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伏高压电场增强液相色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84814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54755.7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万伏高压电场增强液相色谱系统,涉及液相色谱系统。设有高压纳流泵、进样阀、连接管、二通、捕集柱、四通、放空阀、左铂丝电极、毛细管长柱、紫外检测器、三通、右铂丝电极和高压直流电源;所述高压纳流泵的出口接进样阀的进口,进样阀的出口经连接管接二通的一端口,二通的另一端口经捕集柱接四通的一端口,四通的第二端口经毛细管长柱接三通的第一端口,四通的第三端口接左铂丝电极,四通的第四端口接放空阀,三通的第二端口接右铂丝电极,三通的第三端口排废,左铂丝电极和右铂丝电极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连接。提高液相色谱的选择性和分离度。充分发挥色谱与电泳双重分离机理的作用,获得显著提高的分辨能力和色谱与电泳耦合的分离度最大化。

    一种纳米填料毛细管色谱微柱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483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10772.5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填料毛细管色谱微柱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填料毛细管色谱微柱制备。所述纳米填料毛细管色谱微柱制备装置设有离心机和离心填充装置,离心填充装置设有可拆卸PEEK接头、PEEK接口、PTFE套管、毛细管及离心管。取纳米粒子分散于丙酮中,浓度控制为1~50μg/μL,匀浆溶液混匀后振荡,得匀浆液;截取一段弹性石英毛细管,将粒径尺寸略大于毛细管内径的单个贯穿孔硅球压入毛细管一端作为出口柱塞;将带有出口柱塞的毛细管固定在离心填充装置中,在储液槽中注入匀浆液,称重离心,进行固定相填充;离心完成后,取下填充好的毛细管,在毛细管入口端填入一颗贯穿孔硅胶颗粒作为入口柱塞,即得纳米填料毛细管色谱微柱。

    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粒径均一可控色谱填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688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4209.0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粒径均一可控色谱填料的方法,涉及色谱填料的制备。将四甲氧基硅烷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聚乙二醇加入乙酸溶液中,在冰水浴下水解成水解液,再加入水溶性碱性氨基酸,超声至完全溶解后作为分散相;将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油中作为连续相;将分散相引入微流控芯片的水平通道中,另将连续相引入微流控芯片的竖直通道中,在水平通道与竖直通道的界面处,调节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比率,产生不同粒径的液滴;将液滴分别在30~50℃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10~14h和60~80℃条件下环氧开环反应10~14h,再分别用异丙醇和甲醇水溶液交替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产物。

    一种毛细管固相萃取微柱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3073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416485.9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毛细管固相萃取微柱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型固相萃取柱。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精确控制柱床长度(小于等于1cm)的毛细管固相萃取微柱的制备方法。将所要填充的颗粒填料加入丙酮中制备成匀浆;将单个二氧化硅多孔微球压入毛细管末端,制备出口柱塞;使用注射器抽取所制得的匀浆,将注射器安装在手动泵上,然后将毛细管柱入口端与注射器相连,使用手动泵驱动匀浆进入毛细管柱完成柱床填充;将填充完的毛细管柱的入口端压入二氧化硅多孔微球作为入口柱塞,即完成毛细管固相萃取微柱的制备。

    一种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

    公开(公告)号:CN21222626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676642.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涉及微纳流管道。由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组成,通过施加外力产生定向形变设置应力形变点,将两根毛细管进行无死体积连接,形成具有耐压性能的管路接口;两根毛细管外侧依次包裹有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聚合物套管设在毛细管与金属套管中间,金属套管设于在接口最外层。利用不同材质套管的物理形变和机械性能差异,通过施加外力产生定向形变,将两根毛细管进行无死体积连接,避免使用二通、螺丝和韧环等传统连接器件,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耐压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经济可靠;接口在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的双重形变的加合下,耐压性能更强,且增强了接口部件的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微纳流管路的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274688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473724.2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涉及色谱柱制备领域。包括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连续相输入毛细管、液滴输出毛细管、连接毛细管和三通;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贯穿三通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一端呈锥状,锥状端位于输出端一侧;液滴输出毛细管的一端套接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锥状端,且液滴输出毛细管和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交接处具有间隙;交接处外套设有连接毛细管,连接毛细管的一端插接于三通的输出端,并与三通内部连通;连续相输入毛细管的一端插接于三通的第二输入端,并与三通内部连通。所述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微球具有高单分散性,适用于作为各种规格毛细管柱塞的二氧化硅微球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