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4338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67083.7
申请日:2011-09-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它是由含有分子内酰胺环的罗丹明6G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共同负载在二氧化硅上形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检测细胞溶酶体内pH值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含有碱敏感的FITC荧光分子和酸敏感的罗丹明-内酰胺分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比率法进行检测溶酶体的pH,在囊胞性纤维症、哮喘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43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90721.2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类罗丹明6G衍生物的应用,涉及一类具有分子内螺环的罗丹明6G衍生物作为细胞溶酶体荧光染色剂的用途。所述一类罗丹明6G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分子内5员环罗丹明6G衍生物,所述一类罗丹明6G衍生物可作为细胞溶酶体荧光染色剂用于高选择性、长期稳定标记细胞溶酶体。有益效果是:(1)一类含有氨基的、具有分子内5员环的罗丹明6G衍生物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细胞的溶酶体荧光标记物质;(2)罗丹明6G衍生物在细胞内的保留时间长,光稳定性高;(3)该类罗丹明6G衍生物可以用于长时间标记、跟踪细胞内溶酶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75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71898.6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1/765 , A61P31/18 , A61P31/12
Abstract: 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的用途,涉及一种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提供一种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的用途。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可作为抗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的杀微生物剂,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在生殖系统的感染。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对HIV-1的感染有很强抑制效果,达到半抑制率的剂量为0.01μg/mL;由于对细胞的毒性很低,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可以作为有效的杀微生物剂,置于阴道或直肠内预防HIV-1的性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75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71865.1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1/765 , A61P31/18 , A61P15/16
Abstract: 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的用途,涉及一种聚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作为杀微生物剂用于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在生殖系统的感染,或作为外用避孕药。提供一种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的用途。所述的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作为抗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的杀微生物剂。所述的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马来酸钠)作为外用避孕药,抑制精子参与受孕。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022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71442.X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22/38 , A61K31/785 , A61P15/18 , A61P31/18
Abstract: 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甘露糖基马来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交替-甘露糖基马来酸)以及其作为外用避孕药和抑制艾滋病病毒-1型传染方面的医疗用途。其组成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聚苯乙烯30%,聚(苯乙烯-交替-甘露糖基马来酸)70%,分子量为22000。可用于制备外用避孕药物。可用于制备外用抗艾滋病药物。
-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818002.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1/2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细胞内质网自噬成像分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为荧光探针ER‑proRed,其结构式为#imgabs0#在FHR的作用下,本发明在内质网内富集,发出绿色荧光;当发生内质网自噬时,本发明伴随着内质网进入酸性溶酶体,开启酸响应的强烈红色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内质网自噬过程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7287.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221/14 , C07D491/2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化合物为ER‑Green或ER‑Green‑proRed。本发明中的ER‑Green可以特异性靶向细胞内质网并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当用多聚甲醛固定细胞时,ER‑Green仍然保留于细胞内质网中;本发明中的ER‑Green‑proRed首先特异性靶向细胞内质网,发出绿色荧光,当发生内质网自噬时,伴随着内质网进入酸性溶酶体,发出酸响应的红色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内质网自噬过程的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18002.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1/2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细胞内质网自噬成像分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为荧光探针ER‑proRed,其结构式为在FHR的作用下,本发明在内质网内富集,发出绿色荧光;当发生内质网自噬时,本发明伴随着内质网进入酸性溶酶体,开启酸响应的强烈红色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内质网自噬过程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0160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0016493.6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罗丹明‑唾液酸缀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溶酶体成像应用,涉及罗丹明‑唾液酸缀合物。在罗丹明‑唾液酸缀合物中,连接罗丹明与唾液酸的连接臂采用酰胺键或其它结构。将9‑氨基唾液酸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罗丹明X‑5羧酸酯加入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至pH9,反应过夜,除去反应体系的溶剂,利用HPLC分离得到罗丹明‑唾液酸缀合物。准确地定位活细胞溶酶体,信噪比高;在溶酶体中发射红色荧光,溶酶体酸度变化,探针保持强荧光;在溶酶体中的滞留不依赖于溶酶体的酸度;对溶酶体进行实时荧光成像;用于溶酶体进行超高分辨率的随机重构荧光显微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