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1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334337.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72 , C02F9/04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电镀含磷废水的复配氧化剂及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是采用复配氧化剂由二氧化氯,双氧水以及次氯酸钠三种溶液氧化剂和臭氧气体氧化剂按比例复配而成,采用氧化-混凝沉淀-树脂吸附复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本发明可对电镀含磷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特有的复配氧化剂以及专用除磷树脂对氧化沉淀后的磷酸盐进行深度处理,与传统的活性炭等吸附材料相比,更适用于工程化污水处理系统中,整个方法氧化能力强、氧化效果好、氧化效率高,废水处理量大,处理后的出水中总磷含量稳定降低至0.2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94922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10199453.1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限域自组装纳米MOFs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污水处理领域。制备方法步骤为:(a)将ZrCl4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超声,加入树脂颗粒,闭口水浴,然后敞口,搅拌,滤去剩余溶液,风干;(b)取出树脂,转移至含有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静置;(c)滤出树脂颗粒,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滤洗,水洗至中性,乙醇清洗,恒温箱中烘干。本发明将树脂本身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同负载在树脂孔道内的纳米MOFs结合在一起,用以提高MOFs的吸附容量,解决了难分离的问题,并能有效地投入到工程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8300.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1F11/22 , C02F11/13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氟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含氟污泥中氟化钙回收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光伏行业含氟污泥产量大且氟化钙含量高的特性,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矿浆中原位形成H2O2,促使矿浆中H+浓度增大,pH降低,这不仅减少了Ca2+对SiO2的活化还通过促进亲水性的硅酸胶粒形成来对SiO2的抑制作用,因而显著提高了氟化钙的回收品味和回收率。此外,本发明的方法无需改动现有光伏企业的生产处理设备,只需在尾部污泥后增补超声浮选工艺,即可实现从光伏行业含氟污泥中资源化回收生产萤石,具有投入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41320.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浓有机、难生化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向上连通的进水系统、含有絮状污泥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室,第二反应室内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室的上下两端、出水室顶部均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沼气收集器,三相分离器与排气口通过管路相互连接,第二反应室下端的三相分离器通过管路与第一反应室连通,第二反应室上端的三相分离器通过管路与出水室连通,出水室通过管路连接有废水收集器,在第二反应室内上下两端的三相分离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生物填料区域,生物填料区域内放置若干水解填料。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厌氧反应器存在运维成本过高,沼气外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632434.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连续反应装置及其在亚临界水热气化中应用,该装置包括废液储槽、固定床反应器、用于不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冷凝收集元件、用于含盐废水处理的等温减压处理罐、用于系统补压的系统增压模块、智能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集高盐、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于一体的连续化反应,并实现在此条件下快速、安全取样,为了解高盐、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反应信息以及解析反应历程和反应机理提供可能。此外,将本发明装置应用于亚临界水热气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可将危废中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同时水不产生气化相变使得盐不会在床层析出,进而减少催化剂床层更换频次换和工艺运行成本,因而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631459.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包括S1:启动熔盐炉系统;S2:将一定量的污水送入1#反应器;S3:经过1#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废水变为汽水混合物,进入5#反应器;S4:经过5#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在热解催化剂及高温高压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送入物料储罐回收余热;S5:经过余热回收后的过饱和蒸汽、甲烷、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气相进入气体暂存罐,冷凝后的水蒸气进入清水储罐;S6:随着盐在1#反应器内的累积,1#反应器内压力达到7MPa时,开启2#反应器进行替换。本发明利用1#‑4#反应器脱盐‑清洗循环运行保证5#反应器进料连续不间断进行,有效解决了盐沉积堵塞管道和造成热解催化剂失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0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757622.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5/10 , C08F220/06 , C08F222/06 , C08F220/58 , C08F216/14 , C02F101/1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深度处理粘胶纤维废水的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制备多孔碳球固体酸”→“制备自制阻垢剂”→“制备水处理剂”等步骤组成。与传统的水处理剂相比,本发明的水处理剂中磁性多孔碳球固体酸具有缓释性,能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长期稳定富集在一起,同时还具有催化特性,能有效提高C201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性能,因而具有更好的COD去除效果以及更宽的pH适应范围。同时此水处理剂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外加硫酸,因而能降低因硫酸根浓度增加带来结晶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水处理剂还添加了阻垢剂,进一步抑制晶体形成,因而在粘胶纤维废水深度处理过程颇具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50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139025.2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2F9/06 , C02F103/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芬顿设备及其高效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方法,包括预处理池、电解反应池、沉淀池和电源设备;预处理池包括过滤箱和除油除硫腔,除油除硫腔内部设置有旋流器、环形集油管;电解反应池包括电解腔和芬顿反应腔,电解腔内部设置有极板,芬顿反应腔内部设置pH检测装置和搅拌装置;电源设备为旋流器、pH检测装置和搅拌装置提供电源;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机物矿化程度高,能耗相对较低;对吡啶类、杂环类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36379.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溶气水组件、初级除油组件、斜板组件、刮渣组件和控制组件;筒体包括浮油收集筒和净水筒,浮油收集筒套设在净水筒内部;溶气水组件用于使外部纯净水进入浮油收集筒后产生浓密均匀的气泡,从而使油液上浮;初级除油组件由于吸附污水中的细小油液;斜板组件用于使细小油液形成大油滴而上浮至水面,刮渣组件用于将漂浮至水面的油液刮除,并最终排出浮油收集筒,控制组件用于控刮渣组件和溶气水组件的运行;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水分离彻底、效率高、适宜大规模推广等优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45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066200.6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常高新国际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式热氧化室安全节能控制系统,它是由废气输入系统、RTO机组系统、排放系统和阀门控制系统连接组成。本发明的RTO机组系统是由两套RTO设备并联组成,能有效解决化工行业遇冲料等操作过程带来废气浓度短时间突然升高导致采用较小处理风量的RTO进行处理造成废气处理不达标以及采用大风量的RTO进行处理造成系统长期低负荷运行带来能源浪费的难题;同时基于燃烧和热交换基本原理设计了六周期智能控制模式,有利于废气在蓄热体的热量交换,提高各床层间热量交换效率,同时还最大化减少了阀门切换次数,延长了阀门使用寿命。总之,本发明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节能安全、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