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027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609428.8

    申请日:2010-12-28

    Inventor: 李继 董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的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池,包括按进水顺序布置并依次连通的进水廊道、曝气廊道、配水区、反应区和出水槽,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为出水端,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为入水端,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与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曝气廊道与反应区分开设置,避免了曝气造成的水流扰动对水力效率的影响;曝气廊道与配水区通过狭窄通道连接,增加了臭氧浓度在水中的均匀分布;设置了穿孔板和出水堰,使水流在反应区内上升速度均匀分布,获得了接近完全推流式的水力流态。反应区因此消毒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20636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24237.X

    申请日:201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提供密封反应容器,在密封反应容器内设置结晶沉淀板,在结晶沉淀板上铺设结晶沉淀载体,将废水导入所述结晶沉淀载体上,使废水在结晶沉淀载体上以浸润状态进行导流,形成液膜,往密封反应容器内注入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扩散溶解进入结晶沉淀载体上导流的所述液膜中,与液相中的金属离子异相结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尤其可有效去除含有大量络合剂的化学镀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且运行成本低,不会产生沉淀污泥,有利于实现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0276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609428.8

    申请日:2010-12-28

    Inventor: 李继 董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的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池,包括按进水顺序布置并依次连通的进水廊道、曝气廊道、配水区、反应区和出水槽,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为出水端,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为入水端,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与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曝气廊道与反应区分开设置,避免了曝气造成的水流扰动对水力效率的影响;曝气廊道与配水区通过狭窄通道连接,增加了臭氧浓度在水中的均匀分布;设置了穿孔板和出水堰,使水流在反应区内上升速度均匀分布,获得了接近完全推流式的水力流态。反应区因此消毒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6359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7728.3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中的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及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进水泵、将来自所述进水泵的水进行反硝化处理的反硝化池、将来自所述反硝化池的水进行氮气吹脱的氮气吹脱池、将来自所述氮气吹脱池的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反硝化池为活性污泥法反硝化池,所述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管路和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回流管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氮预分离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常规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复杂、反冲洗频繁和对原水碳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5734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07723.0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中的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曝气生物装置及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依进水顺序连接排列的进水泵、将来自所述进水泵的水进行同步反硝化除磷的同步反硝化除磷池、将来自所述同步反硝化除磷池的水进行沉淀的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泵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同步反硝化除磷池为活性污泥法同步反硝化除磷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常规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复杂、反冲洗频繁和对原水碳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了构筑物的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和成本,有利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广泛应用。

    一种促使臭氧快速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0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305266.6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使臭氧快速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向含有污染物的水中,投加臭氧和硫代硫酸盐,迅速混合反应,即促使了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速度极快,应用于水处理时可降低成本;不必调节水体pH值,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均可快速反应,且无二次污染风险,有利于产业化应用。

    一种去除臭气的生物-喷雾组合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52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42698.X

    申请日:2013-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臭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去除臭气的生物-喷雾组合除臭工艺及其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臭气的生物-喷雾组合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臭气进行生物滴滤除臭;S2、对生物滴滤除臭后的臭气进行喷雾除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去除臭气的生物-喷雾组合除臭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生物法快速去除大部分臭气,生物法投资成本低;然后对剩余的臭气采用喷雾法处理,停留时间短,化学药剂用量少,运行费用低。本发明整合了生物法和化学法的优点,在投资和运行成本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曝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8971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96678.0

    申请日:2011-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配水区、承托层、生物填料层、清水区,配水区内设置有进水分布管和第一曝气分布管,清水区连接有出水管,在生物填料层中设置有第二曝气分布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二次曝气的曝气方式,增加了滤池异养菌和硝化菌交界区的溶解氧浓度和传质效率,优化了溶解氧沿生物填料层高度的分布,不但节约了曝气能耗,而且有效的促进了硝化菌的大量繁殖,提高了硝化效率,从而提高了NH4+-N的去除率,并且抑制了碳源的消耗,为后续反硝化单元保留必要的碳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