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雾化脱硫废水凝并除尘自适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1000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591385.2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雾化脱硫废水凝并除尘自适应处理装置;包括锅炉和烟气废水自适应处理系统;锅炉的烟气依次经过空气预热器、尾部烟道、电除尘器和脱硫塔最后由烟囱排出;旋流雾化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内;脱硫塔下方设有脱硫废水池;脱硫废水池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旋流雾化泵、电磁阀、旋流雾化器;烟气废水自适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温度传感器、烟气流量传感器、烟气压力传感器、废水温度传感器、废水池液位高度传感器、废水流量传感器、雾化压力传感器以及与上述传感器连接的基于多项平衡模型的废水处理全工况耦合器。本处理装置可有效的实现脱硫废水雾化、蒸发、凝并,解决了烟道蒸发中结垢、腐蚀及堵塞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切圆旋流雾化与声波作用凝并微细颗粒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8141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591399.4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圆旋流雾化与声波作用凝并微细颗粒物装置;包括双层筒体;沿双层筒体内壁面阵列分布的凝并扰流子;阵列分布在双层筒体内壁面的凝并扰流子形成旋流凝并区;在双层筒体的烟气进口端的内壁面,阵列并切圆方式布置有多个旋流雾化声波湍流器;旋流雾化声波湍流器围成的截面区域,形成高压旋流区;含尘余热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高压旋流区时,与旋流雾化声波湍流器产生的湿饱和蒸汽在声波的作用下沿切圆方向有运动并相互撞击,并以切圆的方式螺旋向前运动进入旋流凝并区,在与凝并扰流子碰撞后形成涡流;含尘余热烟气微细颗粒物在声波、相变和湍流的相互耦合作用下,实现凝并分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风车-管式冷凝式除雾器

    公开(公告)号:CN20476804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208023.1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车-管式冷凝式除雾器,在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风车陈列除雾层、换热管阵列除雾层、丝网除雾层;风车陈列除雾层由多个风车串联成排,各风车的叶片倾斜方向及旋转方向相同;所述丝网除雾层由丝线交织而成。气流进入风车陈列时,气流因流线偏转,大粒径液滴在惯性作用下撞击风车叶片,并被大量捕集。当气流进入内流冷却水的换热管表面时,温度降低,携带雾滴变成过饱和状态的液滴,气流的携带能力下降。经过丝网除雾进一步降低烟气雾滴携带量。另外,由于自由转动的风车,避免出现冲洗死角,解决了常规除雾器易堵塞问题。该装置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降低了湿法脱硫烟囱石膏雨的产生。

    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82863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08629.5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包括除雾器壳体、轴向设置在除雾器壳体内的由折流板围成的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部分为填料室和中间整流室;筒状结构的上下端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二、第三折流板;筒状结构外壁的中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板,第二折流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空腔形成底部环流室,支撑板与第三折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顶部环流室;气流首先由除雾器壳体的底部依次进入底部环流室、中间整流室、填料室和顶部环流室,再由除雾器壳体的顶部排出。利用多通道分离、折流板惯性分离和填料分离相结合的复合除雾作用,使得较小液滴得到进一步去除,从而使得该除雾器能较好的解决烟囱下雨或下石膏雨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