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4816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47205.6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赵金保 张鹏 王静

    Abstract: 一种陶瓷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陶瓷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隔膜,在聚合物隔膜的单侧或两侧上涂覆高热传导电绝缘性纳米材料。所述高热传导电绝缘性纳米材料可采用BN纳米线、BN纳米颗粒、BN纳米管等。制备方法:将高热传导电绝缘性材料加入到聚合物溶液中,再涂覆到聚合物隔膜上,挥发溶剂后得到固态聚合物膜,即所述陶瓷涂覆隔膜。所述陶瓷涂覆隔膜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应用。制备的具有高热传导性的陶瓷隔膜,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陶瓷涂覆隔膜,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并有很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操作性强。

    一种复合陶瓷隔膜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019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59614.0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陶瓷隔膜以及含有该隔膜的电池。该复合陶瓷隔膜包括聚合物隔膜基材以及陶瓷层,所述复合陶瓷隔膜是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海泡石粉体及分散剂配成浆液,对聚合物隔膜基材单面、双面涂覆或浸渍制成陶瓷层,进一步干燥制得。海泡石陶瓷粉体具有比表面大、吸附性强、质轻、隔热、绝缘、抗腐蚀及热稳定等性能。另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具有解束的作用,使纤维束状海泡石转变为分散均匀的纤维状,提高了隔膜的应力,形成的陶瓷层改善了聚合物隔膜基材的浸润性和热稳定性,可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安全隔膜。

    一种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70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62313.0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赵金保 张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H01M10/0525 H01M2220/30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聚合物电解质。将聚合物粉末溶解于溶剂中超声,除去体系的气泡后,取聚合物溶液在基底上流延成膜,预成膜后,浸入沉淀浴中进行相反转过程,将聚合物膜取出,浸入水中清洗后烘干,然后浸入无水乙醇中清洗后取出,再淋洗,烘干;然后置于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中,将反应腔抽到20kPa以下的低真空并加热,将前躯体通入反应腔,通入水蒸气使前躯体发生水解,用氮气清洗去除未发生反应的水蒸气,前躯体?高纯氮气清洗?水蒸气?高纯氮气清洗过程定义为一个沉积循环,沉积循环1~1000次后,得到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的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可在锂离子电池等化学电源体系中应用。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6471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7462.4

    申请日:2014-07-10

    Inventor: 赵金保 张鹏 石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H01M2/145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隔膜包括隔膜材料基材,在隔膜材料基材表面涂布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粘结剂为水溶性粘结剂,保护层浆料所用的溶剂为水。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无机颗粒粉体与水性粘结剂、溶剂混匀,得混合粉体;2)用涂膜器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体涂覆在普通市售隔膜的单层或者双层表面,真空烘干,除去溶剂,即得复合隔膜,复合隔膜的厚度可以通过浆料浓度以及涂膜器的参数来调节。所述复合隔膜可在制备二次电池中应用,取代现有陶瓷隔膜,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等。

    无机有机复合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原位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62808.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机有机复合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利用辐射源所产生的射线的高比能量,引发电池内的聚合物单体在无机固态电解质颗粒之间进行原位聚合,不仅解决了无机固态电解质颗粒之间界面阻抗过大的问题,也解决了无机固态电解质颗粒与电极界面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原位辐照聚合的方式将无机固态电解质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和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界面稳定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了电池内部的界面稳定性,提高了全固态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原位辐照聚合技术,为大规模制备全固态电池提供了商业前景。

    基于辐照接枝的高电导率聚合物单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828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62800.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辐照接枝的高电导率聚合物单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应用于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具体涉及一种无需添加小分子增塑剂即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聚合物单离子导体。本发明还涉及该聚合物单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辐照接枝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等化学电源体系的应用及以该聚合物单离子导体为基础的电池。本发明提供的高电导率全聚合物单离子导体,因阴离子集团分散且主链具有柔性,相比于传统单离子导体具有更高的锂离子电导率(3×10‑4S/cm)和迁移数(0.99)。该聚合物基单离子导体用于锂电池可有效提升锂金属负极的循环效率,并抑制电池内短路造成的起火爆炸,使安全性大大提升。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231455.4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激活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质结构,解决了热电池热激活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将电池内部的具有导离子结构的电解质用不导离子的惰性层包裹起来,使得电池在贮存时内部没有离子通路,电池可以长时间贮存而不发生自放电,电池可以长时间贮存而不损失电量。包裹电解质的不导离子的惰性层是可以根据电池使用环境灵活选择的,进而实现激活温度和激活形式的灵活调节。

    一种全固态电池界面缓冲层、制备方法及其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204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62775.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界面缓冲层、制备方法及其电池。所述全固态电池界面缓冲层设置于全固态电池的电极极片和固态电解质层之间,组成包括锂盐、聚碳酸酯;还包括(a)纳米二氧化硅、(b)纳米二氧化钛、(c)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的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无机固态电解质层和界面缓冲层;按照正极极片、界面缓冲层、固态电解质层、界面缓冲层、负极极片的顺序通过叠片工艺组装成固态电池;所述界面缓冲层能够减弱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离子电导率,可以避免无机固态电解质层和电极之间接触而发生副反应,显著改善了固态电池的界面性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790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31326.4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由含有第一无机颗粒的单离子导体聚合物以纳米纤维的形式交织、互穿形成的网络骨架,以及由含有第二无机颗粒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熔融形成的填充介质,所述填充介质将网络骨架内的孔隙填满。本发明利用多喷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含无机颗粒的单离子导体聚合物和离子导电性聚合物以纳米纤维形式交织、互穿的多孔膜,再利用热压的方式使离子导电性聚合物熔融并填满多孔膜的孔隙,最后经烘干得到固态电解质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