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42439.1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安全稳定要求的限制短路电流辅助决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针对短路电流越限母线或线路,基于短路电流控制灵敏度筛选出有效控制措施集合;综合当前运行状态已采取的恢复措施集合和有效控制措施集合进行枚举组合形成限制短路电流运行方式辅助决策方案集合;从限制短路电流运行方式辅助决策方案集合中筛选出安全稳定校核辅助决策方案集合;对安全稳定校核辅助决策方案集合中各方案进行预想故障安全稳定校核,依据安全稳定校核结果选取最终的限制短路电流辅助决策方案。本发明在限制电网短路电流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电网安全稳定裕度和输电能力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电网短路电流控制与电网安全性、供电可靠性之间的协调。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147488.6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概率和时域仿真准稳态的相继故障在线评估方法,基于外部气象灾害评估给出的设备故障概率、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按设备故障概率或人工指定生成相继故障序列,对每一相继故障序列按设备故障的次序,计及直流系统的控制保护模型、第二三道防线控制策略、新能源脱网保护、交直流设备保护模型,基于时域仿真进行设备故障后的准稳态运行方式判别和安全稳定、事故事件等级风险评估,并生成准稳态潮流稳定计算数据用于后续相继设备故障的在线安全稳定和事故事件等级风险评估,提升相继故障评估的准确性。本发明方法为实际电网运行中识别高风险相继故障关键环节、阻断相继故障的演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160075.1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想故障集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兼顾外部气象灾害导致的设备故障概率、设备间的空间距离和电气距离进行故障设备组合,并对组合结果进行筛选,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既满足电网安全稳定防控需求,又满足在线实时计算要求的预想故障集,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组合设备故障概率门槛值、空间距离门槛值和电气距离门槛值确保小概率高风险故障纳入计算,有利于电网运行人员实时全面掌握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60075.1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想故障集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兼顾外部气象灾害导致的设备故障概率、设备间的空间距离和电气距离进行故障设备组合,并对组合结果进行筛选,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既满足电网安全稳定防控需求,又满足在线实时计算要求的预想故障集,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组合设备故障概率门槛值、空间距离门槛值和电气距离门槛值确保小概率高风险故障纳入计算,有利于电网运行人员实时全面掌握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147488.6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概率和时域仿真准稳态的相继故障在线评估方法,基于外部气象灾害评估给出的设备故障概率、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按设备故障概率或人工指定生成相继故障序列,对每一相继故障序列按设备故障的次序,计及直流系统的控制保护模型、第二三道防线控制策略、新能源脱网保护、交直流设备保护模型,基于时域仿真进行设备故障后的准稳态运行方式判别和安全稳定、事故事件等级风险评估,并生成准稳态潮流稳定计算数据用于后续相继设备故障的在线安全稳定和事故事件等级风险评估,提升相继故障评估的准确性。本发明方法为实际电网运行中识别高风险相继故障关键环节、阻断相继故障的演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32294.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型控制的储能逆变器并网系统稳定性改善方法,包括:基于预构建的储能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采用级联系统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析储能逆变器控制参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储能逆变器控制参数的影响确定和修改改善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储能逆变器控制参数;判断储能逆变器控制参数修改后并网系统稳定性是否有效改善,若否,则基于预构建的有源阻尼控制的储能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基于有源阻尼控制的储能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采用级联系统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析有源阻尼控制参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有源阻尼控制参数的影响确定和修改改善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有源阻尼控制参数,能够有效改善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7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29341.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M5/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角形模块化多电平交‑交变换器的支路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电路拓扑结构,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建立支路功率方程;步骤2:分别从输入相单元和输出相单元的角度,划分出子换流器A、B、C和U、V、W,用总功率、子换流器间的功率偏差量以及子换流器内两支路间的功率偏差量来表示六个支路的能量不平衡度,实现支路功率的分层分解;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层次化功率方程进一步运算,通过电网电流的坐标变换和正负序分解,建立支路功率的层次化模型;步骤4:基于所建立的支路功率模型,提出Hexverter支路能量控制策略。本发明能够降低控制器设计难度,快速计算平衡参数,实现Hexverter的支路能量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0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06212.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AMS的电网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待辨识的电力系统元件的状态空间模型,确定待辨识参数及输入输出变量;S2:从WAMS中获取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并对所述输入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S3:对所述状态空间模型的可辨识性进行分析;S4:采用数据转化法,利用预处理后的所述输入输出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及求解。本发明利用WAMS实时测量数据就能够在线滚动辨识电网参数,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电网参数的在线校核,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7987.9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伏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首先,基于至少一个光伏电池片对应的电池片图像确定设备关系图谱;其次,基于设备关系图谱中目标光伏电池片对应的电池片关系图谱,确定出目标光伏电池片对应的电池片状态向量;然后,基于目标光伏电池片对应的电池片状态向量和至少一个待确认的光伏电池片状态信息各自对应的电池片状态向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出目标光伏电池片对应的至少一个光伏电池片状态信息。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伏设备检测的可靠性相对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11079.3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通道耦合约束下送端电网外送能力区间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输电通道的稳定限额;生成电网当前运行状态潮流数据;根据当前运行状态潮流数据构建二阶锥松弛的送端电网外送能力评估模型;获取送端电网直流数据;通过直流运行状态进行枚举组合;计算直流运行状态组合下送端电网的外送能力。本发明计算出各输电通道的稳定限额并作为送端电网外送能力评估模型的约束条件,以送端电网发电机组有功出力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二阶锥松弛的送端电网外送能力评估模型,对直流运行状态进行枚举组合并计算每个直流运行状态组合下送端电网外送能力,得到送端电网外送能力区间,能够支撑电网安全以及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