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3845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81547.8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京唐港办事处
IPC: B27K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K5/001 , B27K22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杀死原木中尤其是原木芯部害虫的加压蒸汽条件下的原木热处理方法,其步骤:在原木中心设置温度传感器;将原木放置在预热窑内以饱和湿空气加热,使得原木中心温度达到15-25℃;把原木置于密闭处理窑内通入饱和蒸汽进行加热加压,使得饱和蒸汽表压达到0.13-0.21MPa,温度达到125-135℃;原木中心温度达到48-52℃时停止加热,原木在自身内外温差的作用下木芯温度逐渐达到或超过71.1℃后至少保持75min;将处理窑内蒸汽向外排出,逐渐降低处理窑内温度和压力至常温常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53845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81546.3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京唐港办事处
IPC: B27K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K5/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杀死原木中尤其是原木芯部害虫的直径不大于60cm的针叶材原木汽蒸杀虫处理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药熏处理在环保方面的不足,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同时实现处理的环保、高效和节能。该方法步骤:在原木中心埋设热电偶;把原木置于密闭处理窑内通入98-100℃饱和蒸汽进行加热;热电偶检测的原木中心温度达到48-52℃时停止加热,原木在自身内外温差的作用下木芯温度逐渐达到或超过71.1℃后至少保持75min;将处理窑内蒸汽向外排出,逐渐降低处理窑内温度至常温。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45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27958.9
申请日:2009-05-14
IPC: E04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木地板及安装方法,使用该地板可快速完成地板铺设;安装不损坏地板,在拆除后地板可以重复利用。该实木地板是在地板横向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舌形榫和舌形槽,舌形榫和舌形槽上分别具有相配合的突起部和凹入部;当相邻地板的舌形榫与舌形槽配合,突起部伸入凹入部,以限制一块地板相对于另一块地板在横向方向上平移和在垂直于地板表面方向上的翘曲;在地板纵向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平榫和平槽,在地板背面上分别靠近地板平榫和平槽处设置有沟槽。安装时,在纵向,将一块地板的平榫与另一块地板的平槽配合,用弹性夹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块地板相邻的沟槽内,用弹性夹将两块实木地板纵向连接;在横向,将一地板的舌形榫与另一地板的舌形槽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449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27957.4
申请日:2009-05-14
IPC: E04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木地板及安装方法,使用该实木地板可快速完成地板铺设,安装不会损坏实木地板,在拆除后地板可以重复利用。该地板,在地板横向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搭接部,两侧的搭接部上分别具有相配合的突起部和凹入部;当两块地板搭接在一起,突起部伸入凹入部,以限制一块地板相对于另一块地板在横向方向上平移;在地板纵向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平榫和平槽;在地板背面上分别靠近两端面处设置有沟槽。安装时,在纵向,将一地板的平榫与另地板的平槽配合;用弹性夹伸入两块实木地板的沟槽内,用弹性夹的弹性力将两块实木地板纵向连接;在横向,将一块实木地板的搭接部与另一块实木地板的搭接部搭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72349.X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激旋风吸尘罩,它能够有效吸集切削刀具所排的切屑,吸净率高,同时气流压力损失小,所需风量小,总体能耗少。它包括柔性挡屑节流圈、旋风吸集环和吸集筒;旋风吸集环的周向均布有多个进气道,靠近旋风吸集环纵轴线一侧的进气道内壁与旋风吸集环内壁相切;柔性挡屑节流圈环绕旋风吸集环,并向下延伸超出旋风吸集环下端;吸集筒的进气口与旋风吸集环上端密封连接,吸集筒的出气口用于连接吸集罩壳或负压吸尘管;在负压作用下,空气经进气道沿着旋风吸集环内壁切向方向被强制吸入,在旋风吸集环内及其上部的吸集筒内部区域形成向同一旋转方向的龙卷风状的旋转上升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17183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47996.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木材浸渍改性技术领域,涉及明胶‑木质素磺酸木质复合声学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木质复合声学振膜的弹性模量和共振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潮和抗湿强度有待进一步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明胶‑木质素磺酸木质复合声学振膜的制备方法,将1~5wt%明胶溶于酸性溶剂;再将木材置于44~55℃明胶溶液真空浸渍;其次将木材试件干燥后,浸入1~14wt%木质素磺酸溶液,水浴加热;然后将改性木材试件于去离子水中浸泡,气干;最后将精处理木材试件进行热压,得到振膜。本发明增加了木质复合声学振膜的弹性模量和共振频率,提高了抗湿效果,制备得到的明胶‑木质素磺酸木质复合声学振膜还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1470.1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1/70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过渡金属负载的生物质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生物质碳基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生物质碳的多孔碳骨架上和/或生物质碳的多孔结构中;生物质碳来源为废弃纤维板。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废弃纤维板粉碎并过筛,得到纤维板粉末;步骤(2)、将纤维板粉末和过渡金属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烘干水分,得到固体粉末A;步骤(3)、将固体粉末A研磨后,收集备用,得到前驱体粉末;步骤(4)、将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碳化结束得到固体粉末B;步骤(5)、将固体粉末B洗涤后进行干燥。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7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734125.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2 , C07H13/08 , C07H1/00 ,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辅助羟基自由基选择性降解缩合类单宁及其降解程度控制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降解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固体缩合类单宁配制成水溶液,采用超声辅助羟基自由基的方式进行缩合类单宁的降解;2)降解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降解样溶液,使降解样溶液中的单宁与甲醛反应形成固体生成物,测定固体生成物的增加量,待固体生成物不再增加时停止降解,获得缩合类单宁低聚物水溶液;3)将缩合类单宁低聚物水溶液蒸发水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单宁多酚低聚物粉末。采用该方法降解的目标物为易于羟甲基化的多酚低聚体,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获得的低聚合度缩合类单宁,尤其适用于单宁基人造板胶黏剂的合成,鞣革及医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7310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704785.6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辛巴地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修复木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预先制备好的棕榈蜡乳液对木材进行浸渍;对浸渍完成的木材进行干燥,得到可修复木材;所述棕榈蜡乳液的配比为:去离子水70‑80份,棕榈蜡20‑30份,乳化剂4‑10份。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修复木材制作方法,其步骤简单,得到的可修复木材的修复性能持久,不影响后续机械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2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1131838.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39
Abstract: 一种木质粉尘爆炸等级的实时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分光器、多芯光纤、初始光强检测模块、气室、测点光强检测模块、局域网模块和上位机;激光器通过光纤与分光器实现光源信号传输;多芯光纤一端连接分光器,另一端连接初始光强检测模块、测点光强检测模块;气室设置于厂房内所需测量浓度的位置;还公开了其测量方法;本发明可针对生产环境中实际的浓度值精确的预测爆炸参量,预测准确度高,既能用于爆炸防控设置的评估,又能够实时预警;且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可在加工场所内设置多个测点,实现对整个加工场所的智能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