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028264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513610.7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的温升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电子产品在工作时的温度变化,包括:控温试验箱、温度传感器、工作电源、无线信号放大器以及计算机;其中,控温试验箱的内部放置电子产品,用于提供可调节的模拟工作环境温度;工作电源连接电子产品,用于为电子产品提供电源;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吸盘,吸附于电子产品上,用于监测电子产品的工作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发送至无线信号放大器;无线信号放大器连接控温试验箱,其天线穿入控温试验箱,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连接控温试验箱,用于采集控温试验箱的模拟工作环境温度,并根据温度信号以及模拟工作环境温度生成电子产品的温升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03572958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97225.5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虚负载式电能表走字架,应用于电能表技术领域,包括电能表安装表位、挂表架、虚负载和磁场干扰圈;其中,电能表安装表位为多个,装设于挂表架上并连接虚负载和待测电能表;虚负载将电能表现场环境模拟量通过电能表安装表位传输给待测电能表;挂表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磁场干扰圈装设于挂表架上且环绕电能表安装表位,用于产生工频磁场或恒定磁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挂表架以解决挂表架受环境影响自身容易腐蚀的问题,在走字架设备中增设虚拟负载以模拟电能表现场环境,并且通过增设磁场干扰圈来模拟磁场对电能表的影响,扩展了电能表走字架的功能,提高了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049727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695303.X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辐射抗扰度实验装置及系统,对被测电能表的抗扰度进行测试,射频辐射抗扰度实验装置包括:信号源、标准源以及标准表;标准源、标准表以及被测电能表相互连接,被测电能表设置于电波暗室,信号源、被测电能表以及标准表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连接到外部控制设备;信号源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外部控制指令,对被测电能表施加不同频率的电磁干扰信号,标准的表的测量数据和被测电能表的实测数据均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外部控制设备以进行射频辐射抗扰度实验。试验过程中每个步进均进行误差测试,可实现在电磁场辐射骚扰过程中的电能表误差测试;试验后通过外部设备生成对智能电能表的误差敏感点曲线,对不同智能电能表性能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4669617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256296.3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短距离电力通信用微功率无线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包括:多功能电磁波小室,用于安放被测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以隔离外界环境影响;侦听设备,用于监听被测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交互通信,将监听数据提供给工控设备;标准协议信号源,用于向综合测试仪和工控设备提供标准协议信号源;综合测试仪,用于在标准协议信号源的控制下通过与被测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交互,获得测试数据并提供给工控设备;工控设备,用于在标准协议信号源的控制下根据侦听设备提供的监听数据和/或综合测试仪提供的测试数据,判断被测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的协议一致性,从而实现对短距离电力通信用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的协议一致性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04190766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40336.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对漏电保护器影响的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正弦模拟载波信号;功率放大器,与信号发生器相连接,用于将正弦模拟载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耦合器,与功率放大器、漏电保护器相连接,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正弦模拟载波信号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后的正弦模拟载波信号注入至被测的漏电保护器;负载,与漏电保护器相连接;去耦电路,与漏电保护器相连接,用于将漏电保护器输出的正弦模拟载波信号进行去耦,并将去耦后的正弦模拟载波信号注入至示波器;示波器,与所述的去耦电路相连接,用于显示注入至示波器的正弦模拟载波信号的幅值。该系统实现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与漏电保护器的电磁兼容性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03965644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20997.7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W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集成系统,包括传感器、采集中控终端以及测试主站系统,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采集中控终端相连接,用于感应被测的智能电能表周围的环境参数,并将所述的环境参数传送至所述的采集中控终端;所述的采集中控终端,通过全双工串口与所述的测试主站系统相通信,用于存储所述的环境参数;所述的测试主站系统,与所述的采集中控终端相连接,用于读取所述采集中控终端上存储的环境参数,并将所述的环境参数进行存储。最终得到智能电能表所处的各自然环境应力下环境参数的变化,为智能电能表的测试提供了准确的模拟实验环境的数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8224474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21533244.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能瑞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电计量设备故障监控装置,包括: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与用电计量设备故障相关的源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所述源数据提供给故障分析设备,并接收所述故障分析设备返回的用电计量设备故障分析结果;所述故障分析设备基于Xgboost算法建立的机器学习的模型,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故障分析结果;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所述源数据和所述故障分析结果;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故障分析结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04164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306280.4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CIE‑SSD环境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用电信息;数据存储设备,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存储用电信息;数据传输设备,分别与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显示设备连接,用于将数据存储设备存储的用电信息传输至数据显示设备;数据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用电信息;其中,数据传输设备基于PCIE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存储设备包括SSD。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速度及稳定性,有利于快速实时地对用电信息进行计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5091901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862829.2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北斗通信机及使用该北斗通信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其中,北斗通信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天线,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与北斗卫星之间进行数据包的收发;缓存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天线连接,用于缓存所述数据包;定时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缓存器连接,用于设定所述缓存器通过所述天线向北斗卫星传送所述数据包的时间周期。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卫星通信链路,同时利用二级数据缓存机制保证国网通信协议数据包不会遗失。
-
公开(公告)号:CN204832465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499215.2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寿命的检测系统,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整组电池测试设备,该整组电池测试设备通过通讯接口与一计算机通信连接;该整组电池测试设备还通过动力接口与各待测电池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所述待测电池工作时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卡;该整组电池测试设备用于控制待测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其中对待测电池的充电过程采用标准的恒流充电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当前通过未考虑实际行驶工况的恒流充放电实验方式来检测动力电池寿命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实验的有效性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