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5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9406.3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F18/243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的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网络流量;利用第一流量检测模型对待测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利用第二流量检测模型对待测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检测结果用于表征待测网络流量是否异常,第二检测结果用于表征待测网络流量是否为攻击流量;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确定待测网络流量的流量类别。本发明解决了网络流量检测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30415.9
申请日:2022-09-30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用电数据指标分析规模以上企业活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企业用户信息,筛选用户信息中规模以上企业的用电数据;S2: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企业经营状态和运行态势;S3:根据规模以上企业的企业经营状态和运行态势,获取规模以上企业当年和上一年的月度、季度的指标信息,并建立当年和上年的指标变化曲线;S4:对标变化曲线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区域的指标变化曲线;S5: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行业进行划分,获得行业指标变化曲线;根据区域指标变化曲线和行业的指标变化曲线,完成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行态势的监测和分析,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9934.3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恢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当前系统状态,其中,电力系统处于故障状态,电力系统中存在新能源出力;基于当前系统状态,确定第一控制动作;在执行第一控制动作之后,获取电力系统的更新系统状态,以及确定第一控制动作的动作价值,其中,更新系统状态包括更新后的新能源出力的状态,动作价值用于表示执行动作起到的恢复作用;基于更新系统状态,以及第一控制动作的动作价值,确定并执行第二控制动作;采用确定并执行第二控制动作的方式,重复进行恢复控制,直到电力系统由故障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供电恢复的准确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3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2862.1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智能协同的碳计量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当前数据预测碳排放需求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使用场景,无法进行准确的碳计量与碳预算,针对各种应用场景无法进行适配,实用性不强的问题。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碳计量终端实现了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对能耗设备进行碳数据计量采集;结合用能场景,研究数据安全及加密传输,形成本地安全存储机制;研究碳数据长期、安全的远程管理机制,进行终端层面逻辑及算法研究,完成了基于边缘智能协同的碳计量终端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9524.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智能监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输电线路空中监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输电网络拓扑构建多无人机任务分配模型并进行优化求解,对最优巡检路径的飞行高度进行自适应高度调整;对无人机巡检过程中拍摄的输电线路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若未识别到输电导线则利用无人机姿态调控模型求解到无人机姿态调控参数进行姿态调控。本发明求解得到巡检无人机数目最少、无人机飞行成本低于预设成本阈值且无人机巡检连续性函数值最小的最优巡检路径,避免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过长导致电量不足,无法对所有输电导线线路进行监拍,并根据监拍图像中输电导线的识别结果对无人机姿态进行实时调整,提高输电线路的监拍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94754.X
申请日:2024-07-04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4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其中,该识别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的电能信号;对电能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信号向量;将信号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自注意力网络输出权重特征向量,将权重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时域卷积网络的输入数据,基于时域卷积网络输出时序特征向量,并将时序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输入数据,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输出质量扰动特征向量;基于质量扰动特征向量获取电能信号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于向量机对电能信号的质量扰动进行分类识别的方法,识别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94753.5
申请日:2024-07-04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其中,该评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并网安全运行指标体系从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采集状态指标数据集合;对状态指标数据集合中的状态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状态指标数据集合;基于预处理后的状态指标数据集合构建状态指标向量,并获取状态指标的权重向量;将状态指标向量和权重向量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风险等级;基于风险等级生成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于数学方法对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的方式,评估结果的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0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7531.3
申请日:2023-06-14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站调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源站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分层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能源站环境数据和用户指令,并根据环境数据和用户指令生成智能控制方案;通信模块用于获取各能源站数据和智能控制方案,并根据各能源站数据优化智能控制方案,将优化后的智能控制方案下发到各能源站中;稳压模块用于获取电压稳定性指标和智能控制方案,从而控制各双向换流器的电压。本发明通过分层控制模块优化用户指令生成智能控制方案,并通过通信模块再次对智能控制方案进行优化,从而适应多能流耦合的环境,高效处理不同来源的繁杂数据,有效提高了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设置稳压模块有效解决分层控制模块导致的电压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02820.4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末端业务融合智慧应用系统,涉及电网智慧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展现层,所述展现层的下级电信号连接有数据层,所述数据层下方电信号连接有资源层,所述展示层包括PC客户端展现和移动端展现,所述PC客户端展现具有工单中心、业务中心、驾驶舱、配制中心以及共享中心,所述移动端展现具有移动端工单中心、移动端业务中心、移动端驾驶舱以及我的。本发明通过根据工单类型、工单超期查看待办工单,排序顺序可以进行自定义,并且以图形化对当前用户的工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不同维度展示工单概况,用户可创建工单并发布给指定的角色、用户,对创建完成单尚未派发的工单可进行挂起,对流转到该用户的工单可进行办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30611.6
申请日:2022-09-30
IPC: G06Q30/0204 , G06Q50/06 , G06F16/25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电网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大脑的汽车充电电源的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汽车流量和汽车充电单元的数据,建立汽车密度时分模型汽车充电单元分布模型和汽车充电负荷梯度模型;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汽车电力负荷分布数据和负荷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建立汽车电力负荷的理论模型和汽车电力负荷的实际模型和汽车电力负载梯度模型;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汽车配电设备数据,建立目标区域内的配电设备负担分布模型;根据所建立的上述经过修正模型修正后,计算出汽车充电电源的使用数据,并根据数据对充电电源进行规划。同时通过本方法对应的系统及装置,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源合理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