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020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685255.5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的测试系统及方法,通过信息旁路侦听方式,根据预先配置好的网关机输入输出映射规则,获取数据通信网关机输入输出报文时间戳从而得出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测试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的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577669.1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毅昊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动系统CID的智能变电站远动系统测试装置,通过解析具体工程所生成的远动CID文件,产生测试用例,自动完成测试系统的测试用例配置;利用所形成的测试用例对于远动系统告警信息进行自动测试;同时通过KVM,读取集控站的画面,对于每个远动告警信号测试结果的进行人工辅助评价,并建立远动告警信息的测试记录文档,实现工程管理。利用远动系统测试装置可构成实时、人工辅助闭环、高效测试体系;为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快速测试提供了必要条件,提高了变电站的建设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29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071214.7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辅助分析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网络分析设备、站控层交换机、过程层交换机以及监控系统主机;网络分析设备通过站控层交换机与后台连接,过程层交换机独立组网后与后台单独连接,软件系统部署于监控系统主机上;软件系统包括全景数据解析模块、前置通信模块、逻辑组态模块、分析展示模块;本发明针对现有智能变电站内二次设备告警信息数量大且分析深度不够的盲区,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辅助分析系统,能够深度处理大量的告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15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317588.8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延时补偿特性的智能变电站跨间隔MU同步录波方法,目前智能变电站中故障录波器的录波信息为经插值处理后的信息,而非原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故障录波信息不严格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在考虑不同间隔合并单元固有延时的基础上,选取主MU通道作为基准参考,进一步修正跨间隔MU通道延时补偿,实现了原始故障信息的准确提取,有利于提高故障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考虑延时特性补偿的故障录波装置录波配置文件值修改方法,在保留原始录波信息的基础上不影响后续计算分析,弥补了现有录波方式的不足,对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92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09235.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配置管控CRC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生成母线保护总的虚端子校验码以及母线保护各间隔设备的过程层接收及发送虚端子校验码;将CRC校验模块在智能变电站发生变化前和智能变电站发生变化后生成的相应校验码进行比对计算,针对CRC校验码不一致之处,确定发生变化的间隔设备的过程层。本发明在母线保护原有虚端子校验码基础上,增加母线保护各间隔设备的过程层接收及发送虚端子校验码,可准确的确定发生变化的间隔设备的过程层,即需要开展现场验证的间隔回路,及时发现误改、错改等潜在风险情况,缩减检验范围,提升配置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管控水平,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母差管控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18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87360.2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刘赛男 , 杨德慈 , 李虎 , 孙立浩 , 郭松宇 , 杨琳 , 胡国伟 , 杨毅 , 廉伟 , 王丽 , 张明耀 , 刘树华 , 姜侨娜 , 曲世凯 , 刘亭亭 , 徐桢 , 杨帆 , 王继平 , 蒋伟 , 姜永昌 , 徐学军 , 王茂成 , 潘宏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回路复合塔头及一种窄基输电塔,其结构简单、塔头尺寸小、机械强度增加、绿色环保。一种双回路复合塔头,包括竖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元宝支架,所述元宝支架包括关于竖直支架对称的第一横担(1)和第二横担(2),关于竖直支架对称的第三横担(3)和第四横担(4),所述第一横担(1)、第二横担(2)、第三横担(3)和第四横担(4)上均设置有线路挂点,所述第一横担(1)和第三横担(3)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横担(2)和第四横担(4)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横担(1)和第三横担(3)上的线路挂点不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二横担(2)和第四横担的线路挂点不在同一竖直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15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219510.7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体化测试平台、光纤接口、测试工作站、交换机、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和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一体化测试平台通过光纤接口与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相连接,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交换机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一体化测试平台还通过测试工作站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快速的实现了对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高效测试,解决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体积狭小,缺乏测试方法的问题,满足了模块化建设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测试需求,提高了测试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06299.0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层分布混成计算架构体系,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混成计算架构体系包括三层独立的子体系,所述子体系为通信层混成计算体系、二次设备层混成计算体系和信息物理系统混成计算体系,各子体系支持对本层模型不同的特性的分析与处理;各子体系之间通过数据交互接口进行相互通信;针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多时间尺度、多管理主体、数据交互安全性和模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布的计算算法体系和模型简化方法,建立了模型和算法按需响应的机制,实现了对复杂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模型的合理简化、快速计算和精确分析,并且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76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021067.2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罗氏线圈暂态仿真的继电保护动作延时分级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测试主机;上位机中设有数据源生成模块和延时测试模块;测试主机包括主控制器、数据生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D/A模块、A/D模块和采集接口模块。本发明首先通过数据源生成模块建立罗氏线圈在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的暂态仿真模型,然后将暂态仿真数据实时发送至测试主机,通过数据生成模块和D/A模块将微分的小模拟量信号发送至采集器,建立整间隔的动态模拟数据。同时以上述小模拟量信号作为标准源,再采集串行数据信号、合并单元的9‑2数据、数字化继电保护的GOOSE数据以及智能终端的开关量,从而建立一整套测试系统,即可分别测试这些信号相对于暂态标准源的延时以及整体动作延时。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063398.3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的优化减载方法,配网各节点上传当前时刻的可中断负荷量以及负荷优先级至根节点的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根据上传信息和潮流约束建立考虑外网等值的优化减载模型;集中控制器通过二阶锥松弛的方法将非线性潮流约束转化为凸的二阶锥形式,从而快速计算出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影响的优化减载量,并将该信息下达至各节点控制单元;各节点执行减载动作后,测量单元监测节点电压是否恢复到额定范围,判断是否完成本轮减载过程。本方法能够在含大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实现快速、精准的减载控制,最大限度恢复配网电压,同时保证了分布式电源电压不越限,避免了不恰当的减载引起分布式电源过电压跳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