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67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90002.6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桉树尺蠖蛹期生物防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桉树林尺蠖下地化蛹时期撒施绿僵菌颗粒剂,所述绿僵菌颗粒剂包括绿僵菌孢子粉和为绿僵菌提供营养的营养成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桉树尺蠖蛹期防治方法中,绿僵菌对桉树尺蠖蛹的致病力强,防治效果好,同时绿僵菌对环境友好,无毒无残留,且绿僵菌颗粒剂中带有营养,可以实现绿僵菌在环境中不断增殖,维持土壤带菌量,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510559074.3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波纹杂毛虫幼虫具有致病力的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白僵菌菌株命名为球孢白僵菌FJBb201202,已于2015年3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41。该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生产性能好,同时对波纹杂毛虫幼虫的致病力高,以107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后波纹杂毛虫3龄幼虫15天后,幼虫死亡率达100%,LT50(致死中时)为5.83天。利用该菌株生产的真菌制剂,对波纹杂毛虫的防治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波纹杂毛虫林间虫口密度,是一株在波纹杂毛虫的防治上具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对减轻波纹杂毛虫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248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50605.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福建省科技厅农牧业科研中试中心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松墨天牛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其包括前端诱捕器和管理终端,前端诱捕器包括供电组件、诱杀组件、计数组件和采集控制器,供电组件为前端诱捕器提供电源,诱杀组件用于诱捕松墨天牛,计数组件用于对诱捕的松墨天牛进行计数,计数组件由采集控制器控制工作,采集控制器获取采集信息并通过云端服务器传输至管理终端;工作人员与管理终端通信,管理终端上集成有实时监控模块、数据统计模块、预警模块、专家指导模块。本发明智能监测松墨天牛虫情并及时预警,有利于及时、准确制定科学防控策略,为及时控制松墨天牛虫口数量、防治松材线虫病扩散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30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59073.9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对老挝拟棘天牛具有高致病力的绿僵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绿僵菌菌株命名为金龟子绿僵菌(FJMa200902,已于2015年3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42。该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具良好的生产性状,同时对老挝拟棘天牛幼虫的致病力高,以107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后对老挝拟棘天牛幼虫的LT50(致死中时)为3.6天,感染率达100%。利用该菌株生产的真菌制剂,对老挝拟棘天牛的防治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天牛幼虫虫口密度,是一株在老挝拟棘天牛的防治上具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2286385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77803.8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孢白僵菌的分阶段固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球孢白僵菌固体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和产孢阶段;在菌丝生长阶段采用密闭式发酵,液体菌种接种固体培养料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培养;产孢阶段将长满菌丝的固体培养料扣出,采用开放式发酵。本发明的白僵菌固体培养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发酵周期由同类技术的10-14d缩短到6-7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环境湿度要求不高,显著减少了杂菌污染概率,生产成本低廉,易控制,成功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应用于实验室生产及作为众多中小白僵菌生产厂家技术升级的优选方案。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4937477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078702.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福建省科技厅农牧业科研中试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僵菌固体发酵箱,发酵箱被放置于发酵室中,发酵箱包括箱体、门体、支撑架、托盘、传感器组和循环组件;箱体的内部具有发酵腔;支撑架设置于发酵腔中,支撑架具有多个呈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支撑框架,每个的支撑框架上均设置有托盘,托盘的底面阵列式分布有多个通孔;托盘与相邻托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18m;传感器组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基质温度传感器;循环组件设置于发酵腔中,循环组件用于实现发酵腔内空气的内循环和发酵腔内空气与发酵腔外空气的外循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发酵过程中“烧盘”现象的发生,并促进箱体内白僵菌生长均一。
-
公开(公告)号:CN20982463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22239579.3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材线虫接种装置,包括内软管和棉花塞,所述内软管用于储存线虫悬浮液,且内软管的一端设有斜口,所述棉花塞的尺寸与内软管的内径相适配。仅需要在松树的茎干做一个深及木质部的倾斜切口,适用范围广,即使没有分枝也能够适用,内软管用于储存线虫悬浮液,线虫悬浮液不易流失,同时棉花塞能够起到保湿的作用,使接种成功率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06380374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21419061.2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水式林木育苗装置,所述储水式林木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池、塑料薄膜和育苗容器,育苗池内铺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注入水层,育苗容器摆放在育苗池底部的塑料薄膜上,育苗容器底部设有渗水孔,育苗容器中部设有透气孔,育苗容器内装有土壤层,育苗池上设有可调水位排水口,育苗池的顶部上方设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长时间供给植物生长所需水分,降低了苗木喷灌的人工参与度,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可以收集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养护成本;育苗完成后,可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以进行产业化育苗。
-
公开(公告)号:CN206101383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0356.3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松墨天牛诱集传菌装置,包括诱集装置及传菌装置,所述传菌装置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开口,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诱集装置的侧壁连接,所述通道的内壁沿通道的轴向设有多条菌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诱集装置的侧面增加传菌装置,使得被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感染病原菌后再去传染其他健康松墨天牛虫体,达到传播病原菌的效果,实现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4897895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438530.4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面、筋板和底座,所述容器壁与容器底面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的高度为5-10cm,所述容器底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6mm,所述发酵容器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筋板与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容器底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配合的开口槽,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堆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简单、效率高,生产环境稳定,省时省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