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优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99923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0602336.4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优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获取各区域的输电网络的相关数据、系统扩建系数和安全因数;根据节点信息和线路信息将直流线路的标准长度加到各交流线路中,得到处理后交流线路长度;对直流线路进行等效处理;采用潮流比较法,计算等效处理后的输电网络的各线路的第一潮流变化量;根据第一潮流变化量和处理后交流线路长度得到线路对应的节点的基本兆瓦公里;根据各节点的基本兆瓦公里得到区域边际兆瓦公里;根据系统扩建系数、安全因数和区域边际兆瓦公里计算得到输电成本;根据输电成本优化输电线路。通过输电成本可调整优化线路,重新规划电网的网络结构,使输电线路的布局合理,从而降低输电成本。

    输电费用分摊设计方案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96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63913.5

    申请日:201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费用分摊设计方案的优化方法和系统。首先获取预设区域的信息,该信息包括预设区域内的联络线、联络线的线路长度、与联络线相连的节点以及节点的基本功率,基于广义发电分布因子和广义负荷分布因子的方法计算得到节点的边际兆瓦公里,再根据节点的边际兆瓦公里计算节点的初始分摊费用,得到输电费用分摊设计方案,当初始分摊费用不满足预设的收益比例时,通过预设的修正常数对初始分摊费用进行修正,优化输电费用分摊设计方案。这样得到的优化后的输电费用分摊设计方案能够保证电网公司的合理收益,有效促进市场竞争和发展,推动电网合理规划建设,为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很好的引导。

    电网的网络线路结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996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02411.7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的网络线路结构规划方法及装置,根据各网络线路的功率变化量以及长度,获取电网中各节点的交流兆瓦公里,将直流线路的长度分摊至跟踪到的各发电节点以及跟踪到的各负荷节点,以获取电网中各节点的直流长度分摊值,根据直流分摊长度,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直流兆瓦公里,将各节点的交流兆瓦公里与各节点的直流兆瓦公里相加,获得各节点的总兆瓦公里,总兆瓦公里考虑了交流兆瓦公里和直流兆瓦公里,从而计算的各区域输电过网费更合理,根据各区域输电过网费和新增节点,规划电网的网络线路结构,由于各区域输电过网费更合理,有利于规划新增节点与哪个区域内的节点连接以确保新增节点经济效益,从而,使新增节点合理地规划至电网。

    一种基于修正线损率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8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52909.5

    申请日:201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G06Q30/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修正线损率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先结算优先结算的交易;2)对其它送电方,计算各送电类型的结算上网电量;3)根据各送电方结算上网电量、核定线损率和购电方的实际落地电量计算线损率修正值;4)计算各交易类型的结算落地电量;5)计算两个购电方的互送电量;6)判断当月购电方之间的互送情况;7)计算购电方1侧结算落地电量;8)得到各方送购电方1的结算落地电量。本发明基于修正线损率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结算线损异常的问题,为各种类型的跨省区电能交易提供结算依据。本发明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基于模糊控制的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1133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1136.9

    申请日:2012-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控制方法,该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微网技术领域。在传统PID控制基础上,引进模糊控制及其实现方式,包括模糊化、模糊规则、模糊推理、解模糊和PID控制等重要组成部分。将微网频率偏差和微网频率变化率模糊化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根据模糊控制规则来输出有功出力控制的PID控制参数,最终输出电池储能系统的有功出力参考值Pref,以此控制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的有功出力。与传统PID控制相比,本方法对微网并网/孤网运行模式切换以及电网运行参数的非线性与时变性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有效提高电池储能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精度和微网的频率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