部分位于配置在连接有支撑部(191)的基板(52)的表面的绝缘部件(9)的外部。

    离子产生装置、放电基板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169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80077368.9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离子产生装置(11)包括:放电电极基板(2),安装有放电电极(5、6),并形成有分别连接到放电电极(5、6)的面电极(7、8);感应电极基板(3),形成有兼用作在与放电电极(5、6)之间产生放电的感应电极的复合电极(9、10);及绝缘树脂(4),至少填充在放电电极(5、6)与复合电极(9、10)之间,将放电电极(5、6)与复合电极(9、10)绝缘。面电极(7、8)以及复合电极(9、10)以分别至少一部分对向的方式配置。由面电极(7、8)、复合电极(9、10)、及介于面电极(7、8)和复合电极(9、10)之间的绝缘树脂(4)形成电容器(21、22)。

    放电装置
    33.
    发明公开
    放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22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726796.9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具备放电部件、支承部、包覆构件以及盖部。放电部件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支承部支承放电部件。包覆构件包覆支承部。盖部覆盖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的放电部件侧的第一端部。放电装置优选还具备基板和绝缘部件。

    放电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13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80067307.X

    申请日:2018-02-20

    Abstract: 一种放电装置,其包括:箱体(4),其包含配置在第一侧(81)的第一板(41)以及配置在与第一侧(81)为相反的第二侧(82)中以与第一板(41)对向并且包含开口部(42a)的第二板(42),并且在第一板(41)与第二板(42)之间规定内部空间(2);基材(3),其配置在内部空间(2);放电电极(5),其被保持在基材(3)并且以前端部通过开口部(42a)而突出至箱体(4)的外部的方式配置;以及绝缘密封部(7),其在内部空间(2)中密封基材(3)。第二板(42)的第一侧(81)的面包含平坦的第一区域(45)。以沿着第一区域(45)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有以随着从第一区域(45)的外周分离而朝向第一侧(81)的方式倾斜的斜面(13)。取代斜面(13),也可为从第一区域(45)连续地变化的曲面。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742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80090164.X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活性物种的产生效率的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具备:放电部(11),其具有前端部(15A),被施加电压而自前端部(15A)放电;感应电极(13),其在与放电部(11)之间形成电场;以及第二电极(50),其配置于放电部(11)与感应电极(13)之间,被施加与放电部(11)相同极性的电压。

    放电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63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80089425.6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活性基的产生效率的放电装置。被施加电压而放电的放电部(12)从箱体(20)突出。放电部(12)配置在气体流动的管道内。上游支柱(52)是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中,在比放电部(12)上游侧,以与放电部(12)不重叠的的方式配置。上游支柱(52)从箱体(20)比放电部(12)更大地突出。上游支柱(52)包含连接到箱体(20)的基端部(54)。基端部(54)包含配置在管道内,且向气体的流动方向观察,向放电部(12)侧突出的加宽部(55)。

    离子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公开(公告)号:CN106410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961248.3

    申请日:201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F24F2003/1682 H01T19/04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机,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外壳,其收纳基板;针状的放电电极,其从基板的表面向外壳外部延伸,由放电产生离子;以及电极保护壁,其用于在外壳的外部保护放电电极。电极保护壁具有壁部和壁部,壁部和壁部从外壳比放电电极的顶端部更突出地设置,在放电电极的两侧相互隔开间隔相对。在外壳形成开口部,开口部配置在壁部和壁部之间,使基板露出。壁部和壁部的间隔是在根部侧大于从外壳突出的壁部和壁部的顶端部侧的间隔。通过这种构成,能防止用户触碰放电电极的顶端部,能容易清扫放电电极。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器设备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5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80002344.4

    申请日:2014-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022 A61L9/22 H01J27/26 H01T19/04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能使高浓度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广范围存在的离子发生装置。第1针状电极~第4针状电极(41~44)以各自的延伸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配置,分别通过放电产生离子。输送第1针状电极~第4针状电极(41~44)产生的离子的气体在空间(38)中流动。第1针状电极(41)和第2针状电极(42)的针尖从构成空间(38)的第1壁面(37)突出,隔开间隔在空间(38)内排列配置。第3针状电极(43)和第4针状电极(44)的针尖从构成空间(38)并与第1壁面(37)相对的第2壁面(39)突出,隔开间隔在空间(38)内排列配置。第1针状电极(41)和第4针状电极(44)产生正离子,第2针状电极(42)和第3针状电极(43)产生负离子。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器设备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5553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90000884.4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提供能在大范围内释放高浓度的离子并且使用性能优异的离子发生装置和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离子发生装置具备:第1针状电极(41)和第2针状电极(42),其分别通过放电产生离子;基板(51),其搭载第1针状电极(41);第2基材,其是与基板(51)不同的基材并且搭载第2针状电极(42);高电压发生电路部(53),其产生用于对第1针状电极(41)和第2针状电极(42)施加的高电压;配线(56),其将高电压发生电路部(53)和第2针状电极(42)电连接;基板支撑壳体(54),其收纳高电压发生电路部(53)和基板(51);以及外装壳体(31),其收纳基板支撑壳体(54)、基板(52)以及配线(5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