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822704.2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B49/02 , A01B49/06 , A01B63/00 , A01C23/02 , A01G13/02 , A01G25/06 , A01G24/10 , A01G24/20 , A01G24/28 , A01C7/08 , A01C7/06 , A01G20/00 , A01G22/00 , E02D3/00 , E04B2/00 , H04B1/3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漠固沙改良的碳化绿化处理系统,属于沙漠治理改良的技术领域。该处理系统包括隔离墙施建和松土系统、多孔管埋设系统、营养基质和种籽喷撒系统、地膜铺设系统、通气碳化和营养液供给系统。本发明通过搅拌头的喷浆搅拌和通气碳化形成高强度隔离墙,将大面积沙漠网格化,有效避免沙丘移动和堆积。将多孔管和地膜一举多用,既实现了二氧化碳对隔离墙的快速碳化,又解决了温度低、干旱贫瘠和多风等恶劣沙漠环境对植物发芽生长的不利影响;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质量可靠、施工高效和低碳环保的沙漠固沙改良的碳化绿化处理系统,在快速固沙的同时,也实现了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沙漠的植物绿化,有利于沙漠生态环境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58740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10886102.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化垃圾焚烧灰渣透水路面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a.将垃圾焚烧灰渣摊铺至路基1之上并碾压密实作为底基层2;b.底基层2上表面铺设土工布作为过滤层3;c.取垃圾焚烧灰渣摊铺于过滤层3之上并碾压密实作为基层4;d.先向基层4上表面喷洒CaCl2溶液,待完全渗入后,再喷洒菌液,静置2h;e.向基层4上表面喷洒胶结液,静置12h;f.重复e步骤4~6次;g.取垃圾焚烧灰渣与中砂拌合,摊铺于基层4之上并碾压密实作为面层5;h.先向面层5上表面喷洒CaCl2溶液,待完全渗入后,再喷洒菌液,静置2h;i.向面层5上表面喷洒胶结液,静置12h;j.重复i步骤4~6次,完成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10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0569268.6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菌种联合微生物固土方法,步骤包括a.将产尿酶菌、硝化菌、亚硝化菌按照一定的比例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制成多菌混合液;b.将反硝化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制成反硝化菌胶结液;c.利用注浆泵(3)通过多菌混合液注浆管(1)将预先培养的多菌混合液注入砂土地基(6)中,再利用注浆泵(3)通过反硝化菌胶结液注浆管(2)将反硝化菌胶结液注入砂土地基(6)中,静置6~8h;d.重复步骤c4~6次,完成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8672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04388.4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的碳化修复方法,属于污染土修复领域。该方法包括复合污染土预处理、有机污染物分离抽取、固化剂掺混、污染土均混料的粒化、污染土均混颗粒的碳化、碳化污染土颗粒的储存养护、废液/废气收集、佘热利用、资源化利用几个步骤,通过实测复合污染土的有机物成分和浓度及重金属成分和含量、温度和含水率,来调节加热时间、固化剂掺量和碳化时间,从而达到最优工作效率。作业过程抽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收粉尘和废气、碳化重金属,该方法安全快捷、低碳环保、连续作业率高,生产出的碳化污染土颗粒具有硬度大、强度高、浸出率低,可用作路基、机场跑道、工程回填料等,具有巨大的工程建设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43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896803.4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土约束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及施工方法,步骤包括:a.将桩管压入地基;b.同时将微生物菌液注入内外钢套管间隙中,使微生物菌液扩散到桩周地基中;c.将微生物菌液抽出并注入胶结溶液,使胶结溶液扩散到桩周地基,并与微生物菌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结晶,胶结松散的砂土或粉土;d.重复步骤b、c直至桩周土满足加固要求;e.向内钢套管的管孔内灌散体材料;f.铺设垫层形成复合地基,微生物固土约束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采用微生物菌液和胶结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对桩周土进行固化,提高桩周土强度,防止散体材料桩出现桩径大小不一、鼓胀破坏、串桩等问题,微生物固化土能与桩联合承载,提高单桩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86101.7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垃圾焚烧灰渣微生物砖的制作方法,步骤包括:a.将垃圾焚烧灰渣过筛,取粒径小于5mm的垃圾焚烧灰渣与浓度为OD600=1.2的菌液拌合均匀;b.将拌菌液的垃圾焚烧灰渣1装入多孔透水模具2压实;c.将装有垃圾焚烧灰渣1的多孔透水模具2浸没在浓度为0.8mol/L~1.2mol/L的混合盐溶液3中,使混合盐溶液3渗入垃圾焚烧灰渣2的孔隙,静置12h;d.从混合盐溶液3中取出多孔透水模具2,沥干垃圾焚烧灰渣1孔隙中的自由液体;e.重复c、d操作4~6次,从多孔透水模具2中取出固化成型的垃圾焚烧灰渣1,得到垃圾焚烧灰渣微生物砖。
-
公开(公告)号:CN1071001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71199.2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2D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2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气液循环注浆固土方法,步骤包括:a.将注浆花管1垂直打入地基7;b.通过注浆花管1向待固土体8中注入待固土体8孔隙体积1.5倍的OD600=1.2的菌液3,再注入与菌液3等体积的浓度为0.5mol/L~1.0mol/L的尿素与CaCl2混合而成的胶结液4;c.利用空气压缩机6向待固土体8中注入压力为100KPa~200KPa、体积为待固土体孔隙体积1.5倍的压缩空气,将待固土体8中的孔隙液顶出,使待固土体8处于非饱和状态,静置12h;d.向待固土体8中注入1.5倍待固土体8孔隙体积的胶结液4,静置12h;e.重复d操作1次;f.反复进行b、c、d、e操作,直至待固土体8强度达到要求或注浆液体(菌液3或胶结液4)无法注入待固土体8中时,停止注浆。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43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97135.7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土护壁钻孔灌注桩及施工方法,步骤包括:a.钻机钻孔,同时将微生物菌液注入钻孔,使微生物菌液扩散到钻孔周围地基;b.将隔离板放入钻孔;c.向钻孔内注入胶结溶液,使胶结溶液扩散到钻孔周围地基,并与微生物菌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结晶,固化钻孔周围土体;d.待隔离板下沉到孔底后,提出隔离板;e.重复步骤a、b、c、d至成孔完成;微生物固土护壁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不使用泥浆护壁,无泥皮,无污染,桩侧摩阻力发挥充分,而且桩周被加固的土体形成微生物固土层和微生物护壁胶结面,既防止塌孔,又与桩联合承载,提高单桩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68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5038.3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电场联合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方法,步骤包括:a.在待加固地基上钻孔,成列间隔布置注浆管a和b,通过导线3将注浆管a与直流电源4的阴极连接作为阴极注浆管1,注浆管b与阳极连接作为阳极注浆管2;b.打开第一阀门8,将产脲酶菌菌液5通过阴极注浆管1注入地层中;c.注浆开始的同时,闭合直流电源4的开关6,在阴极与阳极注浆管之间的区域形成直流电场,当电场作用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8;d.打开第二阀门8,通过阴极注浆管1往地层中注入胶结溶液7,关闭第二阀门8,静置8~12h;e.对调与注浆管a、b连接的阴、阳电极,重复步骤b~d对地基进行新一轮加固,待场地达到要求的注浆遍数后,拔出全部注浆管,抽取地下水进行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0437.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逆推法模拟海底滑坡冲击管道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土层、管道、滑板、滑轨、柔性橡胶垫、固定架、伸缩杆、套杆、滚轴、推杆、千斤顶、旋转支座、速度控制器、轴力传感器、应变片、箱体、数据采集仪以及数据线。通过逆推法反向推动管道冲击边坡有效控制了模型装置尺寸,避免产生非预期的滑动冲击力误差,克服了传统滑坡面形状和滑动趋势难以量化控制的困难;通过测定千斤顶和推杆之间轴力传感器和管道上不同位置处的应变片数值,可以获取管道所受推力大小以及挠曲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进而确定海底滑坡冲击对埋入管道的作用反馈,为海底管线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