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650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461687.4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圆圆 , 白宏坤 , 李文峰 , 卜飞飞 , 华远鹏 , 韩丁 , 魏澄宙 , 刘湘莅 , 田春筝 , 邢胜男 , 涂巍 , 李倩倩 , 杨龙 , 蒋小亮 , 于琳琳 , 司瑞华 , 邢鹏翔 , 贾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新能源有效供给能力的评价方法和系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负荷特性分析、分析样本选取和评估新能源有效供给能力步骤;所述的评价系统包括:计算机客户终端、Ethernet网络、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客户终端通过Ethernet网络分别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实现数据交换。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分析的区域新能源有效供给能力的评估方法和系统,能够计算不同所属区域、典型场景、概率水平下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容量系数,有效准确评估新能源有效供给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47674.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郑州祥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鑫 , 魏澄宙 , 许晓坡 , 席小娟 , 刘湘莅 , 申红山 , 杨红旗 , 刘峰 , 朱岩 , 郭静 , 尹超鹏 , 景川 , 肖波 , 李勇 , 周怡 , 樊东峰 , 武东亚 , 郑月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双分裂导线防风偏固定装置,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包括上联板、下联板、上绝缘子串、下绝缘子串和线夹;上联板位于导线上部,为等腰三角形,三个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孔,顶角处的连接孔用于连接上绝缘子串,底角处的两个连接孔用于连接导线;下联板位于导线下部,为倒等腰三角形,三个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孔,底角处的连接孔用于连接下绝缘子串,顶角处的两个连接孔用于连接上联板;上绝缘子串顶端与上层横担固定连接,底端与上联板固定连接;下绝缘子串底端与下层横担固定连接,顶端与下联板固定连接;线夹成对设置在上联板下部,固定安装在导线上。本发明能够限制导线的位置防止其偏移,能够达到良好的防风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77606.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成套限流接地装置,针对两套接地装置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当电力线路存在过电压情况时,电力铁塔与通信基站接地装置之间存在较高电位差,容易对设备和检修人员构成威胁,严重时将导致通信设备损坏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四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铁塔基础组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发明解决了电力线路过电压情况下两个独立接地系统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同时在固定架内壁的接地连线上安装了限流装置,当接地电流超过限值时,熔断组件会将接地连线断开,保护通信基站的设备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7897.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可靠性约束的主动配电网能源共享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在配电网格中一个配电系统运营商聚集N个能源微网,能源微网与通信基站一一对应匹配;其次,通过通信基站控制能源微网之间的能源共享,并构建能源共享机制的通信可靠性约束模型及通信基站的功率损耗约束模型;然后,根据通信基站功率损耗约束模型构建能源共享机制的最优运行模型;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分段线性方法对通信可靠性约束模型进行线性化求解,进而得到能源共享机制的配电网总体成本最小值。在每个微网满足其物理和通信可靠性约束的前提下,本发明提出的能量共享机制使得基于分布式能源共享的配电网总体成本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98562.3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线缆的保护装置,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包括塔身、基座和塔脚;保护装置包括靴型保护套,靴型保护套位于塔脚和基座;靴型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部分、第二保护部分和第三保护部分,第一保护部分与第二保护部分连接,第二保护部分与第三保护部分连接,第一保护部分与第三保护部分通过紧扣装置活动连接;当第一保护部分与三保护部分连接时,靴型保护套形成一个中空的保护通道。防止线缆受到外力(如动物啃食、机械撞击、盗割等)破坏,还能使得运维人员能轻松对其拆装,方便对内部线缆的抢修或维护,使得共享铁塔的线缆得到多方面有效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83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57625.2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接地缆连接装置,包括:所述安装底槽为具有U形截面的柱形结构,需要连接的两根石墨接地缆连接段在所述安装底槽中沿所述柱形结构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安装底槽U形开口部采用榫卯连接固定。本发明的榫卯结构使本装置连接性更好,减少了连接的步骤,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还具有易拆解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9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42767.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端柔性直流微电网组网,包括多端柔性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可控模块、不可控模块和大电网;可控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控分布式电源、蓄电池储能、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其中,每个可控分布式电源通过一个分布式电源并网装置并入直流母线,蓄电池储能通过储能并网装置接入直流母线,直流负荷直接与直流母线相连,交流负荷通过交流负荷并网装置与直流母线相连;本发明将控制目标简化为直流微电网的母线电压控制,便于控制方式的选取;同时将微电网模块化处理,由以往的“设计微电网”转变为“组装微电网”,将直流微电网划分为多个可控模块与不可控模块,便于节约微电网的建设成本,减少占地面积,方便后续微电网扩展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68219.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块化结构及多模式运行方式,属于微电网模块化设计及运行控制领域,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分成六个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分布式电源或储能的类型和控制方式;六个模块为:PCC模块、交流微网调节模块、交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直流微网调节模块、直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及互联模块。本发明通过并网状态下的直流微网自控模式、互联模块调控模式和离网状态下的孤岛模式间的转换运行为并网型微网中相对“薄弱”的直流微网提供双重保障;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互联变流器组合控制,使微网以一个可变功率的负荷或电源接入大电网;采用包括模块层和微网层的两层控制方法来减少MGCC对通讯系统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89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89528.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变电站整站式即插即用二次设备组件结构,包括二次设备预制舱、预制光缆、就地控制柜和预制电缆,二次设备预制舱与就地控制柜之间通过预制光缆实现即插即用连接,预制电缆用于就地控制柜与变电站一次设备之间的即插即用连接;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腔室通过两个横向承重板由上至下分为站控层二次设备区、间隔层二次设备区和盘线区,两个横向承重板与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支撑板;就地控制柜内部布置过程层二次设备,过程层二次设备包括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智能终端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位置和告警信息。本发明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功能分区、即插即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834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747068.0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回架空输电线路双T接线塔及接线结构,本发明的接线塔包括一竖直钢管塔,该竖直钢管塔自上而下设置有7层横担,二、三、四层的横担设置在主回路I侧的塔面上,为主回路I横担,五、六、七层的横担设置在与主回路I相对的主回路II侧的塔面上,为主回路II横担,主线路I和II拐角外侧的塔面上从上到下设置有6个横担,其中与二、三、四层横担对应的为主回路I出线横担,与五、六、七层横担对应的为主回路II的T形出线横担,本发明实现了同塔双回反向双T接下线,解决了双回路在转角的同时实现双T接下线时难度大、费用高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