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5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556378.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师范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网环境下基于有限服务范围的持续性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客户端的初始位置进行初始分配;根据上一时刻位置数据判断客户端的运动方向;根据运动方向和速度预测客户端的运动范围;结合服务端服务范围和客户端运动范围得到用于预测的二部图;根据二部图,检查和调整服务端容量,使得所有的服务端容量都满足容量限制;根据二部图,检查和调整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连接情况,使得一个客户端只对应连接一个服务端;利用步骤S6中更新后的二部图调整预测结果得到最终分配关系。本发明利用了客户端的运动特征的预计算,减少了分配更新的计算时间,可以满足快速更新场景下的持续性服务资源分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942756.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崩塌滚石缓冲消能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防护栅栏、防撞结构、轮胎缓冲组件,解决了目前滚石防护方法和技术中存在装置本身保护力度低、结构易损的缺点。确定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后,清理场地,按设计间距将栅栏立柱基座与栅栏斜撑基座固定在地基上,安装栅栏立柱,在栅栏两翼立柱上套上足够数量的轮胎作为栅栏防撞结构。废旧轮胎单元提前预制好运往施工场地,填充轮胎空腔,按设计的尺寸将填充好的轮胎单元利用连接件纵横链接,形成轮胎缓冲组件。利用连接件将轮胎缓冲组件与栅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填充轮胎单元堆叠形成的环腔。本装置可以有效阻挡落石,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58287.5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工程临建布置三维模拟设计方法和系统,用于对变电站工程进行临建布置的三维显示,包括:从变电站二维设计图纸上采集设计要素;对设计要素进行要素过滤优化;选取过滤优化后的设计要素,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生成变电站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将临建设施数据输入三维模型,并与变电站工程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对三维模型进行合理性检查,直至检查合理,得到并展示变电站工程临建布置三维设计模型。本方法和系统将三维模拟技术真正用于变电站建设项目全过程临建规划设计,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从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的现场布置设计,解决传统设计方法绘制慢、不直观、调整多的缺点,避免施工后的环保、消防及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9912.9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苏 , 荣经国 , 齐立忠 , 王浩 , 刘海波 , 武宏波 , 张亚平 , 张卓群 , 马唯婧 , 高群策 , 张济勇 , 于光泽 , 李沛洁 , 刘定 , 苑博 , 韩文军 , 薛佳睿 , 李丹利 , 臧秀环 , 孙付勇 , 张阳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网络输电线路的单木点云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实现方案为:对电力网络中两个相邻并且连通的电力节点对应的植被点云进行连接,得到点云连接图;基于各个点云节点到点云根节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将各个点云节点划分到多个层级中;在各个层级的点云节点集合中分别确定相互连接的点云,得到各个层级的连通点云簇;针对跨越两个相邻的层级的跨层连接线,分别将跨层连接线中两个端点所在的连通点云簇的点云中心进行骨架点连接,以得到第一单木骨架。如此,可以准确地提取由输电线路相关的植被点云构成的单木骨架。进而,基于第一单木骨架,对植被点云进行圆柱拟合,可以准确地得到目标单木点云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336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92443.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4 , G06F40/151 , G06V30/422 , G06V30/1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BIM审查方法,涉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元素信息,并根据元素信息构建模型数据库;采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从目标CAD图纸中提取关键词,并构建CAD信息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审查指令构建提示词,以根据所述提示词指导大语言模型逐个执行各审查子任务;其中,所述大语言模型在执行各所述审查子任务时,对所述模型数据库和所述CAD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匹配,并输出相应的审查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大语言模型实现BIM的自动审查,能够提高审查效率和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并减少对人力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57708.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小虎 , 张苏 , 张亚平 , 齐立忠 , 刘海波 , 武宏波 , 韩文军 , 汪长智 , 荣经国 , 王浩 , 赵春晖 , 于高 , 司晋新 , 张卓群 , 马唯婧 , 苑博 , 高群策 , 李沛洁 , 于光泽 , 张济勇 , 穆伟光 , 李丹利 , 李特 , 王少华 , 杨知 , 张思航 , 邹格
IPC: G06V10/764 , G06T7/00 , G06T7/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影像数据的输电线路通道变化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最小生成树图像分割方法对不同时相的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分割;利用基于对象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检测,生成分割检测结果;根据所述分割检测结果确定输电线路通道变化检测结果。本申请通过最小生成树图像分割方法对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分割,结合基于对象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提高了输电线路通道变化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3670.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图纸融合的二维多元信号经验模态分解快速方法,将待融合的每一张工程图纸作为一元二维信号;将每元二维信号映射到频率空间中得到投影信号,基于投影信号得到每元二维信号的包括极值点、鞍点和顶点的特征点,采用德劳内三角化对特征点进行均值估计得到均值曲面,并得到对应频率空间的二维本征模态函数;使用基于改进空间频率的融合规则将不同元二维信号在同一个频率空间下的二维本征模态函数进行融合,最后叠加即得到融合后的工程图纸。本发明选取了极值点、鞍点以及二维图像的四个顶点进行均值估计,采用了基于空间频率的融合规则进行工程图纸融合,保留了边缘轮廓信息在内的工程图纸的更多有效信息,使融合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0788.4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CNN模型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预处理后的原始彩色图像,构建融合模型训练集图像;根据融合模型训练集图像,训练深度可分离CNN模型;获取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通过预处理将全色图像转换成PrePan图像,将多光谱图像上采样至PrePan图像大小;将PrePan图像和上采样至PrePan图像大小的多光谱图像送入训练好的深度可分离CNN模型;通过深度可分离CNN模型获取到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图像。本发明将深度可分离CNN模型应用于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在提高融合图像的精度的同时,也加快了融合速度,能够得到同时具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两种信息的融合图像,对遥感图像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484936.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三维模型的间距计算方法,包括:构建三维模型;对构建的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将变电站三维模型离散成顶点和网格;获取变电站三维模型各自的顶点坐标数组;计算变电站三维模型之间的最小间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精确计算变电站三维模型最小距离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