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源机制动态切换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6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0237.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源机制动态切换方法包括:在执行业务SQL前,根据业务数据选择指定数据库对应在应用程序中的JDBC数据源;实现动态切换的机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编码层面,同一个项目中创建多个数据源,采用ifelse的方式,直接根据条件在代码中路由,Spring中有动态切换数据源的抽象类支持;第二种是扩展ShardingSphere‑JDBC,修改SQL路由机制,增加动态切换数据源机制。使用分库+分区表方式进行数据分片比较契合南网实际项目开发。分库采用按省方式,一次接口请求过程中,SQL一般只需要路由到指定省数据库实例中,分表采用数据库分区表实现,对业务开发透明。

    一种面向电网领域的共享服务中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93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09874.3

    申请日:20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服务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面向电网领域的共享服务中心系统,包括多维业务模型单元、共享业务建模单元、共享服务元模型单元,多维业务模型单元基于业务类型对业务进行分类,并构建多维业务模型,共享业务建模单元基于业务场景用于对业务进行建模处理,共享服务元模型单元基于共享业务建模单元构建共享服务元模型对相关资产进行结构化的管理,约定共享业务与服务的基本形态,形成共享业务与服务相关各元素规范、清晰的定义。以业务变更为牵引,从“流程驱动”向“场景驱动”转变,有效识别定义共性与个性化业务需求,不断通过数据来挖掘新的业务需求和优化业务实现过程,赋能业务场景灵活配置,帮助实现业务资产化。

    一种实现电网数据共享访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606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05829.4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访问技术领域的一种实现电网数据共享访问的方法,包括数据访问系统,数据访问系统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上传;由数据备份模块对电网数据进行备份、且生成电网数据的数据库,同时对电网数据设置映射条件;由数据访问模块提供数据库访问请求,且生成数据库映射条件,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下载;由访问共享模块对由数据访问模块所访问的电网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电网数据访问频次。通过数据备份模块设置数据库的访问映射条件,这样在对数据进行访问时,通过设置访问映射条件能够快速调出备份数据库中的相关电网数据,这样不会对原始的数据库产生负载压力,且能够高效调取访问数据。

    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以及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052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887847.9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以及服务器,网关中TCP/IP协议栈模块从外网接口接收网络数据包,将网络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得IP数据包,并将IP数据包发送至VPN通信协议模块,通过VPN通信协议模块将IP数据包进行SSL/TLS综合解密后,将IP数据包发送至网络地址转换模块,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对IP数据包进行地址转换后,将IP数据包输入PF_RING模块,通过PF_RING模块为地址转换后的IP数据包添加MAC头部后,将添加MAC头部后的IP数据包从内网接口第二网络接口输出。本申请通过使用高速网络包捕获技术PF_RING代替虚拟网卡,彻底去除了虚拟网卡读写的数据量限制,同时减少了网络数据包在系统协议栈中封装和解封装的操作次数,可以有效提高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的数据传输效率。

    一种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37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953153.0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包括多个的交换芯片,每个交换芯片均设置有x个端口,且每个交换芯片的y个端口与与其它交换芯片的端口连接,交换芯片的(x-y)个端口均与节点连接,交换芯片的(x-y)个端口的数量与每个交换芯片上对应的节点数量一致,节点上的端口分为两种,第一种只与其对应的交换芯片进行端口连接,第二种与其对应的交换芯片的其它节点的端口连接,且其它节点的端口种类也为第二种端口,每个节点上第二种端口的数量等于同一个交换芯片上节点的数量减一。该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降低了数据传输时间和消耗,并且当最短路径不可用时,也可通过空闲路径进行传输,确保了路径传输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